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新一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受到各方关注,但他们在社会特征和犯罪特征上到底有何不同,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与第一代的比较,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人员在成长背景、文化程度、进城动机、工作消费习惯以及所犯罪行、犯罪方式、重犯可能等方面都显示出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犯罪人员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犯罪是指由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由此决定了农民工犯罪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本文试从以下方面分析农民工犯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工犯罪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本文将对农民工违法犯罪现象加以分析,结合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对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在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从农村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又给城市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新的隐患.本文对农民工犯罪的基本特点作了归纳,分析了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完善各项制度和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犯罪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为城市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犯罪按照其动机可以分为两类,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和对他人利益侵害式犯罪。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是农民工在合法维权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极端的维权方式。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社会信任角度分析此类犯罪的原因。并提出农民工维权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成了城市犯罪的高发人群,他们犯罪的原因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农民工犯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旨在分析农民工犯罪问题,以期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的生活状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等等都是农民工犯罪的诱因。农民工的身上揉和了农民和工人的双重特点,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期待被关注的脆弱心灵和沉重的生活压力。少一些淡泊和不屑,农民工犯罪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检察工作实践,从法律角度认真地思考农民工犯罪问题,对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和对策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蔡雪冰 《时代法学》2011,9(6):53-59,65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面临对自身生存发展构成的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靠自己的力量,以非法手段和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具有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对象确定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事先有预谋等特点。公力救济难到位和社会保障水平低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外在原因;用人单位违规失信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直接原因;行为人的人格扭曲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内在起因。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城市中特殊群体的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农民工犯罪中的运用为视角,研究农民工的犯罪现状、完善相关制度、确立具体可行的措施,以期对农民工犯罪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在对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城市社会秩序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农民工犯罪,其中有农民工生存状况恶劣,有各种对农民工的不平等现象,城市的歧视、社会管理及法律调控的不足等等。针对导致农民工犯罪的各种因素,我们应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农民工、丢掉团体排外的思想、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等等,以期降低农民工犯罪率。  相似文献   

11.
2010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旨在当今现实条件下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已步入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也成了社会的顽疾。本文在研究这一群体特点、犯罪情况的基础上,从社会根源、社会原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社会不公平竞争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生存空间进行探索,研究不公平竞争与其犯罪的关联,以期发展三元协调促进的防控理论,并寻求消除不公平竞争机制,铲除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土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并成长的第二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近年来引起关注。相对剥夺感强,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受排斥及封闭心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心理原因,本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控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农民工犯罪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通过对农民工犯罪心理的分析,剖析引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借用文化冲突理论,从社会、政府等角度来思考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预防和控制农民工犯罪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试从分析造成民工犯罪的社会层次原因着手,指出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的政策失误,是导致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应转变政府角色定位,努力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蜂拥而至,加剧了城市务工人员和城市的真正迎接力之间的矛盾,农民工强烈的城市化诉求受到阻碍,是诱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化诉求,可以有效预防新时代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16.
王军  王珏 《犯罪研究》2010,(3):33-39
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以苏州工业园区农民工犯罪问题为蓝本,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纽带断裂、社会结构解体、公民参与不够、社会信任不足等导致的社会资本缺失,是引发农民工犯罪现状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因素。强化农民工与社会的纽带、稳定社会结构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提高社会控制能力、减少和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合理取向。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在为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其所引发的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分析,找寻预防与降低未成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对策,力求缓解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进城农民工的增多,他们的子女也大量涌入城市生活。由于种种原因,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犯罪率也在逐年升高,成为影响城市居民安定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总结学界通说入手,借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的理论阐述自己对贿赂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的认识,希望能在大量研究贿赂犯罪的文章中对贿赂犯罪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量涌入城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伴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与稳定的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剖析其犯罪原因、探究犯罪特征并给予预防和打击,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