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黎平县按照"守住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总要求,依托侗民族文化、"一村一品"等特色优势,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平台,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用好结对帮扶力量,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成效明显。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80万人次(乡村旅游接待3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84亿元(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3.98亿元),同比增长16.18%,旅游产业带动6157人实现增收脱贫,助推全县整县"减贫摘帽"。  相似文献   

2.
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华文化,是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基石。中华文化打造了五彩缤纷的、内涵丰厚的中国旅游产品,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短短20年时间,中国旅游业就由世界第41位提升到世界前5位。灿若繁星的皖南人文景观,让世人叹为观止。西递、宏村、棠樾、屯溪老街等徽州文化故里,18年前就开始了旅游业的开发,成为中国乡镇文化旅游的排头兵。2001年黄山山下人文景点的旅游观光总人数,就已经超过黄山风景区,初步实现了黄山市15年前提出的以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星星,以黄山为月亮,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架势。这正是徽州文化被逐步认识、逐步开发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是推动旅游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为研究样本,探索了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如何建设。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的建设主题包括乡村、艺术和文化三类主题;表现形态上涵盖了独立型集聚、融合型集聚和衍生型集聚三种形式;商铺开发型、集体合作型和创业孵化型是主要的运营模式。未来发展中,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建设将更加注重聚焦和融合,形态上突显泛在化和网络化特征,运行中更加注重孵化能力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新疆社会现状来看,引领现代文化"去极端化"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引领现代文化为切入点,以喀什为例分析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总结乡村旅游的功能,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去极端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武  范绍峰 《党建》2013,(11):56-56
安徽省黄山市旧称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以徽州版画、徽雕、徽派建筑等为代表的徽州文化。2013年9月27日,《党建》杂志记者深入乡村,采访调研,感受农村的发展,见证文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波  肖玉叶  何晓芳 《当代贵州》2014,(10):I0002-I0002
正三月,李花怒放的季节。3月20日,由铜仁市旅游局与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南庄赏李花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周"在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沿河沙子镇南庄村举行。活动主题为"发展乡村旅游、弘扬李乡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时间将持续到3月底。这是沿河随着"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力打造山水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不断深入,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实施客源带动战略,以节造势,强化宣传推介的重要举措之一。"举办赏李花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周,旨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生机勃勃、开放文明、繁荣发展的美  相似文献   

7.
正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乡村旅游项目发展抢眼,品牌化、规模化成效显著。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得到大发展。许多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风光秀美如画的乡村田园、古寨村落,以发展精品民宿、农家乐、乡愁体验等形式助推旅游大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1)
<正>乌兰察布市以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和神舟家园闻名于世,是全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自治区园林城市、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全市旅游资源富集,草原、山川、湖泊、森林、火山等自然景观和元代集宁路遗址、集宁战役馆、神舟飞船着陆场等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旅游产品和线路成熟完善,涵盖观光、避暑、健体、养生、休闲和购物等各个领域。2014年,全市旅游工作围绕"草原避暑之都?休闲乌兰察布"和"草原皮都?乌兰察布"旅游形象,建设和打造区域性草原文化、休闲避暑目的地目标,高效整合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开阳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水东文化、农耕文化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旅游扶贫模式,以"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阳县作为贵阳市全域旅游的大花园,素有"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的美誉,"旅游立县"战略让开阳"水东硒州·诗画开阳"的品牌定位更加突出。作为2018年贵阳市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五届农业嘉年华举办地,开阳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吴德军 《当代贵州》2016,(28):22-23
正从江县守住两条底线,把民族生态和文化旅游"两个宝贝"变成富民强县的旅游产业,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着力打造中国民族乡村旅游最美县。68.12%的森林覆盖率使从江县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生态富矿"。从江县守住两条底线,把民族生态和文化旅游"两个宝贝"变成富民强县的旅游产业,突出生态特色和苗侗人文,树立"大旅游、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若干思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观光为目的,以集成服务为手段,以丰富城市居民生活为目标的新型产业业态。文章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生态文化传承的意义,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特点,并指出了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乡村实际,深化发展对策研究,具体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主要措施,以求有利于拓展与优化具有区域特色且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生态文化内涵,为福建乃至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九面热风     
《当代贵州》2013,(7):8-8
贵阳旅游产业实现新春"开门红"春节黄金周期间,贵阳市各地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全市共接待游客156.62万人次,同比增长32.52%;实现旅游总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36.5%。青岩古镇推出的地戏、舞龙、新年祈福法会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游客5.8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乌当"泉城五韵"、花溪龙井乡、开阳十里画廊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游客接待数和总收入同比均出现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是卯寨发展的现实写照。在海东市乐都区以东、湟水河北侧的高庙镇境内,有一条狭长的沟壑丘陵,因地处古代官道驿站而得名"卯寨"。它距乐都城区13公里,柳湾遗址3公里。这里是依托当地乡土民俗、挖掘河湟文化,着手打造的一处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示范点。近年来,海东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方向,以文化旅游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突出党管农村工作、党建引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乡村旅游开发的功效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以农村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的特色农业旅游以广泛散布在乡村的特色农业文化为主要对象,是对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特色农业的旅游开发不但可以化解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利因素,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当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面临智力支持不足、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不足、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等困境。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的智力支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并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形成产业,同时,还需要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永清县龙虎庄乡紧紧围绕永清县委"百年农村、度假标准、田园风光、现代产业"的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厚植绿色优势、培树特色产业、深挖历史文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业文化旅游互相结合、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旗 《当代党员》2022,(Z2):83-8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新要求。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创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4,(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是今后一段时间鄂尔多斯市旅游工作的首要任务。一、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旅游局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文叶飞  田勇 《当代贵州》2022,(13):73-74
石阡县紧紧围绕"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定位,将温泉养生旅游作为龙头、夜郎古城和乡村旅游为两翼,大力发展温泉、生态山水、民族文化、乡村体验等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怀化市鹤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蹚出一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鹤城区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黄岩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先后获评中国十佳避暑康养小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等称号,“能人带村+村民众筹”旅游扶贫模式被列入《2019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21年累计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0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均位居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