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张载(1020~1077)字子厚,陕西人。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气本论之大成者来评价。之所以说张载是中国气本论之大成者,是因为他继承、吸取了中国历史上丰富的气哲学思想。 在中国哲学中, “气”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气”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其发展、演变的历程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2.
朝鲜朝前期重要的性理学者花潭通过对自然现象中的气的解释与分析,在韩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气一元论哲学思想体系。他在韩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相当于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以栗谷为代表的主气派,而且对朝鲜朝后期形成的实学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敬德作为16世纪朝鲜理学思想的核心人物,对朝鲜后世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大多收录在《花潭集》中。《花潭集》中收录的诗歌有78首,这为数不多的诗作成为他理学精神得以展现的艺术载体。他的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传达他理学观念的,这使得他的诗作具有了很强的哲理性。而且作为一个理学家,徐敬德执着追求"至理"的精神也化身为他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深深地渗透到他的诗作中,使他的诗歌能够寓理于情、借景达意。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思想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哲学的发端。他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大实在,新陈代谢是天演之公理,矛盾具有对抗与调和两种相反的性质.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是中国近代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人,他是新文化运动中最注重众庶的...  相似文献   

5.
卞崇道先生是中国日本哲学思想研究领域中“过渡时代的领军人物”,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日本哲学思想史学科基础的坚定夯实者、高层次中日哲学思想研究学术交流事业的杰出组织者和胸怀全局并及时总结学科发展、关心青年一代成长的循循善诱的引领者,卞先生在当代中国日本哲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关群德 《法国研究》2002,(1):102-107
作为哲学家的梅洛 庞蒂在哲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虽然他自称其哲学思想许多来自胡塞尔的启示 ,但是他对胡塞尔的理解对许多人来说却是一个故意的误解 ,也许胡塞尔本人也会这么认为。作为萨特的同事和朋友 ,他的哲学常常和萨特的哲学被认作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 ,然而 ,他在不同的地方或明或暗地批评了萨特的哲学观点。在其一生中 ,他对哲学的看法也有许多改变。前期他的哲学思想以《知觉现象学》一书为标志。按照一些人的看法 ,这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 ,甚至也许是可以改变西方思想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此书中 ,他大量引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7.
有关笛卡尔,伽桑狄和孔德在科学哲学方面有作的贡献已有多篇文章论述,特别是孔德是科学哲学上奠基性的工作为人们所公认。但本世纪以来,法国科学哲学界情况怎样;却鲜有文章涉及,中文读者更是对本世纪以来法国的科学哲学思想知之甚少。其  相似文献   

8.
笛卡尔与于连,跨越整整三百年的两位法国哲学家,怀着共同的梦想,游历在各地:一个在欧洲,另一个在世界。他们都拥有摆脱成见、重建哲学的雄心壮志,却因为不同的“世界”际遇而在哲学打上了各自的烙印:笛卡尔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要达到的目标(重建哲学观念);它提供了实现该目标的途径(质疑意见,追求真理);它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哲学问题(以一种哲学原理的方式进行);另外,笛卡尔的方法并未考虑到问题面前的危险和障碍(哲学自身的成见)。于连通过在“汉学-哲学”之间的转换进入漫长的迂回策略之中:于连的策略贯穿在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中,在此过程中,并未设定任何终极的目标或目的,因为后者都是作为过程展开的结果而存在的;策略依据的是“势和时”,因此,不会幻想一劳永逸地去“解决”哲学的全部问题;策略考虑到哲学问题面前的危险和障碍,然而这些危险和障碍恰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动力: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化解问题。然而,这两位哲学家在清楚、明白地表达他们各自哲学观点的同时却又极易受人误解。这究竟为什么呢?它对今天的我们,尤其在中西思想比较领域,又有什么启发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索雷蒙·阿隆国际关系学说的哲学基础,认为这个基础就是他的历史哲学。阿隆主张民族国家是国际社会最主要行为体;认为大国相对实力的此消彼长是国际社会难以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他不推崇实证主义方法论,提倡历史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伦理领域是个道德怀疑论者。这些观点都可以从他的历史哲学中推导出。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韩国 16世纪思想家栗谷李珥哲学思想研究的专著《立言垂教———李珥哲学精神》 ,于 2 0 0 3年 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作者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张敏博士。1997年 12月由韩国大宇学术财团支援 ,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李退溪思想研究》 ,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撰写的有关韩国思想家的专著。在韩国哲学思想史上 ,李退溪与李栗谷被称誉为“双臂双峰” ,均为韩国最有名的思想家。在中韩建交十周年前后 ,由中国学者研究撰写的两位韩国哲学大家的专著先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关于威廉·冯·洪堡语言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对洪堡语言观的某些错误解读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明了洪堡语言哲学的研究方向,即进一步关注洪堡关于语言起源问题以及语言和思维的社会性观点,了解洪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其语言学著述的译介和研究以深入解读和分析其语言哲学思想,研究洪堡语言哲学对文化分析语言学的哲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以载道,知以藏往──《韩国哲学史》下卷述评乔亚哲学史则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智慧和意识的镜子,映照出其心态和思想积淀及其演变轨迹。韩国哲学会本着弘扬民族传统,繁荣学术研究,开掘民族哲学思想的宝库,组织了数十位海内外学者,历时13年,完成了三卷本《韩国哲学...  相似文献   

13.
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哲学的杰出代表,是这一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百科全书派分散的哲学思想加以系统化、形成为一个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我们知道:大凡一个哲学体系都必定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各种学说都可以用这种原则来加以说明。那么霍尔巴赫哲学体系的基石,他  相似文献   

14.
亚洲的政治哲学金弘明随着韩中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之间思想的和哲学的交流成果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新课题,在政治哲学领域已经形成了新的起点。从现代意义上讲,亚洲有没有政治哲学?或者说,未来的政治哲学在亚洲的可能性如何?根本的问题是,政治哲学果真能够表现出亚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为研究对象,指出作者在语言问题上的观点:语言源自激情而非需要,并在由眼及耳,由声到字的过程中日益偏离人的自然状态,在增补中不断异化。这种独特的语言观一方面契合了卢梭的哲学观点,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语言学层面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值得商榷之处。介绍并评价卢梭的语言观,有利于全面领会卢梭的哲学思想,进而正确评价卢梭及其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所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写于1886年,距今已整整130年了。书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对其哲学先驱——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杰出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了系统的论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17.
法国当代著名的评论家让·玛丽·道莫纳克(JeanMariaDe.menacn)针对哲学的价值和影响说过一句十分耐人寻思的话:“当一些观念被宣扬而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它们所占领的地盘是表面的。”与此相反,一种哲学思想,只有经受各方风雨,才会促进人们对它进行更深、更广的思考,从而使之牢固地占领其更大的“地盘”。让一保尔·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的存在主义(包括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从开始为人所知时起,便一直引来种种论争,承受着各式各样的评论,这本身就说明了萨特及其存在主义的价值和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哲…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儒教思想”许多人都奇怪地问,孔子学说作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一经传入朝鲜半岛,怎样变成了“儒教思想”;现在韩国人所谓的“儒教”究竟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哲学思想或理论?韩国成均馆大学编辑出版的《儒教新闻》报在去秋举行孔夫子诞辰2544年释典纪念...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法国式的”(“frenchy”)这个词常常带有肤浅、轻率的含意。这恐怕是某些英国人的偏见。作为十九世纪法国哲学思想主流的孔德实证方法论就不是肤浅的,而是十分深刻并富有独创性的。奥古斯德·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年)是实证主义哲学和实证方法论的创  相似文献   

20.
狄德罗在哲学上是个唯物主义者。他的动的发展观点把自然界当作一个川流不息的演变过程,而且明白地说:“人不是机器”。这说明他总是以组织论来顶替当时盛行的机械论,其哲学思想本身就含有很多辩证因素。而这些辩证因素体现在文学方面就成为他的辩证的创作风格。狄德罗辩证的创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