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体现了刑罚执行由监禁迈入非监禁的人道化阶段,其实施也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社区矫正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统一体系,在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待加强。本文以社区矫正对象为切入点来构建我国本土化的社区矫正模式,希冀对该项制度做出有建设性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排斥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新形式,在欧洲,社会排斥问题的实证研究重点一直是劳动力市场,但近年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住房市场的社会排斥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为我国城市住房问题以及城市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实践中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之对象与内容的不同认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因而亟须厘清。从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来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对象应当是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相关执法或司法活动,而不包括有关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矫正的活动以及社区服刑人员本身的活动。从我国对社区矫正性质的界定来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内容范围应限定为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执法或司法活动,而不包括执行之前的审判和监狱、看守所的行刑活动或者执行完毕之后的继续帮教活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D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借此对社区社会组织功能的价值予以了描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然存在一个扩张期。政府要加强组织与协调,消除不公平待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6.
刘桂敏 《学理论》2015,(8):26-27
社会排斥理论是在人们研究贫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成为社会学家和政策研究者探讨社会深层问题的出发点。从社会排斥的概念入手,分析欧盟社会排斥理论的产生的背景、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意义,意在厘清社会排斥理论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认清社会排斥理论的发展根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某社区的低保户个案的实地访谈,考察城市新贫困家庭子女在教育中遭受的社会排斥,分析这些排斥背后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机制,揭示教育排斥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深入推广历经一个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基层的社区矫正历来是制度实践的最前端,各地矫正工作在基层实践中都会因现实情况的不同而创制一些本土化的方案,体现了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智慧。然而,立法不足和制度保障的欠缺导致矫正工作在基层实施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文章以灵宝市三个镇的社区矫正为样本,对社区矫正在基层实践中产生的调查评估和矫正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心和努力探索的社会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服务。近年来长沙市在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实证调研,旨在为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政策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是人类刑罚观念革新的产物,具有法学和社会学层面上的双重涵义。在法学层面,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肩负着刑罚所蕴含的惩戒功能与教育功能;在社会学层面,社区矫正既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恢复机制,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承载着引导社会成员、淳化社会关系的功能效用。我国社区矫正起步较晚,目前矫正队伍单一化倾向严重,民众支持度较低,影响和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特别是多渠道的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
石长慧 《青年研究》2012,(4):57-68,95
本文以北京市城中村的流动少年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文化活动和社会关系三个维度考察了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文章发现,在语言和文化活动两个维度上,流动少年与城市少年趋同,并发展出了打零工和学习经营等独特的社会化方式;然而在社会关系维度上,他们却遭遇了和父辈一样的命运,受到城市的排斥和拒绝,被挡在主流群体之外。处于文化同化和社会排斥间的矛盾冲突中,流动少年很可能会体验到社会失范,从而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组织的兴起是社会力量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自组织和自服务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关系的调整,体现了现代政府与现代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推动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由于社会组织的全面积极参与,当代政府改革已经不仅仅是对传统官僚制政府的组织机构、政务流程和部门职能的自我再造,而是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模式,从而实现社会运行机制的全面升级.同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建没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因而积极吸收西方改革经验,立足本国国情,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探索合理有效的服务型政府的治理模式就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自2007年开始,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实施农村社区建设,倡导国家、市场、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从国家、市场、社会扮演的角色来看,在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民间组织型”、“政府、社区互助型”、“政府、社区、社会互助型”五类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生成本质上反映着国家、市场、社会不同性质力量之间的互动与配置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功能.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创新与类型化发展,也反映出了现代国家开始突破单一治理模式,在多元力量共存的乡村社会治理中,探索形成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多元合作治理模式,促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开放性、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格化管理系基于网格技术而形成的新型管理机制,具有精准性、高效性等天然优势。社区矫正是不予关押罪犯的一种行刑方式。我国实施社区矫正以来,社区矫正在实践中呈现出了诸如成本耗费较高、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依托网格化管理原理,大胆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新思路,以期更好地达到预防犯罪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心理矫正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同时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社区心理矫正在社会管理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法律法规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和心理矫正对象的分类机制未形成等.  相似文献   

16.
张凯  朱晓杰 《学理论》2015,(6):64-65,70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河北省自社区矫正试行以来,在制度建立、机构设置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矫正制度实质化、矫正队伍专业化以及矫正措施精细化等方面仍有不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借鉴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完善风险评估、个案矫正等制度,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吸纳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落实分类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帮助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社区矫正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界已形成了农村治理和城市治理两大研究范式。然而,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城郊区域,尚未形成独立的治理体系。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城郊区域遭遇了多元异质的治理结构、边缘的治理形态、缺乏身份认同的治理对象等独特的治理困境。为了应对这种困境,本文拟以治理规则为着力点,对城郊地区的治理模式进行建构。认为当前城郊区域的治理规则有:技术推动的外生性规则、非正式制度的内生型规则与顶尖设计的核心性规则。通过利用这三种治理规则,有望形成城市和乡村之外的第三种治理体系——城郊治理体系。通过城市治理、农村治理、城郊治理在劳动力市场、经济发展、户籍管理制度、基础设施、空间结构等方面协调发展,方能真正迈向城乡协同的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社区治理,不仅要求政府更有效地履行职能转型,而且要求公民社会积极成长并与政府合作共治。政府职能转型和公民社会成长是关系到社区得以有效治理和长足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基于宁波市的社区案例,分别从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服务供给模式,多元合作治理.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的介入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宁波市的社区治理实践既表明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可能性和可能方式,又反映出在合作治理中政府的定位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主要指社会组织、个体群众等)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社区治理从微观层面对于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它体现出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模式。社区治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应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培育公民社会为前提,使政府与社会都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并以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发展大潮中,村民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都受到利益的诱惑,面临新的挑战。调查发现,一方面,村民对社区的行为认同度较低,对社区的情感认同度较高,但二者均处于"认同"的状态。另一方面,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较高,志愿主义参与意愿也较强,但村民之间的私人网络参与并不发达。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村民社区认同即行为认同和情感认同与村民社区参与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inary Logistic回归则显示,村民背景变量中的民族、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对村民社区参与有显著的影响,这一发现对提升村民社区参与水平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种物质保障、医疗条件趋于完备的今天,人口众多的中国面临着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随着城市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原本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龄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养老问题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上海市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较早,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但其发展仍有局限。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的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