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低收入非正规就业者的研究发现,在该群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打工者文化",它是一种底层、非正规、不稳定、高流动与无计划的文化,与"非正规"的就业形态、"打工者"的身份认同、"岛屿化"的生活状态以及狭窄的社会网络有密切关联。这种文化蕴含的反抗的可能性很小,再生产出不平等关系的可能性却很大。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民工保护自身利益的诉求渠道还不通畅,因此在沿海经济发达、打工者较多的地方,一些"老乡会"、"联谊会"、"战友会"等逐渐演变为农民工维权组织,并出现很多"另类维权"行为。如何对这类组织及行为进行规范,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是一种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在历史文化中的生动体现.市场经济的运转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经济人"的行为需要文化环境和制度关系的支撑.本文以温州的历史文化与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对"经济人"的行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文化互动的一种形式.文化因素研究已成为译学研究的新切入点.本文回顾了"文化转向"的源流,分析了其对西方译学界理论发展的突破性意义,并将中国翻译学文化研究的现状与之进行对比做出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前,非正规农村金融是农村资金需求的主要供给者,其存在既是农村金融市场各主体,即借贷农户、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追利性活动的均衡结果,也是传统借贷文化的历史延袭.为了充分发挥非正规农村金融的作用,国家应正确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在给予非正规农村金融生存空间的同时,要加强分类监管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6.
"哲学"与"文化"本不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但学界却常把二者并列加以讨论,这表明"哲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文化哲学"与"哲学文化"正是两者内在关系的展开与揭示."文化哲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哲学文化"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空间.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哲学"与"哲学文化"的内涵,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哲学"与"文化"内在关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哲学自身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称谓的一种,"姐"的词义变化折射出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姐"的原始义指母亲,反映了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妇女的权威.封建社会时期"姐"作为"女兄"的基本义被广泛运用,体现了谦恭有礼、抑己尊人的礼仪文化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制度.而当下的"姐"正朝着多向度发展:一方面是对称呼年长亲属或非亲属女性的沿袭;另一方面则超越了单纯的称谓,更多表现出复杂的社会现实赋予它的多重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古代的"治世"、"盛世"与"大同"社会都是人们所希望的理想社会形态,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治世"、"盛世"又和"大同"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一种治理国家的水平和达到理想的治理结果:后者则主要反映了民众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设想和勾画,带有很大的空想性.前者是一种现实层面的努力和对治理过程的一种总结和反思、修正;后者则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
略论"文化台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台独"是一种以确立台湾独立性为价值取向,以"去中国化"为特征,为"台独"服务的社会文化思潮。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影响已浸入到台湾社会的各个阶层,危害性也越来越大,一旦成为台湾的主流意识,必将对两岸的和平统一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坚决遏制"文化台独"思潮的蔓延。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同出一脉,源远流长。民进党当局推行"本土化""、去中国化,"这是要从根本上割断台湾与祖国的联系,是不得人心的,其图谋也是不能得逞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治道"之核心,是"礼治".而"礼治"并非一种单独"治道",它只是"天治"、"君治"、"民治"三种"治道"之循环.三种"治道"循环相济相生、相制相克,就是所谓"礼治".三种"治道"之循环,由六大核心理念支撑:天下主义、和而不同、广土众民、兴灭断绝、执两用中、返本开新.其中"天下主义"与"和而不同"偏向"天治"一方面;"广土众民"与"兴灭断绝"偏向"君治"一方面;"执两用中"与"返本开新"偏向"民治"一方面."天下主义"对治"民族-国家主义","和而不同"对治"同而不和","广土众民"对治"小国寡民","兴灭继绝"对治"殖民主义","执两用中"对治"单边主义","返本开新"对治"弱肉强食".前六大理念,共同指向"王道";后六大理念,共同指向"霸道"."民族文化"之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核心理念"之复兴、古老"王道"之复兴.  相似文献   

11.
黄恒拾 《侨园》2021,(1):83-84
风靡世界的越南米粉,不单深受越南人民喜爱,也是越南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和符号.越南民间将米粉比作"情人",各种俗语、民谣中也大量存在相关的比喻.本文通过语言及文化视角,分析越南人的感情观,特别是米粉代表的"情人文化"所折射出的婚恋观、家庭观,得出越南历史上虽因男权地位的增强而存在"情人文化"现象,但是正常的婚姻及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类型的边界逐渐模糊,其中的融合共通之处则在加强.这三种文化不仅在共时性上存在横向的交叉关系,而且在历时性上也以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为主体现着渗透关系.这种关系促成了三元结构中的"共享文化".对于"共享文化"的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电视剧的创作视野,深化创作理念,从而在把握具体的电视剧文化形态兼顾多元文化需求方面有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英语在中国人中变得日益普通.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社会,英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尽管如此,能够把英语学习的精通的人并不是很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也觉得困难重重.在普通人看来,英语的"教"与"学"的内容无非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如果只是这三者的"教"与"学",那么为何在花费那么多时间之后,人们依然觉得效果不佳.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除了三要素之外,还有什么决定着语言的学习?从文化知识与英语的关系入手,对英语的"教"与"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使人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收获一二.  相似文献   

14.
以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出的"慎独"为切入点,试图将"慎独"这一观念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加以考察.通过"慎独"与党员道德修养的结合,探索人格和党性相统一的、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新时期党员修养的途径,阐释我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学热"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但是,当前"国学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学热"的动因与它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对应的问题;"国学"研究方法和功能定位不客观的问题等等.只有发现并逐步消除这些倾向,才能把"国学"研究引向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6.
"现代儒商"是现代企业家所企盼的理想人格.认真思考传统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学习将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与商业精神完美结合的商人典范--晋商的人格精神,吸收其合理成分,对于塑造"现代儒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传统儒家君子人格理论还存在狭隘性和不适应性,需要完善"智"、"仁"、"勇"诸概念的社会文化内涵."现代儒商"应该是集"德商"、"智商"、"胆商"和"情商"四位于一体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不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相似性越大,直接借鉴行政改革具体选择的可能性越大,研究不同国家行政改革的"个性",对改进中国政府管理,深化中国行政改革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与英美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中央政府2001年1月完成的战后最大一场行政改革,具有遏制"部门利益",弱化"行政分割"这一鲜明"个性",研究日本行政改革的这一鲜明特色,对于遏制中国转型期"部门利益"问题,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应当建立"文化和谐指数"作为监测和评估"文化和谐程度"的总体指标.应当依照科学性、目的性、绩效导向性和实践性原则,将"文化和谐指数"划分为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公民的个体文化和谐、文化先进性、文化传统与创新、文化安全等六个不同的维度,并在六个维度下用25个指标作为"文化和谐指数"的基本构成,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参照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锐词"的勃兴与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锐词"以时事性、精锐性、网聚性、快捷性的特点频频登上网络生活的舞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流行文化.网络"锐词"勃兴是在社会问题凸现的背景下,网民依托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通过言简意赅、精准传神的新词汇创作,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以实现对社会问题的监督鞭策.针对网络"锐词"勃兴现象,有关部门要主动认识、理解、适应和融入网络文化环境,从网络文化观念、民生政务反思、网络话语环境等方面着手规范、引导、治理,让网络"锐词"成为主旋律传播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0.
"考迪罗"的统治形式是拉美独立运动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它是一种与民主制相对立的独裁统治形式之一,实际上开了拉美地区军人执政的先河。本文分析了"考迪罗"统治形式产生的文化根源,认为其出现不仅与伊比利亚殖民者留在这块大陆上的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适应了当时拉美地区的文化环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上通过对"考迪罗"统治形式的考察,揭示出自独立以来拉美民主化进程起伏跌宕的深层原因。该文的结论是,文化和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系,文化理念是民主制能否发挥效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