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雇佣共同犯罪可界分为纯正雇佣共同犯罪和不纯正雇佣共同犯罪。以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作为雇佣共同犯罪刑事责任根据分析雇佣共同犯罪刑事责任,可知,在纯正雇佣共同犯罪中,受雇人的刑事责任较重。在不纯正雇佣共同犯罪中,雇主具体犯罪参与行为可以是组织行为、构成要件性行为、辅助行为。在雇主不同的犯罪参与行为中,雇主与受雇人刑事责任轻重关系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 ,常常遇到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 ,虽然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法条规定也比较清晰 ,但司法实务中对几种常见的共同犯罪形态的刑事责任以及共犯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仍有一些分歧。本文就几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点。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责任规定共同犯罪是一常见的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共同犯罪中各犯的刑事责任承担 ,即定罪、量刑问题 ,法学理论界与司法界历来颇有争议 ,影响了法律的正确实施。 1 979年刑法典颁布后 ,关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刑事责任范围问题 ,理论界曾出现了三种观点 :…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中,以犯罪的数额大小为主要依据来确定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贪污罪、受贿罪,盗窃罪、诈骗罪,走私罪,投机倒把罪等等。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将这些犯罪简称为数额型犯罪,并就数额型犯罪中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4.
刑法对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与适用周其华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由于共同犯罪是多人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单个人犯罪要大得多,共同所负的刑事责任也大得多。对于共同犯罪的参与人,根据其在共同故意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王娟 《法制与社会》2010,(28):53-54
依照我国现行犯罪构成理论及共同犯罪理论对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者教唆或帮助未达相应法定年龄的人实施危害行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教唆者或帮助者对全部行为承担责任,这样的判罚处理有悖于罪行自负原则。本文从犯罪构成理论和司法实务入手,指出现行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在处理不同责任年龄共犯问题上的障碍,指出引入大陆法系三阶层犯罪成立理论,并辅以"限制从属性"来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王敬政 《中国司法》2007,(11):90-92
一、共同贪污犯罪成立的条件根据《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贪污犯罪是指两个以上具备贪污罪主体资格的人,利用职务便利或者具备贪污罪主体资格的人与不具备贪污罪主体资格的人利用具备贪污罪主体资格的人的职务便利,而共同故意实施贪污行为的犯罪。  相似文献   

7.
共同犯罪是刑事犯罪中比较复杂的一类犯罪,对共同犯罪的辩护无疑也比对单个人犯罪的辩护要复杂得多。为了正确地履行律师的辩护职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使共同犯罪各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律师在辩护时应注意妥善处理各种诉讼关系,其中又尤以与同案其他被告人和其他被告人的辩护人的关系最为微妙。这里,笔者仅就辩护律师在处理这类关系时所遇到的几个问题发表几点看法。一、关于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辩护人能否与同案其他被告人的辩护人协调辩护观点的问题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是指二人以…  相似文献   

8.
关于共同犯罪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犯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形态,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较之单独犯罪而言,共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更为严重,共同犯罪人彼此鼓气,共同谋划,相互分工,相互配合,其社会危害性远远超过数个单独犯罪人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简单相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  相似文献   

9.
数额型共同犯罪中共犯刑事责任的分担是个立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84年《关于当前办理集团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二个问题,对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具体分担,提出“首要分子应对核集团经过预谋、有共同故意的全部罪行负责.集团的其他成员,应按其地位和作用,分别对其参与实施的具体罪行负责.”就数额型共同犯罪来说,各共同犯罪人均应对其参与总数额负责.1988年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补充规定”),分别在第4条第2款和第2条第  相似文献   

10.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犯罪是我国反腐倡廉斗争的打击重点,而贪污犯罪在大案要案中又常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本文从贪污共同犯罪的概念、表现形式、定罪依据以及贪污共同犯罪中的贪污数额认定等方面着手,对贪污共同犯罪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捷  姚军 《人民司法》2013,(8):64-66
【裁判要旨】已达刑事责任年龄人帮助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人作案,在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人已具备相应规范意识且主导犯罪的情况下,已达刑事责任年龄人不构成间接实行犯,应对其按照共同犯罪的帮助犯论处。刑事责任年龄不应作为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案号一审:(2012)金刑二初字第0105号【案情】公诉机关: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陆晓华。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们在办案中碰到了这样一个案例。王某在盗窃一辆价值12万元的摩托车时,正好同厂工友关某路过,王某遂叫关某帮助望风,关某术推辞,并照王某的吩咐在附近望风,王某将摩托车顺利偷到手。案发后,经司法精神病鉴定,案发当时王某正处于精神病状态,依照刑法木负刑事责任。在审查起诉中,对本案是否属共同犯罪争议很大。一种意见认为不应认定为共同犯罪,因为共同犯罪要求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每一个行为人都具有犯罪主体资格。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王某在盗窃行为中居主要地位,关某仅对盗窃行为起次要、辅助的作用,盗窃行为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共同犯罪及其刑事责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刑法上,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不同的统治阶级的刑法,在确定共同犯罪的范围和刑事责任方面,明显地反应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早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的《黄金诏书》上,即有:“应以同样严峻之程度施于彼等(指叛逆者)之党徒、同谋与协助者及诸人之子女.”的规定.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刑法,对于和所谓犯罪人有亲属关系的人,也以共犯身份使其负刑事责任.中国历代封建刑法都有株连无辜亲属的规定,实际上是将被株连者以共犯身份论处.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刑法,在关于对共犯  相似文献   

14.
对刑法规定的“精神病人”的理解 我国刑法第十五条所规定的“精神病人”,并非仅限于医学上某些特殊类型的精神病人,而是泛指医学上的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凡是能使患者在行为当时的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受损的各种精神疾病,不论是慢性的或者暂时性的,先天的或者后天的,器质性的或者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现代共同犯罪基础概念为框架,以条文的内在逻辑为切入点对秦代共同犯罪问题进行解析。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一,秦代共同犯罪的形式;其二,秦代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其三,秦代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本文主要的逻辑顺序:秦代主、从犯同刑,不从实质上区分主、从犯,一般共盗处罚等同于单独盗窃。旁线引申论述身份犯的共盗以及群盗的形式与处罚。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有些犯罪的犯罪主体是由特殊身份的主体构成的,刑法理论上将其称为身份犯,而刑法总则却没有对"身份"的含义作界定,刑法理论对"身份"概念、分类也有不同观点,当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时,如何定罪,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刑法分则、司法解释对贪污罪、徇私枉法罪等个别犯罪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缺乏全局性,司法解释本身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实践中对于共犯中身份问题的处理很不统一,本文从身份、共同犯罪、司法实践着手对共同犯罪身份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
交通肇事罪是否存在共同犯罪情况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从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分析了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的条件,并对交通肇事罪成立共犯的几种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忠民 《河北法学》2004,22(7):106-108
刑事责任分类问题是刑事责任问题的"枝叶",对它的认识有助于对刑事责任的把握。思考中国本土文化,挖掘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激扬刑事责任生命的催化剂。单(前、后)足刑事责任与双足刑事责任的分类是以犯罪行为人涉足犯罪行为的"深浅"为标准所作的程度类别分类。这种程度类别分式在立法上是得到表现的,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张雪婧 《法制与社会》2011,(27):247-248
过失共同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在理论上一直争论不休,形成了多派不同的观点。我国刑法学界以前的通说基于共同过失犯罪之间既无共同犯罪所需的意思联络,也无共同犯罪的分工的理论倾向于否定共同过失犯罪,但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通说无法解决实务中的难题,并提出多种理论加以论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00年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是对此问题的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是我国目前关于过失共同犯罪成立的一个重要的法律例证。  相似文献   

20.
李兵  刘东  姜传伟 《法制与社会》2010,(30):12-13,15
司法实践中,关于共同犯罪中的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实行行为以及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或者说是模糊认识。本文拟通过案例研讨的形式,对有关问题进行澄清,以减少司法实践中的不当判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