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没啥嗜好,平时喜欢翻点报纸,无论中央级大报,还是芝麻点的小报,皆不拒之眼外。说实话,看了那么多的报纸,我心里一直纳闷,报纸上咱那么多“吃皇粮”的字眼?莫非咱们还活在尚有皇帝老儿的时代?这里仅举几例,让各位看官开开眼:“28人养一个‘吃皇粮’的”(《新华社每日电讯》、“确保全省公安机关‘吃皇粮’”(《人民公安报》)、“天下‘皇粮’食之者众”(《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
行政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注意到前不久“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降低行政成本”的概念 ;最近取消领导人出访送迎仪式 ,又使人联想到压缩行政成本的问题。应当认为 ,关心、议论行政成本是大好事和深化行政改革的应有之义。有人作出“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1 ] 的论断。果真如此 ,就必须尽快地设法把它降下来。手边正好有资料说明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由财政供养 ,目前人数达 45 0 0多万之巨 ,也就是说平均 2 8人养 1个‘吃皇粮的’。在很多地区 ,新增财政收入约有 80 %以上用于人员经费 ,成为‘吃饭财政’。”[2 ] 可见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已经…  相似文献   

3.
公交的脚步     
公交的脚步周开明在由“吃皇粮”向“自负盈亏”转变的过渡时期,公交事业走得很艰苦。市场经济的大潮同样把这道难题推到了淮北公交人的面前:追昔──独家经营,几十年一贯制,国有城市公交风光再风光;抚今──市场经济,近几年大潮涌,私营个体客运显神又显威……由皖...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9月1日新学年开始,西安市教育系统实行学校教职工择优应聘上岗制度,从而改变了过去当教师“吃皇粮”、“一朝定编,终身受益”的历史,西安市的教师队伍将从此告别“铁饭碗”。教职工聘任制工程的启动,标志着西安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谁也不会忘记,仅仅在 7年前,“国家干部”还是足以引人自豪又颇令别人羡慕的身份,而今天,“国家干部”观念已逐步被人淡化。“国家干部”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种区别于农民、工人以及非国有所有制人员的职业划分和人事管理机制在建国以来运行了长达 40多年。这些年中,如果有了“国家干部”这个身份,就有了“吃皇粮”的资本,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身份,那么,你就是有多么过人的才华,你都会被“国家机关”拒之门外 !就像人们形容的,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为着这个身份,多少人漫长的等,苦苦的追,有人不择手段,有人趁机谋利…  相似文献   

6.
武小龙 《长白学刊》2023,(1):97-112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政绩压力—财政分权”的分析框架,对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以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人地城镇化协调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和“政绩激励”构成了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占用土地的根本因素,“土地、财政、政绩”三位一体的模式正好契合了地方官员追求政绩与财政收入的双重目标;土地财政与人地城镇化协调呈现双向互动的影响效应;中部地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比东部地区更强,并且土地财政对人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抑制效应也更深;人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还受到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正面驱动,并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城乡收入差距也受到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以及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推进“人口—土地—产业”要素之间的联动发展、构建地区差异化的城乡发展政策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有一个百姓供养吃皇粮的统计。两汉时期是1∶7948人,明朝是1∶2299人,清康熙时期是1∶911人。到了1949年是1∶600,1978年是1∶50,而今天是1∶28,也就是说,平均“28个纳税人养一个吃皇粮的。”笔者认为,官太多,一言以蔽之,主要源于政市不分,不该管的管得太多(比如很多审批权),而主要的为市场服务的保障职能却一直强化不起来(如市场执法监管)。由此带来的,就是老百姓议论的“三多”。首先是机构衙门太多。烧香要有庙门,当官要设衙门。衙门多了官自然就多了,要减官就得从减衙门开始。但精兵简政多年,成效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地时间1月1日深夜,美国国会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最后一刻,就“财政悬崖”危机达成了临时性妥协方案,暂时避免了美国经济坠人悬崖,但是美国“财政悬崖”的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机关幼儿园靠财政支撑 ,靠“吃皇粮”过日子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社会服务性行业不能靠国家财政 ,要走向社会 ,谋求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广东佛山市和顺德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1 999年改差额拨款为自收自支 ,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那么 ,他们是如何走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呢 ?  一、调整收费标准 ,增加服务项目 ,解决办园经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市机关幼儿园转制前都是行政经费拨款事业单位 ,佛山市、顺德市机关幼儿园每年财政拨款分别为 2 4 0万元和 1 5 0万元 ,机关幼儿园领导和教职员工从…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取向的国企改革中,“吃皇粮”的宠儿也有了忧患意识。这种意识的体现就是服务观念、竞争观念、管理观念和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以来,各地养老财政扶持政策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方针,为构建“9073”——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实现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人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但养老财政扶持政策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笔者以河北省石家庄为例,客观分析该市的老龄化程度及设施供给情况,老年福利设施供给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养老财政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从今年起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开通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各市、州、县(区)党政群机关单位都须按实名制要求公开编制,事业单位按编制管理现状公开。据悉,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便于群众知情和方便群众办事的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内容;党政群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具有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的其他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现状。我们知道,编制是管“人”的,财政是管“钱”的,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和“钱”。对于“人”和“钱”,人们都很敏感。同…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们面临着重建新型的财政体制和重构财政科学框架的历史使命。适应这一要求,我省率先在财政科学领域提出了“效益财政”的全新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重要意义。今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立效益财政,努力增收节支,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建立效益财政已成为今年湖北省财政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财政厅长童道友同志。记者:“效益财政”新观念,引起财政系统以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请您谈谈怎么考虑提出这一理论观点的。重厅长:建包效益w政.范为5”适应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苗族汉子李铁军,是政协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他在绥宁财政战线上辛勤耕耘31个春秋,谱写了华美的人生篇章,多次被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及先进工作者,被誉为财政战线的一名“铁”人。公正无私“铁算盘”1980年12月,李铁军参加工作,历任绥宁县寨市区财粮助理员、财政局预算股股长、副局长、局长。  相似文献   

15.
黔阳县人事局针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难的问题,狠抓人事计划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了就业紧张局面。他们按照“宏观管严,微观搞活”,以及管住“吃皇粮”的,放开“吃民粮”的指导思想,实行分类管理。严把人员“进口关”;对调入机关的主任科员以下人员,严恪实行公开考试择优选调(录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财政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税制,分税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划分实际上是“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延续与完善,延续,是因为财政包干制比原来的“统收统支”有很大进步,克服了财政“吃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完善,是因为“财政包干”“分灶吃饭”产生了新的不平衡,新的不平衡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所占比得急剧下降,而经济发达地区财力大增,出现了“拥财自重”“诸侯经济”势头,不利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另一个不平衡是地方政府之间财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居民之间收入不平衡,分税制适当增加了中央财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年的不平衡,但对后一个不平衡,仅分税制却难以解决,这就需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解决,本文仅就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核算方法及其关条件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2005,(8):88-88
《中国人事报》刊发题为《对“官民比”的思考》的文章称,前段舆论热点所称的中国“官民比”1:26不准确,1:26是从财政供养人员4500多万人与全国人口之比算出来的。实际上,财政供养人员又分党政机关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相似文献   

18.
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地方财政尹洪泉泰和县地处赣中南吉泰盆地,全县50万人,耕地75万亩,山地250万亩,水面17万亩,是个“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财政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  相似文献   

19.
国内要刊     
党政群机关少了115万人“吃皇粮”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名。此外,市县乡在机构改革中还清退超编人员约43万人。各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基本结束后,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也将启动。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国普遍推行了干部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据介绍,经过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司局机构减少200多个。省级政府机构设置平均由55个左右减到40个左右,市(地)级政府机构由平均45个左右减少到35个左右,县级政府机构由平均28个左右减少到18个左右…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今年在县长杨永晖离任前,突击进行了115人的人事调动,10天之内使县里一批领导干部和退休干部的亲属吃上了“财政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