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刑法规范的形成机理是刑法体系化及选择立法技术的前提。以类型为视角来研究刑法规范的形成机理是因为规范与类型在思维层次、体系功能以及事实与价值的沟通上具有极为相似的定位。刑法规范的形成过程在具体路径上表现为由事实类型的发现、规范类型的构建、规范类型的补足以及规范类型的检验等多个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2.
概念与类型都为法律规范适用对象标准的表达形式,基于两者的不同特性,则有两种不同的法律思维形式或法律适用方法。以概念表达的对象标准通常为事实构成要件,其强调确定性、安定性,但概念思维即通常所称的逻辑涵摄,在司法裁判中过分注重事实归类或形式正义,而忽视个案正义的价值关照。以类型表达的对象标准,着重树立某种中心价值,其适用范围具有开放性。相应地,类型思维则是一种价值导向性思维,其注重规范与事实的"意义"关联,关照个案正义。对于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有重大的法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明斌 《法学研究》2015,(4):147-163
违约金规则以任意性规范为主,其中既包含一个法定模范类型,也允许当事人另作约定形成意定类型.这一规范逻辑决定了违约金类型构造的必要性.当前主流学说的构造方案符合该规范逻辑,理论出发点亦卓具贡献,但囿于标准单一且未重视类型要素在利益衡量上的强度差异,在司法实践中仍不乏疑义.考察德国法上区分违约金和损害赔偿概括计算条款的判例、学说与立法演进,可提炼更为丰富的类型要素并作强度分析,形成违约金的类型谱系.以之为背景定位中国法的法定模范类型和各种意定类型,就能全面厘清各类型的规范适用问题.不同类型承载了不同的自治意思,通过类型构造把握各种类型,可以确保规范适用时尽可能地尊重私法自治.  相似文献   

4.
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其界定与类型建构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德、日刑法理论的研究思路,然而这与我国犯罪构成的内在逻辑结构与诠释方法并不相符。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具有类型性特征与开放结构,作为在法规范系统下需要法官进行必要的社会文化、道德的价值补充的情况,在其具体类型中应当排除法评价的要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论刑法中行为的概念与体系性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中的行为是规范的概念,其内涵的变化决定了外延的范围。行为概念在刑法理论中发挥着基础、排除、连接和界限等一般性功能,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更是为行为类型化提供了依据。中国刑法理论应当构建规范的行为概念,对改造犯罪论体系、促进分则行为类型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类型思维:刑法中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存在的法理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至上与科学实证主义为刑法中记述性构成要件要素的创建及其普遍化提供了原动力,而同时它们的历史局限性也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产生与存在敞开了大门。法学方法一元论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类型特征与开放结构奠定了认识论基础,而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类型结构则是法学方法一元论在刑法中的一种具体体认。对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具体内涵的把握也必将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刑法诠释方法的发达必将成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类型化与民法解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型化思维是民法解释的基本思考方式,是民法漏洞补充的理论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应对西方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论、亚图·考夫曼的事物本质类型论及卡尔·拉伦茨的类型分类理论有所借鉴。类型化思维适用于民事立法和司法,其中司法不仅以立法的类型规范为依据,更须以规范对应于个案寻找出的详尽法规则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刑法规范的结构模式主要涉及结构类型、结构成分和结构形态三个方面。刑法规范的结构类型可分为辩证统一的逻辑结构与本体结构两种。刑法规范的逻辑结构成分包括刑事行为模式与刑事法律结果两部分。刑法规范的本体结构成分包括刑事权利、刑事义务与接受刑事评价特别是刑事责任三部分。刑法规范的结构形态主要有刑事非评价行为法律规范与刑事评价行为法律规范两种。  相似文献   

9.
作为侵权行为法规范的统帅和灵魂的归责原则,既是所有的侵权行为法规范适用的一般准则.又是判断责任归属的规则、标准和根据,以及划分侵权行为类型化的标准。我国归责原则体系应该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两大类型。我国侵权行为法中侵权行为的基本类型应当比照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体系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0.
新诗的叙事语言是“大白话”,并向着两个方向提升:一种是艾青式的“现代散美”,另一种是李季式的“民间歌谣美”。新诗的叙事方式主要有三种:故事型、散型、情节暗寓型。新诗的叙事结构更加灵活多变,其关键性的突破在一个“大”字上,几乎想写多大就能多大。  相似文献   

11.
纵观二十世纪后期的中国文化,女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不可低估。而这些女人当中,有一批自学养出发,自专业领域出发,渗透随笔散文的女人,尤其坚持了自己超然的追求和声音。而这一切,都是她们以女人的心智拥有和感受着的。马莉正是其中突出的一员。本文从马莉散文的意象选择、结构形式和诗化的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进行论述,阐明马莉散文不仅为当前散文领域提供了新的资质,而且为中国新世纪散文尤其是反映都市新文化趋向的散文开创了新的风范。  相似文献   

12.
将法律之间交叉领域的基本关系概括为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以及一般法律竞合的关系,前者适用规则为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后者当事人可自由选择适用.认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整体上不存在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就具体法条而言,大多数相关法条之间也不属于一般法规与特别法规的关系,应按照一般法律竞合处理两法交叉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如此总结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既能理顺并简化法律的适用,又能反映我国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3.
侵权连带责任可分为"一般类型"和"特殊类型"。《侵权责任法》上的一般侵权连带责任以共同侵权为中心,而特殊侵权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则变动不羁。全面考察侵权连带责任的现实类型,可以发现:一般侵权连带责任不限于共同侵权,还可基于合同或"侵害行为直接结合"而生;特殊侵权连带责任是政策衡量的产物,可广泛适用于控制危险致害、提供场所者责任、惩治挂靠经营、提升信用者责任以及独立责任之衡平等场合。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与特别法及司法解释关系的法解释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定侵权责任法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法解释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侵权责任法与特别法及司法解释的关系。制定侵权责任法必须遵循一般法与特别法关系的法理,对侵权责任的一般问题和侵权责任的基本类型做出一般性规定,无特别法规定的,应做出比较全面的规定;正确处理与协调一般类型规定与特别法规定的关系。处理好与司法解释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侵权责任法与现有有效适用的司法解释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后通过司法解释贯彻实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riticizes the way Robert Alexy re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and practical reasoning. The core of Alexy's argumentation (Alexy 1978) is considered the claim that legal argumentation is a "special case" of general practical discourse. In order to question this claim, the author analyze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argument: (1) that legal reasoning is needed by general practical discourse itself, (2) that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legal argumentation and general practical discourse, (3) that there is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ertain types of argument in general practical discourse and in legal argumentation.**  相似文献   

16.
现代缓刑类型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守芬  丁鹏 《现代法学》2005,27(6):25-34
以教育刑为基础,作为强调特殊预防目的的一种刑罚个别化措施,缓刑制度在刑事立法中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世界范围内,目前所运用的缓刑类型主要包括暂缓宣告和暂缓执行两种,而一些新型的缓刑类型,比如综合缓刑制度也开始得到关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我国应当在坚持暂缓执行制度的基础上,设置附加特定义务的暂缓执行和使原判决失效的暂缓执行,并逐步确立复合刑罚、辅助制裁两种缓刑类型。  相似文献   

17.
组织犯概念诸学说介评--从组织犯刑事立法出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犯是共犯者类型之一,围绕组织犯的概念界定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特有类型说、等同说、一般类型说。组织行为的法典化有两种取向,即组织行为的总则化与组织行为的分则化。组织行为的总则化是在刑法总则中对组织犯做一般性的规定。组织行为的总则化有两种做法:组织犯的明示规定和组织犯的默示规定。组织行为的分则化其实质就是组织行为的实行行为化。组织行为的分则化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刑法分则中对组织犯和非组织犯规定不同的刑罚尺度,体现对组织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在刑法分则中直接把组织行为规定为具体罪。分则化的组织犯也就失去了共犯者类型的本来意义,是实质上的实行犯。  相似文献   

18.
Chen H  Xiang P  Shen M 《法医学杂志》2010,26(5):367-373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各类生物检材都具有其特点和应用范围。本文对指(趾)甲的生物学特征、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指甲中部分毒(药)物的分析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介绍了指(趾)甲中滥用药物含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研究中的问题,结合已有研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认为指(趾)甲作为一种在体内滥用药物分析中尚未被普遍应用的非常规生物检材,在法医毒物学方面拥有潜在的可用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syndrome,FES)死亡的一般情况以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大学法医学鉴定中心1999—2012年20例FES死亡案件.对其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包括致伤方式、损伤类型、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脂肪栓塞主要见于损伤导致的长骨骨折和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主要类型为肺脂肪栓塞,偶见合并脑脂肪栓塞。症状多出现在伤后和术后较短时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肺小血管内检见大量脂滴并经特殊染色证实。结论FES死亡案例在损伤类型、脂肪栓塞出现症状时间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规律和特点。在鉴定中应注意进行特殊染色(油红0染色)处理,寻找FES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