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认识一切事物,分析一切问题都要采取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态度,才能对客观事物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回答。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在人类社会还存在国家这个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总是要在祖国这个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特定环境中进行各种不同的斗争。人们对祖国的这种神圣感情是与他们的共同利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6,(10)
第一讲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感情,中华民族具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优秀传统。尽管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标准,但其精神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中国各族人民面对侵略者,不畏强暴,团结一致,英勇斗争,捐躯保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优良传统 讲到爱国主义,列宁有一句至理名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包括热爱自己出生的民族,热爱自己民族所生存的土地,尊重自己民族的宝贵传统和共同的语言文化,珍视自己民族的光荣历史和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既表现在为自己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无限欢欣喜悦,又表现在为自己祖国的困难和不幸而忧心。  相似文献   

4.
正爱国,是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伴随着个体生命的崇高情怀。这片土地默默地养育着在这里生活的儿女们,也许在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这种依恋就深深的扎根在我们心里,渗透进我们的骨子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开始意识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命运与祖国是连在一起的,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爱,我们也应该爱这片土地、这个国家,因为只有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国家,尽力贡献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精神:永远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长长的爱国史。无数中华骄子,正是出于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对自己是一个中华儿女的自豪,对自己同胞的无限深情,为了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捍卫民族尊严和利益,团结统一,抵御外侵,自强不息。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它有很深的内涵和外延。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民族复兴运动的兴起,激起了一大批有志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谋求民族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希望通过民族文化的振兴促进民族的复兴。贺麟就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他凭借着自己对祖国、民族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及对中国文化建设强烈的使命意识,对五四运动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作了双重的历史反思,提出在内容和形式上汲取而不是排斥外来文化,继承而不是割断传统文化,通过中西文化的辩证互补和融汇贯通,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与进步。尽管他的文化思想还不能为中国文化指出正确的发展道路,但他的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情怀和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一、从文化体用关系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上把握文化的实质。贺麟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以主体逻辑心、直觉和理智为本位的本体论与以理性直觉和理智分析为特征的认识论的辩证统一。他以此为基础,运用体用合一的方法论原则,从道——精神——文化的逻辑关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一个传统而古老的话题,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热爱祖国锦秀河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热爱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维护祖国独立统一和尊严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一种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行为,对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如何养成公民的爱国行为呢?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近年来持续不断的热门话题。从对“文化”的介入态度上看,许多人将“文化”理解为一种古老久远的、传统意义的历史内容,因而对“文化”的重视便表现为对自己历史文化搜寻和说明的热情,他们更为关心的是以发掘、整理的方式来罗列自己的历史上都有什么,不大关心“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与今天人们的社会实践有怎样更深更多的联系。但是对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吉林省而言,历史文化资源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处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吉林省人来说,面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态度和主体评判立场应如何体现发…  相似文献   

9.
一、时代召唤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对于数千年来世代相传的自己祖国,自己人民、自己语言文学的及民族的优秀传统之热爱。”它萌芽于人类社会的孩提时代。我们的祖先随着以定居的乡土生活代替流动的游牧生活,逐渐生产了一种热爱故土和故乡人民的情感。民族、国家一旦形成,这种情感便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爱国主义首先是指一种感情。它不是那眷念故乡炊烟,小桥流水的士大夫的情调,而是列  相似文献   

10.
爱国是一种忠于自己祖国、热爱自己祖国、报效自己祖国的情感,理性爱国具有目的性、批判性、合法性和实践性。理性爱国是爱国的最高体现。理性爱国在于要有理性的国民心态、理性的爱国理念和理性的爱国行为。  相似文献   

11.
爱国是一种忠于自己祖国、热爱自己祖国、报效自己祖国的情感,理性爱国具有目的性、批判性、合法性和实践性。理性爱国是爱国的最高体现。理性爱国在于要有理性的国民心态、理性的爱国理念和理性的爱国行为。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以及为国家、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体现着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高度责任感和理性自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传统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成为我们的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是对文化历程的回忆。历史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和折射,历史与现实具有深刻的联系。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作为了解这个国家广阔背景的历史资料,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感越厚重,就越说明它有强烈的使命感,说明它在密切地关注着自己的前途与未来。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的精神本身也是历史文化的熔铸。人们尊重历史,通过历史去对传统文化进行回顾和展望,是为了达到“述往事,思未来”,“观古宜鉴今’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从现实的存在中更准确更深刻地了解和把握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正如恩格斯所…  相似文献   

14.
陈小丽 《理论研究》2011,(2):27-28,36
世界上不同民族在改革中有明显的民族性格差异,主动精神与彻底精神差别巨大。这种差异源自于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开放型的文化传统促成改革,封闭型的文化传统阻碍改革。  相似文献   

15.
1,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 我国是人类最早发源地之一,我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灿烂的文化。通过向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坚信祖国“四化”一定能够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再现祖国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1,(4)
正柴宝勇在2021年3月10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从文化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看,文化自信反映特定文化在其所属实践领域内产生良好的作用效果。坚定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自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式民主蕴含的精神品格、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历史传统等文化因素持积极态度,这源自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式民主道路、制度和理论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统称之为传统文化。有系统的思想理论称为观念文化,这是其他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古代宗教的主体则是佛教与道教。除观念文化外,传统文化还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观点。这种思想观点,是人们道德品质、政治理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规范人们  相似文献   

19.
郭昕 《学习月刊》2014,(24):9-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中公民层面的要求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这一层面的重点。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新时期激励青年学生为祖国强大和民族复兴立志成才的伟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开漳文化”亦称“开漳圣王文化”、“圣王文化”.源自一千三百多年前以陈元光为代表的中原府兵开创漳州的历史,从广义上而言代表”闽南文化”,与”妈祖文化”、“闽王文化”共同构成福建最具影响的三大传统祖根文化。它是漳州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和核心,也是维系海内外同胞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据了解,在台湾地区有漳籍同胞800多万人,有供奉陈元光的寺庙就有300多座.每年都有众多的台湾同胞组团到云霄寻根谒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开漳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集中体现在泛闽南语系经济圈的经贸关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