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循环经济思想、生态制度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吸收了大量观点,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2.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态状况质疑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关于人、社会和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思想,关于资本主义是导致生态破坏的总根源,共产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等论述,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的核心论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为当代人转变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5)
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来源,历史和逻辑的发展情况,是今天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需要加以鉴别,更多地吸收有用的成果,为我所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生态学发展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现代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人类实践对科学的理解,将其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摆脱生态困境,从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以及实现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种生态思想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由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要素论、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生态经济论、生态问题与本质的制度批判论、协调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的生态价值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论等理论单元构成的思想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阐述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未来社会主义的论述中,已经内在地蕴含了生态政治的观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生态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实际出发,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生态政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态政治思想,这些生态思想具体表现在关于人与自然、国家治理与建设方面,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生态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认为科技进步和制度变革可以解决社会各种生态问题,并将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置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历史进程之中,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在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念的前提下,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朴素睿智的生态观念,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相似文献   

10.
就其基本内容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观既着重于对资本主义的异化批判,也着重于揭露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既着重于揭示生态发展的共产主义向度,也十分强调社会主义政府的基本责任。因此,在当代世界的视阈内,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观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它不仅对于正确地认识当代世界的生态伦理问题,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建设,均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以"两山"论为核心表述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哲学与人本二重向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两山"论在哲学上表现为自然优先的唯物论、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辩证法、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思维。人本向度表现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维护人民的生态权益,保障人民的生态安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严密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思想,是指习近平本人对于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客观看法。他通过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生态思想,并对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进行提炼与升华,在此基础上形成其独特的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思想,用形象生动且具有感召性的语言来陈述事实,从全局观和全球视野出发看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既观照了现实又立足长远,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科学揭示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不仅包括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自然观,而且蕴含着自然与社会互动生成的历史观,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最终指向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为重要理论依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既为我们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生态主义有着红绿差别,红色的绿色分子充分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为绿色的绿色分子则更多受惠于无政府主义。研究生态主义中的红绿差别对研究生态主义政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红绿生态主义者的哲学基础和政治诉求有着明显差异,对生态与人类的关系、生态与技术的关系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导致他们对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袁凤香 《学理论》2023,(4):17-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现实,顺应时代发展,抓住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核心问题,在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智慧的同时,汲取人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着眼于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困境等问题,也是开创我国绿色发展的新局面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5)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点就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科学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不仅为我们树立起了生态文明观,还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我国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提出要优化生态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自然和社会发展等措施,以期促进我国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妮妮 《学理论》2013,(7):52-54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态女性主义把环境主义关心的问题和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关心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探讨了西方文化中对自然的统治和对女性的统治之间的关联性,这就把社会性别视角带到了生态思潮中来。通过分析当代生态思潮中社会性别缺失的情形和女性主义对自然的态度转变,考察了社会性别视角进入生态思想的理论条件,并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反对抽象人性论的立场、女性主义者对妇女解放事业的关注以及当代环境问题的凸显,是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条件,也是环境生态视角和社会性别视角交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中国学者已经从生态学视角、存在论视角和生态文明视角反思了他的内涵,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也从反思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劳动概念,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批判角度重新理解了他的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马克思生态理论研究。尽管如此,人们的理解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本质内涵仍有差距。我们提出生存生态论追问,作为一条切近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本义的阐释路径,以期确切地把握他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启示我们反思生态问题,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阳 《学理论》2010,(20):45-46
马克思主义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批判精神和方法论,其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人、自然及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变革现存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全球目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