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追溯其根源,无疑也可以落脚到利益的原点上.在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电子政府有其公共利益的诉求,同样也会有政府自身利益的存在.政府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存在,必然会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利益格局产生作用并受到现行利益格局的影响,政府利益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政府的行为.从政府的自利性出发,笔者把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政府利益视为与公共利益相区分的政府自身利益,具体可划分为政府组织的整体利益、政府部门的局部利益和公务员的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通过考察郫县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探讨适合现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理念,提出相关建议:从整体出发,推进行政体制和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适应城市智慧化要求;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改善企业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督和问责;深化审批制度的改革,激发社会活力;以人为本,改善智慧城市治理理念;公众参与,拓宽智慧城市的多元途径;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智慧城市的综合水平;建设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治理走向智慧化时代等对策建议,从而推进国家以及政府在城市治理领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保证社会各组成部分有效运转,就必须保持一个适度的规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规模适度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沿着"相对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轨迹不断进行调整.本文以深圳市为例,运用政府规模适度化评价指标分析了目前城市政府规模非适度的一些表征,结合深圳市历次行政改革及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对政府规模适度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高度发展使城市空间利益作为一种集合性利益的特征愈加明显,我国尚缺乏系统的城市法研究,亟待我们从行政法的角度构建城市空间利益的概念。对此,首先要将城市空间利益作为城市行政法理论中的一个概念进行考察,从城市空间的本质把握城市空间利益的公法权利属性。其次,要考察城市空间利益在行政法上的制度设计。参考日本代表性的集合性利益理论提出的制度构想,我们可以从城市规划设定规制地域的范围和规制内容的程度这两个方面确定某个地域内的集合性城市空间利益,并从行政程序参与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团体诉讼等方面为城市空间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勤 《行政论坛》2006,(2):20-23
加强对权力和利益的整合,实现权力共享与利益的分享,提高地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地方政府应面对利益多元化的现实,建立整合利益关系与权力共享机制,发展多元的社会结构,使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由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向网络综合治理转变,从而提高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建立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平衡、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由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涉及不同利益的冲突,要维持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必须确立法的明确性原则、利益衡量原则、有限行政自由裁量原则、可分割性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建立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利益平衡机制,需要完善立法保障、行政规制、司法救济以及社会监督,才能使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各方利益保持相对平衡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创新实质上是打破原有管理型政府模式下权力结构、重塑利益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会以不同的博弈策略参与进来,成为权力博弈的局中人.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目标和资源配置权的双重角色,从而成为服务型政府创新的主体.但由于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特别考量,致使地方政府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惰性"思维,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应从制度创新环境、利益分配等多种角度,消除地方政府的"惰性",增强其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政府在利益格局变动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的体制变革本质上是一个传统利益格局逐渐分化、新的利益格局逐渐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权力与利益资源的转移再分配过程.作为行为主体的政府在社会利益格局变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政府特殊利益的存在使其陷入既是社会利益整合者又是既得利益维护者的矛盾困境,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政府进行利益整合的难度.政府必须克服自身的特殊利益,自觉承担起社会利益整合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我国政府行为失范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行为失范是由于政府权力缺乏制约造成的 ,实质是国家权力的形式和内容不一致从而背离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行为现象。当前我国政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行政权力的市场化、行政权力的地方化和行政权力的部门化。政府利益角色错位是政府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 ,以促进行政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建立科学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为关键来规范政府行为 ,从而使政府利益的角色定位真正回到国家和社会公众权益的本位上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伴随着网络经济的产生,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政府治理范式。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经济的特征以及网络经济对政府治理能力、治理理念、治理体制以及公共服务理念的挑战。目的是把握网络经济时代政府治理范式创新的大趋势,以便为我国行政改革理论的完善和行政改革实践的推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基层腐败是一种“吸纳式腐败”,即腐败行为主体能动地吸收容纳人情关系的非正式交换要素,完成腐败的非法利益交换;它根源于利益而非人情,包括利益吸引、人情吸纳和利益交换三大环节,人情吸纳是其中关键环节。城市基层腐败的权力资源体现在城市基层干部的行政审批权、人事话语权、行政信息权和行政裁量权当中。当事人在利益吸纳人情过程中往往注重时空、方式和中间人选择,持续性的腐败社会交换最终形成交换规范秩序。“利益吸纳人情”的根源在于公私要素的间接社会交换,功能在于规避腐败利益交换的风险,后果是特殊主义对普遍主义原则的消解。因此,城市基层腐败治理重点须强化权力和人情的双重规制。  相似文献   

12.
房屋拆迁是一个系统的目标体系,也是一个动态的利益博弈过程。城市房屋拆迁所引发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凸现出地方政府行政效能不足。和谐社会下的城市房屋拆迁,要求围绕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利益关系的平衡性、社会控制的有效性、社会资源的融洽性来重构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包括驾驭能力、治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社会关系的融洽与整合能力等核心行政能力。政府要围绕这些核心能力,大力加强政府行政能力的建设与开发,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中的政府利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李学 《行政论坛》2002,(1):9-10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有权威的价值分配。”它的内在逻缉是作为运用社会政策进行利益分配的政府,在利益的选择分配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公平、公正的公共政策能带动社会经济全面迅速发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的国家由于政府使用了卓有成效的公共政策,使国家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快车道,也有的国家因公共政策的失误、失真甚至误导,而使国家陷于混战、衰退的深渊中。究其原因,林林总总,但无疑与政府的公共政策有关,本文将从政府利益的角度,探讨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针对转型期中国政府的现存利益及弊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政府发展     
政府发展理论是当代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政府发展是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改革和创新作为基本手段,通过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的使用,推动行政系统不断优化,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不断改善,政府活力和政府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政府发展是由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共同推动的。政府发展目标的选择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我国政府发展的目标选择是“效率优先,兼顾民主”。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了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政府发展,提高了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执政能力.但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政府利益部门化等问题导致政府改革难以深入,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既弱且缺乏均等化.因此必须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政府转型,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过程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委员会,其第一负责人的领导风格会给地方政府过程打上鲜明的烙印。本文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决策和施政、政务信息传输、行政过程监督这几个方面考察仇和主导的地方政府过程模式的创新,并探讨这一创新所体现出来的重视"两会机制";在单一制和超大社会之间寻求平衡;回应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双重挑战等公共行政的理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学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利益及利益变化、建立政府与社会和谐关系、实践的变化等是行政改革的动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是手段,其直接目的是维护政权稳定,即政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民主政治。中国行政改革的未来走向是:在改革的方式上,继续采取渐进式的行政改革;在改革的方法上,坚持行政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机统一;在改革方向上,将是实现真正的民主行政,发扬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18.
政府利益客观存在但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主要供给主体在现实中很容易将其自身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政府代表公共利益是它的本质所在,是其法定义务,政府代表公共利益并不意味着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必须明确辨析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区别,从而有效地限制政府利益之扩张。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各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改革成果,但很多地方出现形式主义、进展太慢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来自于政治制度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建设进程中公民参与明显缺失,政府的部门利益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严重制约,传统官本位思想导致公共服务意识低,建设成果的制度化法律化工作不足.解决的对策是:通过体制改革增强内生动力;结合大部制改革和阳光工资的推行,消除部门利益的阻扰;实行行政信息公开,鼓励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充分反映公民服务满意度的政绩考评系统;实现改革成果的法规化,完善后续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府背景下行政决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府的发展为创新行政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传统行政决策的弊端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府的发展对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体制、决策程序和决策文化所带来的创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