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城区是落实创新型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本文试从政府层面,来认识政府在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中的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全力保障和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切实把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历史要求。高等院校无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力量和主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背景是怎样的?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院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教授。记者:在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时期,为什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刘经南: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它标志着国家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高层声音     
胡锦涛:扎实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院校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院校担负着培养全军信息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创造性人才的"基地"。因此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注重提  相似文献   

5.
朱滨丹 《奋斗》2007,(5):55-5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6月召开的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讲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正>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这表明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而且处于其"核心"位置,表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创新理论演化与创新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型城市不仅是创新型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核,也是创新型国家概念的城市化。鉴于此,建设创新型城市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区域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8.
李捍国 《共产党人》2006,(18):15-16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人才,重点是创新型人才。没有创新型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对于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宁夏既是一个人口小省,又  相似文献   

9.
要言     
胡锦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决策。但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各个方面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才可能达成理想。这说明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就是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成,同时也是中国进入先进发达国家之林这个美好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战略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国家战略。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为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5年,江泽民就提出“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他说:“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江泽民文选》第一卷432页)此后不久,中国科学院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还明确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一、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事关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建立在科学分析基本国…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制度才能创新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不留神,一个新提法横空出世。新提法叫建设创新型国家。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就以此作为大会主基调。改革开放28个年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过三次。1978年那一次主基调叫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95年那一次主基调叫科教兴国;本次大会则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基。科教兴国属于国家发展战略,由科教兴国发展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说明决策层要把这个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这次全国科技大会还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前把中国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这个目标若能实现,国家、社会、百姓自然都受其益。考虑到创新型国家对中国是个新提法,我在网上搜索的一般解释…  相似文献   

14.
曹应旺 《党的文献》2011,(1):99-105
"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的形成过程,经过了十六大至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提出和酝酿、十六届五中全会后至十七大之前的系统阐发、十七大之后的发展三个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在科学分析时代环境和我国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客观可能性,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趋势,确定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和重大举措。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实现企业发展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加强自主创新的关键步骤,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大事     
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6月5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切实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为建设创新型…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不断的理论、实践和科技创新,创新型新农村的建设与城市相比,在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比较落后,只有依靠创新的力量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培养创新型农民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发展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需求,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蒋仁勇 《学习论坛》2006,22(12):25-27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也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党员干部队伍,要求党组织发展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要求党组织成为创新型组织。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带头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要尽量在教育中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引导学生以宽广的世界性眼光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要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主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全面发展中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要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创新文化,激励学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原动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民族院校也不例外。民族院校作为党和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