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3年6月17日上午8时许,莫斯科列宁大街外国人公寓大楼旁的通道上,发现了一具死尸。12层的一扇玻璃窗敞开着,似乎此人是跳楼自杀。 紧接着,一辆救护车鸣笛疾驶而来。警方封锁了现场,救护人员很快将尸体搬上车。不久,苏联官方公布调查结果:死者丹尼斯·斯金纳,54岁,英国米兰银行驻莫斯科办事处首席代表。  相似文献   

2.
8小时数字式微型录音机 这种数字式录音机,设有走带装置和磁带盒,采用最新式半导体技术制成,是专门为监听电话谈话而设计的。它体积小巧,因此可放在衣服口袋中进行窃听或在商业谈判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3日,一名叫山姆·罗斯菲尔德的英国军方情报机关的前特工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英国首相布莱尔和英国政府,称自己曾受英军方情报机构派遣,到北爱尔兰军事组织爱尔兰共和军(IRA)卧底。这一秘密派遣计划“使他面临生命危险”。为此,他向布莱尔政府索赔15万英镑,向英国国防部索赔35万英镑。罗斯菲  相似文献   

4.
5.
6.
它非常巧妙地将一个微型的具有3倍放大率的摄像机伪装在小汽车的天线中,其镜头为12-75毫米变焦镜头。可在远距离遥控该系统,通过变焦调整可看到从车到整个街区的情景。它拍摄的图象发射出来后,可在远距离处接收。  相似文献   

7.
8.
2002年7月19日,世界上最大的间谍博物馆开馆接待参观者。 国际间谍博物馆位于华盛顿F街800号,恰好与联邦调查局(FBI)相毗邻。整个博物馆由5座建筑组成,占据了华盛顿市中心整整一个街区的位置,总面积达5400平方米。从外观看,由灰色的方砖块砌成的博物馆颇具怀旧色彩。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通讯》2001,(6):32-33
全盛时期的前苏联间谍情报机构——克格勃,规模达几十万人,今世界上其他情报机构望尘莫及。克格勃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俄国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0.
间谍似乎很神秘,往往难识庐山真面目。而实际上,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有时只因为小小的一丝破绽,就会使面纱跌落,间谍的把戏就此收场。从国际间谍斗争中披露的一些事例看,破绽往往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显露的。  相似文献   

11.
智测间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攻入比利时。一天,一支部队抓住一个行迹可疑的人,他们怀疑是德国间谍,可是没有什么证据,无法最后确定。这个嫌疑犯被送到当时著名的反间谍专家荷兰人奥莱斯特·平托上校那里等待审判。平托上校向嫌疑犯提出一系列问题,那人均对答如  相似文献   

12.
好莱坞知名制片人阿尔侬·米勒汉终于亲口证实了坊间流传多年的说法——他是间谍。  相似文献   

13.
罗屿 《小康》2009,(9):56-59
作家海明威最近被人爆出是个“不合格双料间谍”。与海明威不同,有几位作家却能同时蜚声文坛与谍海。  相似文献   

14.
在拉丁美洲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间谍首脑像弗拉迪米罗·蒙特西诺斯这样曾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也没有谁像他那样由于自己行贿反对党议员的录像带丑闻被曝光,而给本国的政坛带来如此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5.
甲在20世纪50年代至1962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颗间谋卫星“科罗纳”。洲翻口困肠目阶砚妇峨困.后目肠口血lq片7.年.10日箭父百蓉去J干了确乎夕乏卜艺一类币人4会抽千炎p军的限制,为情报搜集工作打开了新天地,此后, V 1 962年“科罗纳”间谋卫星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标志着情报搜集工作进入了i卜在,匕后的’l年里,‘“科罗纳一间裂!卫星在情寸民搜集方启l发挥了巨大_的作用!图为’”7尸年_5_’l’‘科罗’内_护摄的有l苏联红场的卫星只乡片33间谍档案(十八) 隐秘的太空间谍@李新…  相似文献   

16.
间谍犯罪知情不举,究其实质,是一种妨碍刑事侦查工作的行为.从国家安全工作实践考虑,应当在立法上,通过采取完善奖励机制引导知情即举,加大对检举者的法律保护,扩大知情不举行为处罚范围等措施,尽量排除或减少这类妨碍行为.  相似文献   

17.
提起空中间谍,人们肯定会想起U—2飞机等各种间谍飞行器以及它们的驾驶者们。其实,世界情报史上资格最老的空中间谍是翱翔在蓝天中的鸟类。 根据《圣经》记载,上古时期,有一次洪水泛滥,即将毁灭人类。有一个叫诺亚的心底善良的人,建造了一艘很庞大的方舟,让其全家8口人躲在上面,还把大象等飞禽走兽都接纳到方舟里。洪水泛滥了整整一年,诺亚的方舟也在汹涌的波涛中漂流了一年。为了探知洪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已50岁出头的勒曼是德国人。他把在野外窃取世界最新的汽车机密作为人生的事业追求。他的绝招是:能在汽车厂家进行新车实地驾驶实验时,抢先赶到试车厂家认为最安全、最保密的地点,伪装隐蔽起来,伺机行动。一次,他成功地拍摄到了一幅当时世界汽车界广为关注却又一无所知的改良型“福斯”金电车的照片,引起世界汽车界的轰动,使他成了许多汽车企业大伤脑筋的人。一些吃过苦头的大汽车公司对勒曼恨之入骨,绞尽脑汁与他展开了一场间谍与反间谍战。著名的奥迪汽车公司就曾与勒曼交手,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生死之战。那一次,勒曼获得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保罗·洛斯伯德(1896~1963年),奥地利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英国情报机关招募,潜伏在德国,代号“秃鹰”,公开身份是德国斯普林格韦拉格出版公司的科学顾问。并以此身份为掩护,巧妙地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以德国科学家和军队技术人员为主的社交网。  相似文献   

20.
2002年8月19日,前苏联著名的军事情报机关总参谋部情报局(格鲁乌)的百岁间谍鲍里斯·古久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首次披露了东西方间谍史上的两起重大事件的内幕,破解了长期遗留的两个谜团。此前,古久刚刚度过他的百岁寿辰。鲍里斯1923年加入格鲁鸟,直至前苏联解体,为苏联的情报事业服务数十年,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目前尚活在世上的最老的一名苏联特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