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国家恢复资本主义制度,是西方反动势力一贯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情况的变化,西方反动势力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策略、手法也是不一样的.7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武装颠覆的办法,70年代以后主要采用和平演变的办法.因此,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挫败和平演变战略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世界上存在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就不仅存在,而且还是复杂和激烈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之前,资产阶级就千方百计地丑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围剿、镇压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时,他们又公开地进行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巩固和发展时,他们又采用“和平演变”的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渗透,以期达到颠覆社会主义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面临的现实危险“和平演变”是西方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经济的诱惑为手段,在社会主义国家培植其代理人和反动派,腐蚀人们的灵魂、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推行资本主义的社会模式,以和平的方式使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战略。西方资产阶级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手段是随着国际阶级斗争的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世界上第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的那一天起,资产阶级就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装干涉、颠覆破坏和渗透活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就构成了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从十月革命起到二次世界大战结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世界并不平静。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虽然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但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仍尖锐存在。去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动乱和暴乱,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最近事态的发展,一系列的严酷事实表明,国际垄断资产阶缓从来没有放弃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立场。认五十年代开始,西方反共势力,在试图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军事威胁和武力颠覆的一手受挫以后,改而实行的主要是“和平演变”的战略。在今天,“和平演变”的危险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已是社会主义各国面临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2007,(8):64-64,F0003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人本主义思潮的本质区别,警惕全面小康成果被“颠覆”,探索流域污染防治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尽管国际风云变幻莫测,西方政界要人更迭交替,但是把"和平演变"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软进攻策略,始终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既定方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进行剖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已经成为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共产主义命运的极其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从正面对抗到迂回进攻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面世的.当它由一种先进的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在列宁的故乡出现时,立即遭到国际帝国主义的疯狂围攻.此后,帝国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倚仗武力进行直接军事侵略,曾经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企图消灭社会主义的主要的一手.从本世纪初叶14个帝国主义国家对刚刚诞生的苏维  相似文献   

7.
一、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毛泽东同志反对和平演变思想与实践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此,自从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以来,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始终进行着殊死的较量。在较量中,帝国主义尤其是超级大国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武装干涉、军事遏制、孤立封锁与和平演变的反革命两手策略,企图实现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推翻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0)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着否定革命和戏说等突出表现,具有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动摇中华民族做人立国根基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的车轮已辗转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两种社会制度、两种价值观念的斗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格局。国际资产阶级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企图,在有的地区、领域不同程度地凑手。面对这种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有些人借改革、开放之机,发表各种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一些地方泛滥开来,部分青年学生受到影响和毒害,在自由和民主等一些问题上,有很多模糊和错误的观点,做了一些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实践证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至为重要的问题。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坚决和长期的斗争,才能保证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把我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重新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帝国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武器。用资产阶级自由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的一贯政策。  相似文献   

11.
近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市社科所联合召开西安市“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围绕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以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和平演变的性质问题。有同志提出,和平演变是指帝国主义利用经济,科技等优势,采取非军事的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改变其性质的颠覆活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告诫我们:“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对于这一点,全国各族人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条件下,我们确实应该认真研究如何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多年来,我国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严重局面,以致发生了去年春夏之交惊心动魄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在国际,由于帝国主义气焰嚣张的和平演变攻势和执政的共产党内机会主义思想的猖獗,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国际反动势力从内部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在一些地方已经得逞.这表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和曲折.这种情况引起一些同志的惶惑和迷惘.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忧心忡忡,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历史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进行改革是不行的,不改革就可能葬送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历史还表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被演变、被颠覆、被解体、被易帜的教训是大家都看到的。解决这样一个两难的矛盾,必须有一副清醒的头脑,保持清醒头脑的关键在于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是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著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问题上。一、社会主义要不要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明确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正在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党中央之所以要把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目前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这是由社会主义面临的形势和我们肩负的任务所决定的,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学习社会主义理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了有效地抵制和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渗透和颠覆活动,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理论.在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莫过于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战胜了千难万险,不断开拓前进.它所显示的伟大力量和创造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防御外部敌人的颠覆和侵略,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是一种传统的观点。我们认为,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今天,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作重新认识。 (一) 上述这种传统观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的论述,既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相联系,也没有把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职能的各种论述综合起来看,因此是不够完善的。的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特别突出强调资  相似文献   

17.
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极少数人,为了达到他们妄图推翻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罪恶目的,极力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歪曲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在他们眼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民主,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民主,只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有真正的民主。对于这种颠倒是非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谬论,必须予以揭露和批判。民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民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民主作为国家形态和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人类早  相似文献   

18.
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近年来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技术优势,通过网络渗透、造谣生事等手段,攻击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妄图从思想源头上对我中华民族拔"根"去"魂",彻底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武装思想,坚定"三个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意识形态发展,抢占网络空间制高点,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网络亚文化裹挟着"喧嚣与浮尘"弥漫于整个"线上""线下",试图消解、颠覆现代主流文化,塑造全新的价值体系,其对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造成不容忽视的挑战。直面现实,高校不能一味简单地对网络亚文化进行粗鲁、盲目的打压,而应当从改善教育民生需要、构筑网络阵地、畅通对话渠道、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逐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宗教渗透特征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渗透是境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破坏祖国统一,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渗透具有六方面显著特征: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活动国际性、手段多样性、组织秘密性、破坏严重性。认清这些特征有助于实际工作部门正确合理地处理宗教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