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华 《党史文苑》2006,3(3):49-50,70
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多次集体学习,对"什么是和谐社会,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认为,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应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线,以学习型社会作为重要载体,着力探索和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行为规范、运筹得当、共享公平原则、以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华 《探索》2005,(1):25-28
本文在述评十六大以来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十六大提出的五大能力建设的要求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政治局集体学习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从一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07,(4):1-1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3日下午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实施物权法,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把握并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重点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二者的关系,以便在工作实践中不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社会立法是指工业革命以后基于保护劳工开始而发展、促进一般社会福利与社会安全的立法。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立法与经济立法相比严重滞后,因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因此,完善社会立法以维护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就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之必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所描绘的“真实的集体“具有真正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个人控制自己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体与“真实的集体“有本质的区别.朝着“真实的集体“的方向努力,有利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开展有组织的集体学习,是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建设好学习型党组织的需要。不少党组织都知道需要开展集体学习,也在组织集体学习,但是对于有组织的集体学习有哪些功能,怎样发挥好这些功能,认识并不十分明确。这往往影响了集体学习的效果,虽然时间花费不少,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这里分8个方面谈谈有组织集体学习的功能,期望对搞好这项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次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的理论概念,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又一次理论创新,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它们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肖长富  高宝柱 《探索》2006,(3):10-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提是建立起在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关键是确立健全有效的社会调节机制,使矛盾能够及时得到正确处理;核心是建立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格局,努力塑造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在政治、精神、道德各个层面都得到发展的自身全面和谐的人;基础是确立人与自然自觉统一和谐相处的文明生态关系,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党和国家将民生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9周年纪念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刚刚在党的十六大当选为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这一天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此后八年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已有66  相似文献   

13.
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除了传统体制和发展模式累积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在实践中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借鉴不同的经验,西方理论界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尊重创造性、鼓励多元化的思维风格、倡导对世界的关心爱护等思想,能够启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全民创造、有序竞争;理顺情绪、畅通民意;提倡节约、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6.
刘军 《广东党史》2010,(2):55-56
<正>一、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友善关心、体谅包容等关系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更是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党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盱衡全球,在国内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能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对以往旧的社会形态和各种理论与思潮的客观分析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他们的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个新思想、新课题,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思维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根本转变,标志着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深刻转变,对于我们构建社会和谐的新合川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制度建设,强化以人民为本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两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前者是后者的根本指导思想,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指向,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基本要求上,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去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