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兰陵县芦柞镇以人才工作为抓手,依托镇内农业项目,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进,搭建人才汇集平台,以乡村人才振兴加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项目搭台,构建人才汇集"强磁场"。去年5月份,芦柞镇圩子村"千亩菊花种植园"项目开工建设,一期投资3600万元、占地1000亩,主要建设联排智能温室大棚,主营  相似文献   

2.
正铜仁市万山区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和产业富民各项工作,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田坝,现在成了铜仁市最具现代化的蔬菜种植观光博览园。"在万山区高楼坪乡大树林村,九丰农业副总经理王守明指着成片的标准化蔬菜大棚说。2015年5月,万山从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引进九丰农业博览园项目,投资5亿元,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文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智能育苗大棚、智能观光大棚、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在赫章县六曲河镇河边社区,3个特别的大棚内,嫩绿的葡萄幼苗长势良好。"这个大棚和你以前看到的可不一样,它是智能物联网温室大棚,科技含量高着哩!"贵州天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翟龙说。2018年5月,翟龙和朋友来到赫章县考察,发现河边社区及大田社区的土壤适合葡萄种植,于是在这里投资建设了集葡萄生产、红酒酿造、观光旅游、科教研发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葡萄主题乐园。  相似文献   

4.
李富  孙贵君 《实践》2011,(3):32-32
走进元宝山镇木头沟村,设施农业“花开正茂”,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漂亮,全村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了5000亩,村民通过扣棚种菜,“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目前每个暖棚平均收入1万元以上,每个冷棚的收入也达到7000余元,一栋栋温室大棚成了农民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5.
走进呼玛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温室大棚,迎面扑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果蔬香气,各种水果、蔬菜焕发出蓬勃生机. "寒地太阳能相变蓄热保温温室,是由县政府投资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温室大棚,冬季不用任何加温措施就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李红梅平静地介绍着,眼中闪耀着自豪的光芒. 作为呼玛县农技推广的"领头雁",李红梅常年奔走在温室大棚、田间地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平凡的岗位上服务"三农"工作,一张张满载致富梦想的农技蓝图正在她的努力下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6.
<正>11月23日,在农二师二十九团一连197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区,拉蔬菜的车辆排成了长队,客商们在各个温室大棚来回穿梭,抢购蔬菜。在职工张华的温室大棚外,只见一箱箱、一筐筐装好的辣椒、生菜堆放了一地,正待装车外运。走进张华的温室大棚,张华一边给自家大棚里的西瓜藤喷施微肥,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由于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没有使用过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国家禁用农  相似文献   

7.
"如今咱们冬闲可有事做了,到培训室里看看科技光碟,学学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技术知识,真好!"说起科技光碟,农七师一二八团干南屯的农工们便喜上眉梢。干南屯是该团发展大棚经济较好的一个中型农业连队,平均每家每户都有1-2个大棚。2004年,该团积极响应师党委实施"万户万亩大棚"富民工程的号召,投资150多万元建起了72座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大棚完工后,农工们很快就在自己承包的大棚内种上了芹菜、辣椒、西红柿、油麦菜等各种反季节蔬菜。但由于以前干南  相似文献   

8.
建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讲礼村的温室大棚房颇为特殊:大棚面积208平方米,可以用来种农作物,但在168平方米的温室里面,可以盖3间小房,房前还有小小的庭院。租大棚的人也不是附近的农民,都是在北京工作的城里人。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近年来,一师十团通过加大种植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引导职工发展特色经济种植,想方设法支持帮助职工多渠道增收。十团苗木基地职工张跃丽承包1个温室大棚,面积0.9亩,种植油桃。去年5月他种植的大棚油桃上市,批发价每公斤30元以上,1个棚产油桃2000公斤,卖了6万多元。苗木基地职工吕银花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新果品的优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开鲁县麦新镇双合兴村党支部通过科学设岗,合理定岗,党员践诺,全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党员双带作用明显增强,蛋鸡饲养、红干椒种植、温室大棚等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面积得以大面积推广,双合兴村成为远近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笔者走进农三师四十一团二连城郊设施园艺农业基地,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日光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这些日光温室大棚是广东总工会出资100万元,对口援助四十一团建设的富民发展项目。四十一团二连城郊设施园艺农业基地是广东省总工会今年援助  相似文献   

12.
六月的宁河,大地吐绿,万物繁茂,生机勃勃。记者和宁河县委组织部的同志来到了芦台镇薄后村运河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采访,远远望去,占地1500亩的温室大棚一眼望不到边,一面鲜艳的党旗分外引人注目。走进一座大棚,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手中托着一株农作物幼苗,正在向周围的人认真讲解。大伙儿听得全神贯注,不少人还不停地在本子上做记录。镇里的同志介绍说,这是薄后村党支部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请来的高级农艺师在为村里的党员讲解温室蔬菜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4月中旬的一天,在二十九团一连147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区,拉菜的车辆排成了长队。走进张华的温室大棚,张华一边给自家大棚里的西瓜藤苗喷施微肥,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由于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生产出的蔬菜不出大棚就全部被乌鲁木齐等地客商订购。"  相似文献   

14.
今年41岁的徐玲是四师六十一团农九连的一名普通女工,近几年她和丈夫王旨斌一起种植了11座温室大棚和10亩果园,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科技致富女能人. 2003年徐玲夫妇承包了10亩果园,他们深知科技是致富能"金钥匙",于是夫妻俩年年都积极参加团、连举办的科技培训,迹多次到周边的兄弟团场观摩、学习,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果园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2006年,徐玲在果树行里套栽了四季草莓,在她的精打细算和精心管理下,果园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 2010年对于徐玲来说,是富有挑战的一年.六十一团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承包温室大棚.徐玲的心动了,立即和丈夫商量抓住这次机会,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承包11个大棚,向种植大棚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 ,新浦县升格为区之后 ,沪郊十分之七的县已完成向小型城市转型。不久的将来 ,上海全部郊区将都完成转型 ,那时 ,上海将只有“城郊农民” ,而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从产业布局看 ,上海制造业中心已转向郊区。上海的居住结构、生活结构、社区结构和消费品市场结构等也向郊区调整。从郊区的传统主体农业看 ,上海提出都市型农业将不再局限于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有限的农业产品 ,而要发展面向全国的种子、温室、农业生物工程等农业服务体系 ,以及农业技术、资本跨地域配置功能上海将率先消失“农民”@成元  相似文献   

16.
正由种玉米到种蔬菜,再到建起温室大棚,改种草莓、大樱桃,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在村"两委"带领下,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农业研学等新业态,走上了特色种植的增收致富路。将荒山及闲置土地盘活,用于开发莲花山景区,让资源变资产,又借助莲花山景区的发展,在旅游产业链上做文章,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2018年以来,通过产业融合,大贵口村累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农二师二十九团职工马淑惠,从事大棚种植蔬菜已5年,每年为购买肥料发愁,去年马淑惠在温室大棚里盖了座占地150平米的猪圈,饲养了50余头小猪,不但解决了温室蔬菜  相似文献   

18.
(一)择优选项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先决条件。开发项目的选择关系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成败得失。项目选得准、选得好,就能给项目区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从事农业综合开发,一定要注意开发项目的选定,把项目选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环节来抓。要优先考虑具有高起点、引导型和示范性的项目,并以此带动项目区的整体开发;要优先考虑有利于综合配套、联合或合作,容易形成规模、基础和产业的项目,以此吸纳各方资金的投入,解决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业开发的综合效益;要优先考虑有利于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稳产田建…  相似文献   

19.
<正>农二师二十九团职工马淑惠,从事大棚种植蔬菜已4年,每年为购买肥料发愁。去年马淑惠在温室大棚里盖了座占地150平方米的猪圈,饲养了50余头小猪,不但解决了温室蔬菜的肥料问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走在温室大棚成排的乡野田间,望着不远处热闹的蚕桑基地,我由衷地感叹脚下这片土地发生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致力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并以大踏步的姿态继续向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利化昂首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