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耀洁的行动感动了世人,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世界的荣誉。“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田。”———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十大年度人物”颁奖词“知识是艾滋病的最佳疫苗。在中国河南,就有一位倾尽心血义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人,她的故事跌宕起伏,她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霍尔克里(第55届联大主席)“感…  相似文献   

2.
她是中国首位国家卫生组织设立的“健康与人权”奖的获得者,她是最早揭开河南“艾滋病村”之谜并勇敢地说出真话的“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十三年来她一直为中国艾滋病人奔走呼吁,被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称誉为“独自在中国农村从事艾滋病预防宣传的女性活动家”。晚年她却远赴重洋,住进了纽约附近的一家临时寓所里。  相似文献   

3.
喻尘 《创造》2008,(12):64-64
她择善固执,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她只是一位医生,却要疗治社会的重病。她大爱至诚,决不妥协。她以老迈之躯,立于谎言与欺骗的洪流。揭开中国艾滋病肆虐的内幕,令遮蔽和欺瞒者发抖。对诚实有信仰,对真相存执着,她以一人孤微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走向。她对历史说出真相,也为时代留下精神。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我曾经帮过一个法国人,她装扮成维吾尔族姑娘,冒险到我们中原内地的一个艾滋病村里去“看看”。自她看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艾滋病不断挑战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如果在“艾滋病”后加上一个后缀词“重刑犯”,相信人们头脑会自动搜索出一帧帧关于监狱的可怖画面。1月30日,本社记者前往广东高明监狱第十六监区采访。听说这里关押着100余名艾滋病重刑犯,刑期均为15年以上;其中死刑19人、无期徒刑29人。对于体质稍差的服刑人员来说,刑期比余下的生命还要长。  相似文献   

6.
路易 《人权》2006,(2):41-43
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57号国务院令,公布《艾滋病防治条例》(下称《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4条,分“总则”、“宣传教育”、“预防与控制”、“治疗与救助”、“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7章。《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防治艾滋病的责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我国艾滋病防治步入法制轨道。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艾滋病性病组组长魏瓦特认为,《条例》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重大承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代表雷若舟认为,《条例》是中国政府“防艾”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表明政府将把艾滋病防治作为更重要的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7.
白旭  徐纯子 《人权》2006,5(5):24-26
夏淑清曾经想过自杀。但是在她检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3年以后,她笑着说,感谢政府的帮助,她家现在的年收入翻了一番。“我又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42岁的夏淑清说。夏淑清家住吉林省吉林市搜登站镇。像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她也曾认为艾滋病是只有“坏人才得的病”,直到2002年6月,  相似文献   

8.
在济南市槐荫区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年”活动走访中,76岁的朱兰英老人激动地说:“她就像亲闺女一样帮着俺。”盲人韩义珍感激地说:“她像大姐似地帮着我。”她,就是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纬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吴连荣。在近十年的居委会工作中,吴主任扎根社区,心系居民,履职尽责,有关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在社区居民中传诵着。  相似文献   

9.
建设完善的防御体系 “我们目前采用的监测方法是美国 推荐的,就我所知,目前国内外还很少 有人使用这种方法。”马晓燕说,她是 北京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项目的研究 员,也是北京市中美合作防治艾滋病项 目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根据2004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的 协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国开 展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期为5年, 美方将投入1500万美元的资金。双方 商定的主要合作领域包括: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4,(1):71-76
从1981年美国诊断出全球首例艾滋病起,短短20多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6000多万人,其中2000多万人的生命被夺走中国内地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目前,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累计为100万人,并且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世纪瘟疫”?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北京地坛医院,与3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这感人的一幕体现了中国政府防治艾滋病的决心和信心。“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这正是2003年艾滋病日的主题。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专题资料,帮助读者了解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以及有关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褚众 《协商论坛》2013,(9):51-51
她用无边的大爱温暖着弱势群体,先后无偿资助43名贫困学生,收留6位流浪孤寡老人,而今,他们部叫她“妈”和“亲闺女”:当地人都盛赞她是山乡“慈善大使”:她就是南召县优秀政协委员、夕阳红老人公寓理事长李伟。  相似文献   

12.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的话题没有因为我们的关注变得轻松,相反,却一天比一天沉 重。 艾滋病出现至今不过20多年,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艾滋病正 威胁着全球人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妇女的健康生存。在非洲,它的 流行使得数十年来在妇女儿童保健方面取得的成绩毁于一旦。面对艾滋病 魔的肆意蔓延,人类在苦苦寻找治愈途径的同时,也许能做得最好的就是 预防。这是世界艾滋病日一贯宣传的主题,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名胆识过人的狱警,因出色的功绩曾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她是一个智勇无比的妻子,曾支撑丈夫与60多名艾滋病犯“零距离”接触了1800个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4.
事件     
3000官员党校接受防艾培训。“虽然我们未能直接影响政府决策,但针对官员群体的艾滋病知识培训让一些官员的防艾理念发生了变化。”五年前,中央党校教授靳薇以“防艾政策培训研讨”的形式,开始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省部级官员讲授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培训课程。在她和同事的推动下,从去年9月到今年10月下旬,中央党校的艾滋病防治培训课向全国推展,目前共有22所省市级党校开设艾滋防治培训班,约3000多名市、县级官员在各级党校接受了防治艾滋病知识、政策、策略等方面的培训。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表示,党校开展防治艾滋病培训课程,“目的在于让各…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本来人生就已多舛的普通的共产党员,将一位年迈多病的孤寡老人接到家里奉为“老母”。1992年,她又到敬老院赡养照护34位五保老人。18年来,她用双肩担起一个“孝”字。5000多个日日夜夜,她视老人如“亲爹娘”,以儿女般的真情关心呵护着老人,始终如一。 长相平平常常,衣着平平常常,初见这位女青年,就能从她身上看出农家妇女那般厚道劲儿,朴实劲儿。走在街上,人们是很难把她与周围的人区分开来。而一提她的名字——范素云,在张集、在虞城乃至在商丘知道她的人都会说一句:“她是个好人!” 18年来,范索云这位离…  相似文献   

16.
她叫廖彩梅,“残友”的朋友们无论年龄大小,全亲切地称她“廖姐”。她原本是全职太太,过着看看小说,弹弹钢琴,相夫教子的悠闲生活。而今,她不只是人们想象中的志愿者,也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志愿者,她十多年坚持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7.
当你用Internet搜索有关AIDS的信息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条一定是“绝症”、“传染性”等。这也正是为什么至今为止人们对艾滋病仍旧毛骨悚然的原因。既然是“绝症”,那么时下捍卫生命的主要手段就当然是预防其传播。稍有常识的民众会十分清楚地说出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性、血液、母婴。因此,从医学上“对症下药”的原理,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切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我们被传染的几率就小。以巴西为例,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控,防止输血造成艾滋病传播,使艾滋病在巴西得到有效控制。但问题是这种控制措施中存在一个…  相似文献   

18.
周自进 《世纪行》2009,(8):42-43
提起“猫王”,人们立刻会想起美国著名摇滚歌星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然而。在武汉武昌区也居住着一位“猫王”,她就是以画猫而闻名的“东方猫王”——张亚丽。  相似文献   

19.
图片库     
《中国妇运》2005,(6):39-39
为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常州市妇联和卫生局共同启动防治艾滋病“123”教育培训项目,并进行了首期“巾帼红丝带”骨干培训。该项目的目标是: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对全市街道(社区)、乡(镇)、村妇女骨干、巾帼志愿者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培养1干名富有爱心、责任感、热心公益的培训“巾帼红丝带”骨干,成为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带头人。在2万户家庭开展“读《莫愁》,共抗艾滋”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20.
陆华 《当代广西》2007,(13):41-41
在南宁海关缉私队伍中,有这么一位巾帼英雄,从事海关缉私工作21年来,坚守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念,热爱本职工作,严以律己,并于今年3月获得了“全国巾帽建功标兵”称号。她就是南宁海关缉私局办公室主任许冰。她以无限的忠诚始终在反走私反腐败的风口浪尖上恪守和践行着对这份特殊职业的职责和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