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建立健全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是用系统控制论方法研究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针对当前党内领导体制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系统控制理论为指导,按照以民主权利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以法规制度规范制约权力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真正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党内权力运行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反腐倡廉中的监督制约机制李秀菊一、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规范,还没有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机制。从党内看。第一,监督...  相似文献   

3.
略论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计生 《求实》2004,1(6):86-88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我国今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国现行的权力运行过程中 ,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如权力高度集中、人大的监督不力等等。针对这种缺陷和不足必须从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①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化、规范化 ;②从严治党 ,加强党内监督 ;③完善人民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对垄断权的无限追求与对权力的自由处理而不受制约。目前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弊端主要有:缺乏权力的制约性;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机制运行单一,监督功能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就必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起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建立和健全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构建行之有效的党内利益冲突防范和治理机制,建设反腐败斗争的坚实堡垒,必须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公共权力界限,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邬思源 《探索》2007,1(3):39-41
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方式,党内监督有利于协调与保障党内成员的合法利益,党内监督是遏制腐败的基本机制。要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内和谐:建立与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监督“两条腿走路”;改革现有的党的纪律检查领导体制,提高权力监督主体的独立权威,加强和扩大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职权与职责;在党内培育良好的监督氛围与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7.
韩雪风 《探索》2003,(1):7-9
在腐败发生的复杂原因中 ,体制、机制、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历史的经验证明 ,无论在何种制度下 ,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制约 ,就会滋生腐败。因此 ,本文认为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权力主体的道德制衡机制 ,建立以法治权的法律监督机制 ,建立强有力的党内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 ,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 ,进一步拓宽监督的渠道 ,置权力于有效监督之下 ,已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但同时也曝露出一些缺点,影响了党内权力的监督制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借鉴,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权力监督制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对垄断权的无限追求与对权力的自由处理而不受制约.作者认为,目前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弊端主要有:缺乏权力的制约性;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机制运行单一,监督功能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就必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起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建立和健全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不断增强监督意识,改革和完善监督制约体制,建立和健全制约监督制度,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11.
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中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党的权力监督制约,可从根本上防止权力腐败与滥用,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当前,权力腐败已对党的先进性造成严重伤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权力监督制约理论,适当借鉴西方的权力监督制约的某些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新模式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郭文亮  林志彬 《唯实》2011,(8):13-17
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中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党的权力监督制约,可从根本上防止权力腐败与滥用,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当前,权力腐败已对党的先进性造成严重伤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权力监督制约理论,适当借鉴西方的权力监督制约的某些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新模式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是权力监控的主要形式。现阶段党内权力监控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党内以权力制约监督权力机制不完善;党员民主权利未得到真正保障使以权利制约监督权力流于形式;权力主体道德信念蜕化使以道德制约监督权力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加强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必须科学配置党内权力,扩大和保障党内民主,着力提高道德水平,从而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强势监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内监督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内容。要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党务公开,让党内外群众在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增强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而在党内形成对领导干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推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5.
党内监督问题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面临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要大力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表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目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并出现了向高层领导机关、向执法机关渗透之势。究其原因,除了客观上的诸多因素之外,从我们党主观努力来看,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内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权力运行缺乏经常有效的监督制约,因此,如何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如何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就  相似文献   

16.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防止腐败的关键.剖析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其内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造成的心理失衡,外因则在于因为公权监督不力而造成的权力失衡.加强对公权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建立行政监督的协调机制,健全以权力约束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权力失去监督 ,必然产生腐败。因此 ,如何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遏制腐败 ,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要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坚持标本兼治 ,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并强调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 ,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过程中 ,应该深刻理解坚持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这项制度落到实处。一、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相结合的有关理论问题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 ,必须是…  相似文献   

18.
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党风政风与“一把手”的施政行为密切相关。监督制约“一把手”的施政行为 ,使其对公共权力的运作与监督制约之间始终保持一种有效的制衡关系 ,是优化党风政风的必然要求。对监督制约“一把手”权力运作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并提出了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方法措施和基本要求 ,强调监督制约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 ,构建合理有效的法治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权力腐败的治理之道。从内在机理上看,党内民主之所以能够担负起治理权力腐败的重任,主要是根植于民主与权力、民主与公开、民主与监督、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权利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这些逻辑关系在党内层面的呈现。党内民主治理权力腐败的政治生态建构,应着力关注"实现党内民主理性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提升党的民主化"等关键变量。以发展党内民主治理权力腐败,必须在建构科学配置党内权力的分权格局、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体系、推进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健全权力监督制约体系等方面明晰主要路向。  相似文献   

20.
反腐监督防范体系的建立健全必须树立科学的基本原则。优化权力配置,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为主线,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强化党内、人大、民主党派、行政监察、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创新监督理念,改进和硬化监督手段,使监督真正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