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建》1999,(4)
言论、文章类:一等奖(1篇):解放思想没有尽头,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李忠杰(第12期)二等奖(2篇):全面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  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严治党系列党课之四 姚桓(第4期)抗洪精神万岁 本刊评论员(第10期)三等奖(3篇):大墙内的忏悔 魏龙民(5期)新科技革命与解放思想 张锡杰(第6期)吸管、电池和我的创作 王兴东(第7期)通讯、经验类:一等奖(1篇):歌吟太阳─—党的光辉照耀西藏高原王锦慧(第7期)二等奖(2篇):“祖国和科学,我心目中的依恋和追求”─—记“863”计划自动化领…  相似文献   

2.
“我常常在思考,作为一个校长,我尽到了责任没有?我奉献了最大的爱心没有?我付诸了最好的行动没有?……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已习惯接受这种规规矩矩的典礼,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这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改革……请不要说再见.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帝王乡,谁敢高唱革命歌?哦,就是我!”这首豪气冲天的短诗,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农民运动大王”彭湃1922年所作。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同时还创作了10余首新诗和歌谣,为革命慷慨高歌。  相似文献   

4.
怀念老彭     
完完全全没有想到,老彭竟先我这个重病在身之人而去。去年冬至那一天,我们还一起被一老朋友所邀去双流吃羊肉。我和他夫妇二人来去同乘一辆车,大家在车上谈兴较浓。这才多久?才一个多月,怎么就走了呢?二月一日下午我去医院看他,他躺在床上,正在吸氧。他见我进了病房,就说:“你又来看我了,谢谢你。”停了一下他又说:“林温如手术后恢复得很好,能下楼打牌去了。”他又告诉我,华文江也病了,就住在这层楼的17号病床。言谈中,他的神志十分清楚,精神也还可以,怎么第二天的傍晚就传来噩耗,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他是非同寻常地…  相似文献   

5.
这首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汝胜我是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曹火星同志是全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音乐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曹老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曹老和我都是共产党员。我读了孔繁森事迹的报道后...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两年前我向社区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入党是我多年的心愿,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退休前一直没能如愿,退休后这一追求也没有停止;二是我发现社区里也有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同志正在申请入党,唤起了我入党的希望。开始一些老同事劝我说,都那么大岁数了,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何必再受那些累呢?可我决心已下,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平时经常找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成了社区党组织的好帮手。可是两年过去了,还没有解决组织问题,我这心里挺不是滋味儿:是不是像我这样的老同志申请入党真的很难?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11):63-63
我支部届满改选后的新班子报上级党委审批,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还迟迟不见批复。请问,上级党委批准新的支委会班子有没有时限,这期间新班子能做哪些工作?——读者秦明  相似文献   

8.
我和同村的老于家是前后邻居,他家居前,我家居后,关系一直处得挺好的。但是不久前,老于和我说他家的房子后墙上有裂缝,还说这裂缝和他家房后的排水管有关系,因为这趟排放废水的管道是我家的,便要求我拆除它。我家这排水管道使用好几年了,此前老于也没有异议,他有权要我拆除它吗?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6-66
一个朋友做生意资金紧张,从我这里借款3.3万元,说好了一个月后偿还。到了还钱的日子他没有还上,给我打了一张欠条。他一直没有还我钱,我们闹翻了。我打算告他,可拿出那张欠条一看傻眼了,上面把我的名字错写成了“李和”。对方还借机说不认识我,欠条上的“李和”不是我,也不知道欠条怎么在我手上。对方胡搅蛮缠,我该怎么办啊,我还能告得赢吗?  相似文献   

10.
批条     
刚刚接任半个月的新局长找到老局长说:“原来交接工作你还跟我留了一手呀?” “没有呀,我都讲清楚了呀。”老局长不解地问,“你指的是哪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本与百本     
欧阳娜 《奋斗》2006,(12):43-43
文化大师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是由梁启超推荐的。据传,梁永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时,曹问:“陈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学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有些生气地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詹国枢 《奋斗》2006,(9):58-58
木桶理论算不算经济学理论?严格说来,恐怕不算。然而这理论非常实用,值得一说。啥叫木桶理论?简单说.一句话:木桶装水多少.是由最短那块板决定的。别看此话非常简单.用好了.真能解决大问题。举个例子,比如办餐馆吧。平时我老琢磨,这大街上餐馆办了那么多,这里一家.那里一家。为什么有的红红火火,要想进餐还得排长队?有的却是冷冷清清.起眼一望.里面连个人影儿也没有呢?  相似文献   

13.
援助热线     
《北京支部生活》2007,(1):66-67
顶名贷款谁来还 表姐夫找我借钱做买卖,我手里没钱,为了表示诚意,以我的名义到信用社替他贷了款,想等他挣了钱再把贷款还给银行。表姐夫的生意赔了,到期没有钱还贷,信用社要我还款,这笔贷款我没花着。应该由我还吗?  相似文献   

14.
黄春景 《党课》2012,(22):78-79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董倩问:“您幸福吗?”莫言答:“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明 《党课》2013,(6):71-72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倡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显然,这种“每日四问”与春秋时期曾子坚持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充分体现了其可贵的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刚收假。女生田焕的家长就风风火火地闯进我的办公室,告诉我,她的女儿旱恋了。还说要找那位男生清算,说着向我扬了扬她手中的信。我说,你跟女儿讲了吗?她摇摇头,郑重其事地说,还没有,正不知所措呢,特地来找班主任老师商量。  相似文献   

17.
福泉 《党员文摘》2008,(7):28-29
从贫穷到富贵的距离有多远?农妇宋永丽说:不过是把麦秆变成吸管那么远而已!  相似文献   

18.
每日四问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倡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显然,这种"每日四问"与春秋时期曾子坚持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充分体现了其可贵的自省意识,尤其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2,(13):76-76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同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艰难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宪容 《学习月刊》2010,(15):22-23
从4月17日开始.国10条出台至今快3个月了.当前碰到记者问我最多问题是.国10条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如何?达没达到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政府还会推出怎么样进一步紧缩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