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弥赛亚意识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主旋律之一,它具有深厚的宗教基础、充分的哲学阐释、极至的文学体现、有效的经济保证和强大的政治依托。在宗教层面,俄罗斯曾自诩是正宗基督教的继承人和拯救者;在精神层面,俄罗斯相信其民族的文化思想是拯救世界的精神武器;在政治层面,俄罗斯曾试图解放全人类;基辅罗斯、鞑靼罗斯、莫斯科罗斯、彼得堡俄罗斯、苏联以及后苏联时期分别彰显出不同的层面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国家的法律颇具特色,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罗斯是现代俄罗斯国家的前身,其法律制度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拜占庭、保加利亚、基督教的影响,是一种混合的法律文化的表现。罗斯法律汇总了瓦里亚格人和斯拉夫人的部落习惯法、继承了10世纪初奥列格时期颁布的《罗斯法律》,吸收了罗斯与拜占庭条约的部分内容,借鉴了拜占庭、保加利亚、基督教的重要法典和文献,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情况,做出了新的发展和改进,成为世界法律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文化培育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其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俄罗斯是一个宗教民族,东正教自“罗斯受洗”起近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俄罗斯的国教,对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俄罗斯的专制制度、村社传统以及救世理论都与东正教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东正教传入日本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对日本的文学、建筑艺术、宗教艺术、旅游业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俄罗斯东正教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艰辛起步的圣尼古拉时期,到稳定与动荡交织的都主教谢尔吉时期、美国东正教会管理时期以及教会实现自治至今,日本东正教会与俄罗斯东正教会始终保持着隶属关系.俄罗斯东正教在日本...  相似文献   

5.
作为形成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印。冷战后,东正教的复兴不可避免地对俄罗斯新型政治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的王权与教权的统一和救世主观念有助于俄罗斯中央权力的加强;“第三罗马”观有助于俄罗斯国家主权的捍卫;上帝之爱有助于俄罗斯社会的稳定。但东正教的群体意识和遁世性伦理观对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新的形势迫切要求俄罗斯东正教与现代社会接轨。  相似文献   

6.
民族认同的建构与民族的“他者”的变化互联互动。饿罗斯在波兰民族认同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他者”的角色而存在,对后者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就波兰人的民族认同来说,俄罗斯的负面形象发挥着布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的功能。后冷战时期的波兰完全放弃了关于其身份和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旧有观念,其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剧变后的俄罗斯的民主化转型,深刻影响着后冷战时期波兰的俄罗斯观的转变和波俄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最后一次被称为阁下 1927年10月4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圣安德修道院内,低沉缓慢的乐声配合着摇曳闪烁的灯光,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大气都不敢出。院长南文主教面前跪着十名虔诚的信徒,他们通过了修道院数月的生活体验,已获准成为本笃会的新修士。此刻,南文主教正为他们举行“更衣礼”。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14日,普京以72.2%的高票率赢得大选而成功蝉联俄罗斯总统。俄罗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普京,并使他成为俄罗斯的领袖,而普京则顺应历史潮流,率领俄罗斯民族走向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民族意识是以东正教精神为核心的俄罗斯民族价值观,是俄罗斯国家要实现的社会理想。萌动期的俄罗斯民族意识是第三罗马帝国理想,19世纪俄罗斯民族意识是以官方民族发展政策为基础的斯拉夫派民族主义思想,当代俄罗斯民族意识是坚持民族特色的复兴道路。俄罗斯民族意识在发展中存在着自我反对、抽象化、理想化的问题,现今也面临着一定困境,但是它对俄罗斯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阳光 《海内与海外》2005,(3):72-73,67
在人们印象中,法国人浪漫而高雅。笔者在巴黎留学时发现,连那里的小偷都“雅”得令人啼笑皆非,甚至有心智奇巧的裸体女贼。 古书泄密露秘道 2002年夏天,法国一家修道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千册价值连城的古书先后不翼而飞。最令人不解的是,小偷简直像会隐身术一样,居然在装有多架摄像机的修道院里来去自如,不论警察怎么严密把守都无济于事。 据悉,被盗的这家圣奥迪尔修道院是法国著名的古迹,兴建于 7世纪末,位于东部阿尔萨斯森林的圣奥迪尔山顶。修道院里藏有价值上亿法郎的珍贵古书,其中有些还是印刷术传入 欧洲前 的绝 版缮 本和 名 …  相似文献   

11.
东正教的传入对基辅罗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文化方面说,当时拜占庭帝国是欧洲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因此,罗斯受洗后便有机会接触到拜占庭的文化和艺术。这不仅使基辅罗斯的文化教育得到了普及,而且促进了基辅罗斯在文字、绘画、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中是面向北部开放的窗口。"一带一路"把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强大动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积极开展跨境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建立陆海联运国际交通走廊,扩大经贸和投资领域合作,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在此基础上,中俄两国还将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和能源运输大动脉。这将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空间,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与西方:文明冲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奇异国家 ,它曾神速地向东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但它在东方注重的只是“开拓疆土” ,而对西方却幻想着“文明融合”。跻身于“文明的西方”是俄罗斯的夙愿 ,但它却始终未能叩开西方的大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历史走向和国际关系体系的未来发展。融入西方 :不渝的历史追求历史上 ,俄罗斯大致经历了基辅罗斯、鞑靼人统治下的罗斯、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苏维埃俄国和当代俄罗斯六个发展段。其间 ,俄罗斯经历了五次主要的社会 -文化转型 :接受拜占庭文化、鞑靼文化的楔入、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马…  相似文献   

14.
浅析俄罗斯民族精神特质中的东正教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俄罗斯是笃信东正教的民族,从公元988年罗斯接受东正教起,东正教就对俄罗斯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连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性格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东正教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经济外交与俄罗斯十年经济奇迹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俄罗斯经济不断走向复兴是俄罗斯开展经济外交的物质基础,俄罗斯的经济外交又为俄罗斯经济复兴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剖析苏联和俄罗斯史上的两大失败经济外交事件及近几年来俄罗斯经济外交的两个成功案例,经济外交不仅可以服务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也会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其继承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下滑。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新政策,使俄罗斯逐步走向复兴。普京政府在吸取历史和现实教训的基础上,以复兴大国地位为指向,开展务实外交。一方面,它仍视中亚地区为俄传统的势力范围,坚决反对美国的渗透;另一方面,它正视美国介入的现实,采取更灵活的手段争取中亚国家。俄在坚持优先发展与独联体国家间关系的同时,开始对独联体国家区别对待。中亚地区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但鉴于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优势,美国政府没有采取冒进的政策,而是稳扎稳打,由点及面地向中亚全面渗透。俄美两国在中亚的战略是相冲突的,这将使两国在中亚展开全面的争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中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性决策。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将东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东部地区毗邻,双方具有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中俄毗邻地区同步开发,为两地的经济互动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商机,有助于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俄罗斯东部地区也是东北振兴不可或缺的舞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社会的变化在加剧。这一变化,既表现在看得见的物质关系方面,也表现在看不见的精神关系方面。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复兴,正是这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个缩影。宗教生活不象经济和政治那样起伏不定,因此可以从容地体会到这里折射出的一切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早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经历了曲折多变的过程。其特点是经济渗透性的掠夺贸易和不等价交换。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东北的中苏边境曾开展活跃的边境集市贸易。建国前夕,中国东北与苏联的边境贸易对巩固东北解放区,繁荣东北解放区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苏联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东部地区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鲜明资源特色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占主导地位的地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依然十分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特别是《2013年前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纲要》、《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这三个重要战略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实施,使俄罗斯东部开发新战略的主体框架和主要目标更加清晰。本文在重点考察俄罗斯东部开发新战略提出背景和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接和互动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