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陈文通一、对通货膨胀本身的界定和判断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货币贬值按照通货膨胀的本来涵义,是指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和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调节的条件下,由于纸币发行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和纸币贬值的...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经济中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是指由于总需求的增长而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中国的通货膨胀在几个月持续走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攀升。十一月份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高达百分之六点九。事实上,正如不少观察家们所说的,假如居民住房的价格在衡量通胀的"篮子"中得的权重更符合其真实现状,今年以来的与  相似文献   

4.
丁小珊 《求索》2010,(10):254-256
美国经济学家莱得勒和帕金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即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此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进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然而,通货膨胀并非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也存在通货膨胀。我国古代就存有大量的反通货膨胀思想。而今,虽然政治、经济环境已发生变化,但古人于反通货膨胀的努力与探索,对我们当下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存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了纸币与通货膨胀的有关内容,最近,在全国不少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粮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现象,一时成了社会上、校园里谈论的热点。学生也参与其间。不少学生疑惑,这是不是纸币贬值呢?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有分析经济现象的要求,但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对此,我认为教师不可以用“说不清,道不明”来搪塞。唯一的出路是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及时地加以点拨和引导。首先,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经济基础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教学生明白:商品的涨价和通货膨胀不是一回事。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  相似文献   

6.
蒋铁刚 《北京观察》1999,(12):17-18
记者:我国的通货紧缩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可是人们对通货紧缩的看法仍然是众说纷纭。经济理论界基本上有一套完整的通货膨胀理论,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有一套完整的通货紧缩理论,或者说把现成的通货膨胀理论反过来就是通货紧缩理论呢? 樊纲:关于通货紧缩,应该说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的,但不能说把通货膨胀理论简单地反过来就是通货紧缩理论。通货紧缩虽然是通货膨胀的对立面,但两者之间不是简单对立的关系,还是有一些差别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二是货币量的紧缩。从1997年10月份到现在,我国的物价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我国经历了通货膨胀的磨难,下半期则历经了通货紧缩的煎熬.2003年开始逐渐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12月份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比上涨3.2%,于是人们又开始纷纷议论要警惕通货膨胀.到底是需要有点通货膨胀还是需要有点通货紧缩呢?我们的决策者和主流经济学观点都是既不要通货膨胀,也不要通货紧缩.但事实就是不尽人意,要么出现通货膨胀,要么出现通货紧缩.何去何从?我认为,我国现阶段需要适度的物价上涨,因为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适度的货币量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与失业有替代关系。这里是指因需求推动(扩张)而引起的通常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如果是因供给严重不足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则是和大范围失业相伴而出现的。而对前者,政府在两者之间有一个政策选择的问题:牺牲就业,治理通胀,抑或扩大就业,忍受通胀;显然,这个选择是两难的。面对后者,政府同样有个治理通胀或失业孰先孰后的问题。一 表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价格指数和表示就业水平的失业率,是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变量;表示通货膨胀处于正常状态的价格稳定和表示就业处于正常状态的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不是…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偏重于从实际价值角度看待货币价值,只要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出现通货紧缩。但是,这只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潜在压力,潜在的压力是否一定会变成公开的爆发,通货膨胀是否演变成大规模的抢购和挤兑,通货紧缩是否演变成资本外逃,经济萧条和危机,则要看具体的社会条件,特别是社会心理预期的变化。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引导社会心理,就有希望使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潜在压力不采取公开爆发的形式,而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被化解掉。 控制和引导社会心理预期,可以…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是当今一个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自从十七世纪开始纸币遍于世界之后,迄今为止,有纸币流通而不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尚无一例,所以每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的产生,除了其具体的经济环境之外,必有一个共同的一般性机理,探讨这个问题,就是本文的目的。对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论,都应当从其定义或内涵的确定入手,  相似文献   

11.
许经勇 《湖湘论坛》2001,14(5):59-62
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软着陆”之后,仍然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到了1998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爆发危机国家的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为维护国内经济稳定,保证香港经济繁荣,我国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外部通货膨胀与内部通货不膨胀的反差。这种反差不仅表现为出口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相对上升,而且表现为国内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相对下降。“一升一降”的互动关系,便形成了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同时伴随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体制转轨造成人们对未来前景不确定的预…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价格总水平模型基础上,本文对"纸币膨胀与流通中纸币量增长"、"纸币贬值与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以及"主动性纸币膨胀与被动性纸币膨胀"等重要的基本范畴予以辨析,确定了量的关系,为研究价格总水平上涨及其治理建立科学的基础,并说明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通货紧缩的表现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刚刚把我们从通货膨胀的深渊中解救出来,1997年亚洲金融动荡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至世界经济衰退,又把通货紧缩送到了我们面前。没有经历过本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人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深感通货膨胀的切肤之痛.明其理知其害...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是高一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弄清以下五个问题。 一、通货膨胀存在的条件 一是商品经济;二是纸币流通。 首先是商品经济条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流通手段的产生,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但不是只要有商品经济就存在通货膨胀。 其次是纸币流通条件。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金银凝结着人类劳动,本身有价值,它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能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  相似文献   

15.
一、何谓结构性工资贬值工资贬值,俗称实际工资下降;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得报酬的货币表现,其内含的价值量因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它表现为单个劳动者(不计家庭)实际生活费用的上升和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工资贬值有两种类型:通货性工资贬值与结构性工资贬值。通货性工资贬值是指因生活费用物价指数上升而导致的实际工资下降。我国历来比较重视通货性工资贬值,当物价水平上升以后,总是采取补贴或提高工资的办法加以补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运行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是否进入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这个问题仍有争议,其中很多的学者都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同意这种说法,也就是说我国从2003年8月走出了通货紧缩,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而在2005年初通货膨胀也明显地出现了,形成其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是值得研究的,也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1.通货膨胀流通中纸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金银本身具有价值,过多的金币或银币会自发地退出流通,破贮藏起来,使流通中货币量与需要量相适应,因此,没有因货币过多而使物价上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吴大庆 《求索》2013,(5):38-40
本文通过提出"跨境融资总规模"的概念,重点分析了跨境收支和跨境融资总规模的波动性特征以及当前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贬值)预期、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差异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特别显著。  相似文献   

19.
始于1997年7月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但使发生危机的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加剧,也对亚洲其他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各国纷纷调低有关经济增长的指标。在这场危机中,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影响到中国对它们的进出口和中...  相似文献   

20.
理论信息     
刘国光、刘树成:物价基本稳定应成为基本政策我们不赞成为对付通货紧缩就要实行“轻度通货膨胀”的政策。我们认为,对物价总水平应当坚持基本稳定的政策。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不是指物价水平绝对不动或者所谓“零”通货膨胀,而是指在经济周期的变动中正确控制物价变动,使之不向持续通胀或持续通缩方向滑行。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要防止和克服通货紧缩;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要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