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虚荣心是一个人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在容貌上开始注意修饰自己,在举止上懂得约束自己,注意给人留下好的“自我形象”,以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肯定。但有些有虚荣心理的青少年,他会利用撒谎等一些手段去猎取名誉;会为了表扬去做好事;会穿着奇装异服来引起同伴的注意等等。可见,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实现自尊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一种性格缺陷。“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就是对虚荣心的生动描述。由于女性比男性更要面子,故在女性中有虚荣心理的人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2.
张圣奘与徐悲鸿是北大同学。1919年徐悲鸿被北洋政府派往法国巴黎高级美术专科学校留学深造。1921年张圣奘被北洋政府派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文学。 1923年的一天,张圣奘在伦敦和徐悲鸿邂逅,两人悲喜交集,那一份浓浓乡情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徐悲鸿告诉张圣奘,他此次是从法国来英国写生的,学校给每一个学生半年时间写生的  相似文献   

3.
自尊     
人若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先自我尊重。自己拿自己不当一回事,自卑、自贱、自侮、自毁,何以能被他人看得起?《韩非子·诡使》:“重厚自尊谓之长者,私学成群谓之师徒”。  相似文献   

4.
很长时间了,我被感情困扰,虽然我明白放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我放不下。我26岁结婚,28岁离婚,原来的丈夫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叛了我———他与我的一个要好的女友发生了关系。离婚3年多了,我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寻找一个新的感情起点,不管是朋友介绍,还是社交活动,种种方式我都愿意参与,我不想孤独。去年的八九月间,我与阿坚在网上相识。我不相信网恋,开始总是很小心地维护单纯的友谊,用语言和邮件了解对方,彼此鼓励,那段时光真是轻松美好极了……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我怕再受伤害,但又需要一个依靠,在不可压抑的美好感觉中,我爱上了他…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我诚心诚意地相信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情舒畅。可是在我看来,同样重要的是使别人心情舒畅。我每遇到一个人,都试图想象出从此人身上觉察不到的一个迹象:使我感到我重要!我会马上对这一迹象作出反应,这样,奇迹就出现了。但是,有些人十分自私,他们意识不到别人也希望自己感到重要。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排长队等候接见,当我最后同公司的销售经理握手时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的情景。我相信,那位销售经理是不记得这件事情的;实际上,他也许从未意识到他是怎样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  相似文献   

6.
徐、蒋家世徐悲鸿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他是江苏宜兴人,1895年生于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章达公擅长书画,全家靠父亲卖字画为生。或许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徐悲鸿从幼年起便爱写写画画,因此,十几岁时便小有名气,以能书善画闻名乡里了。19岁那年,徐悲鸿的父亲去世了,他是长子.只得放弃学业,从上海回到宜兴,挑起养家的重任来。为了多挣点钱,他  相似文献   

7.
正1973年9月,一位特殊的欧洲客人来到了山西大同,他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用一种别样的心情参观了世界著名古迹——云冈石窟。他就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元首,也是西方元首访华第一人——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在一篇杂文中这样记载:在下台阶的时候,周总理问道:"总统阁下,您怎么知道有个云冈石窟?"蓬皮杜总统微笑着回答:"我爸是这儿的传教士!我从小就知道中国有一个大同。"原  相似文献   

8.
当学生时 ,我喜爱读书 ,尤其偏爱法国作家。在一大串名震寰宇的文学巨匠中最让我推崇的是巴尔扎克。他的“人间喜剧”令人手不释卷 ,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写透了法国社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 ,法国人成为我印象中追逐浮华、名利 ,寻欢作乐的代名词。赴法交流 ,在近距离和法国同行接触之后 ,我发现法国人并不是那么概念化 ,他们的性格、处世、做人颇有棱角和特色 ,可圈可点。法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法国人接触 ,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洋溢于法国人身上的那种民族意识。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 ,他们重视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在法国期…  相似文献   

9.
赢得尊重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赢得尊重"。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赢得别人的尊重,但怎样才能让别人尊重,却有不少说道在里边。所以,大家要说的话,也一定很多。诸位请:奉献社会才能赢得尊重我叫周长越,是一名双目失明的农村残疾军人。周围的乡亲却十分敬重我,信任我。他们有了难事、烦事、窝心事,总爱来跟我说说道道,听听我的意见,或者求我相助。即便是邻里纠纷、婆媳不合这些家长里短,也要找我。我并非七老八十,德高望重的长者,也没有显赫的地位,更没有可以资助众人的巨额财产。乡亲们所以如此把我当一个“人物”,我想,主要是因为我在与伤残抗争…  相似文献   

10.
某种意义而言,目前的记者,是一个被做滥了的职业,但我有一个朋友A君,记者做得却很特立独行。初次见面,估计打死你也不会相信他是个记者——男性,矮个,长得不怎么样却还不爱拾掇自己,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村痞”,虽然进了城但永远改不掉的吊儿郎当劲儿……最为要命的是他口齿不清,一口贵州普通话难倒了无数操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英雄豪杰,在大家聚会时,总有人在他发表完宏篇大论或讲完一个段子自己狂笑不止之后问我:A君刚才讲的啥?就是这么一个从传统标准来衡量无论如何也不像记者的人,却在做着一个记者,并且因为某次批评性的采访获了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1.
今年十一月,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应邀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徐悲鸿艺术大展。展览盛况空前,据报道:这是历来画展从未有过的场面。悲鸿先生的画,悲鸿先生的品格,使他在谢世四十五年后还能赢得这么多人的怀念、尊敬。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前,我读《徐悲鸿的一生》这本传记,一下子就被徐悲鸿的“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等名言深深地吸引住了,而且对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一些近代知名画家也有了一些了解,更为欣喜和自我陶醉的是,自己也开始喜欢品读媒体上的一些书画作品并结交了一批书画界朋友。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人和做事,集中体现了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导干部如何做好人、做好事关键是努力做到"十要":一要老实做人;二要靠真本事服人;三要做一个清醒的人;四要在名利上不计得失;五要交知心朋友;六要严于律己;七要尊重人、爱护人;八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九要学会感动、善于感受、深知感谢;十要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我是谁     
这是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陈俊经常对自己的追问,也是他对属下官兵的提醒。“我是谁?”这几乎是他的一句口头禅。陈俊是那种善于思考,对自己和对他人一样较真的人。他那自问自答的认真态度和庄重神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谁还能不知道自己是谁吗?是的。人有时候真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倒不是指精神状态中的暂时空白或懵懂现象,而是人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表现出的角色错位或自我膨胀。如自以为是、忘乎所以、见利忘义等,从违背道义到办错事、坏事,以至于触犯法律。社会生活中,除了通过与法律规范人的行为外,主要是靠自律…  相似文献   

15.
人,是非常伟大的字眼。人,社会之主体,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应当把人当作人来尊重、来爱护、来关怀。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应是人文精神的精髓。人文精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元素。我国的人文教育亟需改进和加强,本刊与人民政协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组织“聚谭”,欢迎以下两类稿件:(一)人文拾忆:以人文精神对人立身行事的影响,显现人文教育的意义。可以以自己为例,也可以写他人;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散文。要求写得具体生动,不要空发议论。“仁者爱人”,“医者为仁术”,欢迎医卫界人士叙写从医的人文情怀、人文感悟、人文…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11)
正之前回家的时候,我发现身边不少人都不能理解我的工作。开始我还会解释,后来我就直接说自己是写字的。于是,有一部分人开始嘲讽我,还有些说我是被传销洗脑了。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儿。最令我惊讶的,是同一小区的发小。她已经结婚了,有房有车,孩子也已经三岁了。在她的眼中,人生就是安稳,就是老公和孩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她对我说:“你在北京又攒不了几个钱,以后买房子不还是要靠家里?不是给家里平添负担么?再说了,你又不是那种  相似文献   

17.
王涛 《中国保安》2004,(16):15-18
1995年3月,一个刚满20岁的小伙子离开家乡湖北麻城,来到深圳这个陌生的都市。从对保安工作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当上大队长、领导几百名保安队员。九年间,他用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奋斗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天地——他就是蛇口保安服务公司护卫三部副大队长汪先胜。汪先胜的成功让记者认识到了奋斗对于一个人事业的重要性。保安大队长,说他官小其实也不小,数百名保安员都等着他的命令,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说他官大却又不大,他上面有部门经理、总经理,但公司工作部署的上传下达却离不开他。确切地说,大队长就处在这样一个中间位置,如何做好工作,让领导和队员都满意,是汪先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渐渐地,他懂得了一个道理:要让对方尊重自己,必先尊重对方。工作中务求扎实,生活中简单为宜,成了汪先胜为人处事的准则。在和队员谈起汪队长时,科键中队刘志雄班长对记者这样说道:“汪队长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和队员的感情特别好,可他也有自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企业不景气,甚至亏损时期,如何准确把握这个原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坚持“尊重人”的原则,但不能百依百顺。 “尊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从心理学分析,人不仅需要一般的生理和心理满足,还要求人格的尊严与平等,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他们,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和慰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才能和献身精神。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职工的人格得到尊重,正当的意愿得到满足,就能有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上学期,我接手一个班级。第一次上课,我就发现了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斜着身子坐在那里,时而趴在桌子上,时而靠在墙上。仔细一看,他看人的眼神竟也是斜的。我提醒他要注意坐姿,他一开始很是惊讶,然后才不情愿地扭动了一下身子,可很快又故态复  相似文献   

20.
那时,我还不是一个警察,也从没想到过某一天要做一个警察,甚至潜意识里对警察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因为社会上耳闻目睹警察的不良现象已太多,对警察的印象也就始终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正像一位执著的孩子总是会说是别的小朋友欺负他,而他永远不会欺负别人一样。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惟一的可能是远离警察。   大学毕业前夕,系里组织跟一个学校搞联欢,我参加了一个小品《警察与小偷》的演出,我扮演节目中的警察。为了演出效果的逼真,我们特意从学校保卫处借了一套没有警衔的制服。平生第一次穿上制服,一番嬉戏后,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