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如云战将中,杨勇将军是成名赫赫的“三杨”(杨勇、杨得志、杨成武)之一。在长征路上,在平型关大捷中,在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里,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杨勇将军智勇双全,百战百胜,勇冠三军,深得毛泽东主席的喜爱,多次表扬他,称其“耿直、刚毅”。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麾下,名将如林,其中,上将杨勇、杨成武、杨得志,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羊)开泰”。杨勇原名杨世俊,191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南乡文家市的一个中农家庭。1930年5月,他在平江参加红军并入党,改名杨勇。他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艰苦时期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名将如林,其中位列上将名录的杨勇、杨成武、杨得志,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羊)开泰”。杨勇原名杨世俊,191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南乡文家市的一个中农家庭。1930年5月,他在平江参加红军并人党,改名杨勇。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艰苦时期的磨练。半个多世纪来,杨勇驰骋沙场,战功卓著,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文革”爆发后,杨勇也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杨成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和杨勇、杨得志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羊)开泰".杨勇、杨得志已先杨成武而去.1955年首次授衔时健在的上将如今已经寥寥.2004年2月14日17时35分,解放军高级将领中著名的"白袍小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成武也驾鹤西去,享年90岁.2月15日的各大报纸纷纷登载了这一消息.当人们在为这位战绩卓著的老将军的离去而唏嘘叹息时,也不会忘记,"文化大革命"中,时任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是因为所谓的"杨、余、傅事件"而被打倒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说:"再送一个羊(杨)到朝鲜,美国佬就彻底认输了." "三杨" (杨成武、杨得志、杨勇)是深得毛泽东器重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高级指挥员.毛泽东曾风趣地称他们是"三羊(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为保家卫国,中共中央、毛泽东派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当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6.
郑瑞峰 《党课》2012,(10):95-99
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克拉克将军曾无奈地说:“我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战胜对手的文件上签字的将军。”他的对手之一,就是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杨勇将军。猛将杨勇,青史永留英名。  相似文献   

7.
将军沙场百战归——杨勇戎马传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著名勇将。他胸怀坦荡,英勇善战,功勋卓著。41年前,我见到杨勇将军是在三军“造反派”的联合批斗会上,整整4个小时,将军被曝晒在露天的高台上,  相似文献   

8.
2月14日,90高龄的共和国开国将军,被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称为“白袍小将”的杨成武上将不幸逝世。杨成武以忠诚、勇敢、智慧闻名三军,他与杨勇上将、杨得志上将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阳)开泰”。杨成武能征善战,功勋显赫。长征途中,他一路打先锋,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智取天险腊子口;太行山上,他击毙日军“名将之花”——独立混成第二旅中将团长阿部规秀…… 作为职业军人、革命家,杨成武的赫赫战功青史可鉴。但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他有赤子之心、有儿女情长,与平凡人一样拥有淳朴炽热的情怀。今天,在怀念杨成武上将同时,让我们从他的人生不同的角色切换中,体味这位战场骁将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
彭德怀异常严肃地对杨勇说:“杨勇同志!张国焘闹上了,他要南下,让我们也跟他走,那不成!中央已经决定我们单独北上,你们团的任务,就是掩护中央机关,保卫他们的安全!”  在杨勇将军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曾两次执行护卫任务:一次是红军时期,任团政委的杨勇奉彭德怀之命,率部护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走过长征路;另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任纵队司令员的杨勇奉邓小平之命,率部护卫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北渡淮河,开辟淮西根据地。这两次非同寻常的经历,既是杨勇将军革命生涯中不平凡的一笔,也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深深地印刻在…  相似文献   

10.
张晖 《党史博览》2023,(2):4-12
<正>在抗美援朝战争和之前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分别提到过“三杨”和“二杨”,对他们是充满褒奖、寄予厚望、给予肯定的。“三杨”是指当时分别担任3个兵团司令员的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二杨”则是指战争年代负责人民军队军需物资与后勤保障的两位大管家杨立三和杨至成。  相似文献   

11.
诸双林 《党史纵横》2004,(12):38-38
共和国的开国将帅中,被民主人士李朴称为"白袍小将"的杨成武上将以忠诚、勇敢、智慧名闻三军.他与杨勇上将、杨得志上将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羊开泰".  相似文献   

12.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中,号称军中“三杨”的杨得志、杨成武、杨勇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三颗明星.踏着中央苏区红土地走出来的军中“三杨”,从漫漫长征路到用兵华北,从鏖战朝鲜战场到和平时期的金戈铁马,他们三人有太多相似的经历.“三杨”的革命生涯实际上就是人民军队建军以后半个多世纪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杨勇将军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 ,曾两次执行护卫任务 :一次是红军时期 ,任团政委的杨勇奉彭德怀之命 ,率部护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走过长征路 ;另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 ,任纵队司令员的杨勇奉邓小平之命 ,率部护卫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北渡淮河 ,开辟淮西根据地。这两次非同寻常的经历 ,既是杨勇将军革命生涯中不平凡的辉煌之笔 ,也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心里 !彭德怀异常严肃地对杨勇说 :“你们团的任务 ,就是掩护中央机关人员 ,保障他们的安全 !”193 5年 9月 3日 ,率左路军进抵阿坝地区的张国焘突然给中央领…  相似文献   

14.
杨勇上将是我军著名的一员虎将。战争年代,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和平建设时期,又为部队建设宵衣旰食,倾注了大量心血。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曾高兴地夸奖杨勇:“你文武双全,真是个好同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绩卓著的战将,在那黑白颠倒的年代,竟遭到林彪反党集团残酷迫害,被秘密关押、刑讯逼供、监禁批判、劳动改造达5年之久。河北邯郸市东部的某师农场,就是杨勇被“劳动改造”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一年时光,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小故事。那时笔者在师管理科任书记,经常到农场去,同时还有一个战友在农场任排长,因此,曾亲眼目睹和耳闻了许多关于杨勇将军在农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军中,提起"军中三陈"(陈赓、陈再道、陈锡联),似乎没有"军中三杨"(杨得志、杨勇、杨成武)的名气大。实际上,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军中三陈"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开国将军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堪与"军中三杨"相媲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显不凡军事才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赓、陈再道、陈锡联都曾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在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中,展现出了不凡的军事才能。其中,陈赓的资格更老一些,在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就是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6.
李笑 《世纪风采》2014,(5):17-21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中,号称军中“三杨”的杨得志、杨成武、杨勇无疑是其中三颗相当明亮耀眼的星。踏着中央苏区红土地走出来的军中“三杨”,从漫漫长征路到用兵华北.从窿战朝鲜战场到和平时期的祖同建设,他们3人有太多相似的经历。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下旬,37岁的杨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渡江作战的胜利。在刘、邓首长指挥下,部队经江西、湖南向大西南进军。进军途中,杨勇将军顺路回到阔别20余年的家乡——浏阳县文家市,在这里小住了6天。将军戎马一生,就回这一次家。下面记述的是他当年凯旋故里的几个小故事。愚劝乡亲“六不要”7月中旬,杨勇兵团抵达与浏阳毗邻的江西万载。杨勇将军想到即将率部路经家乡,心情激奋不已。他修书一封,通过地方党组织转到家乡。在信中,他告诉家乡亲人不日内将顺便回家看看,恳切地要求乡亲们“六不要”:不要敲锣打鼓放鞭炮;不要上街夹道相迎;不要张贴为他个人歌功颂德的标语口号;不要为他杀猪宰羊设酒宴;不要在他家张灯结彩摆  相似文献   

18.
李霄凌 《湘潮》2005,(7):25-30
杨勇将军是人民军队中一位勇冠三军、名扬中外的传奇人物,一位作者这样描绘杨勇将军:浓眉大眼,脸方嘴阔,目光逼人,神仪威严,见者莫不肃然起敬。实不知将军性情温和,待人宽厚……的确,战火硝烟之外的杨勇将军,是一位刚直不阿,体贴入微、重情重义的儒将。  相似文献   

19.
水新营 《湘潮》2013,(3):22-25
李志民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先后同军中赫赫有名的“三杨”(杨成武、杨得志、杨勇)搭过班子,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李志民晚年曾回忆到:“我先后与‘三杨’都很好地共事过,在作战指挥、部队军政训练及完成各项任务中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情同手足,胜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三杨’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征善战。  相似文献   

20.
1958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第一、二两版发表了毛泽东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政治论文;第三、四两版刊登了杨勇上将“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