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4,(10)
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基于某个特定宅基地上的合法使用权归还宅基地所有权人,使宅基地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统一于同一个主体。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制度有利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且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从法律、政策和现实实施层面看,在我国构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现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试点分别以财产流转性收益和农村金融市场扩展为抵押主题,采取农民房屋所有权并附属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和宅基地使用权直接抵押二种模式,多种类型.试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存在抵押权合法性、抵押物处置效力的法律风险.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应遵循合法性途径,完善抵押登记制度,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应市场化运作,其受让后的宅基地使用权期限可界定为30年为宜.  相似文献   

3.
李永安  赵红卫 《学习论坛》2004,20(12):45-47
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具有中国特色 ,但我国立法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界定 ,学术界也颇有分歧。根据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嬗变过程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将成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惟一形式 ,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否仅局限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应取决于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范围和转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纠纷主要包括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和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引发的纠纷等;引发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律规定与民间社会规范的冲突、政策的频繁变化所导致的农村现实利益关系的冲突、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价值取向的分歧及法律规定间的内在冲突、现行法律规定与复杂的农村现实之间的脱节、土地制度设置上的"双轨并行"、"城乡分治"等;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一要从消除纠纷产生的根源出发,构建纠纷预防机制;二要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纠纷的及时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法律视域下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农村宅基地使用和流转都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进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创新,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4,(1)
尽管国家政策和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不得抵押,可是各地都以各种形式变通处理,这其中体现着重要的政法传统。我国立法的政法传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原则。在实现宅基地抵押流转方面应采取如下对策:更新宅基地流转的立法理念;建立并健全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稳步发展宅基地抵押市场;科学设计宅基地抵押权实现程序。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和谐社会与宅基地管理法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和谐社会是理想的农村社会模式。在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使过程中,离农村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法律规定的制度理念存在着差距,需要从村镇建设规划、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和严格执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贺日开 《唯实》2014,(12):81-8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缺陷。主要表现在:其一,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缺失。宅基地使用权虽已被确立为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但结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它并不具有用益物权的完整权能,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相比,并未受到立法的平等保护。其二,房地一体原则的否定。  相似文献   

9.
刘铮 《党史文苑》2005,(2):62-63
农村和谐社会是理想的农村社会模式.在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使过程中,离农村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法律规定的制度理念存在着差距,需要从村镇建设规划、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和严格执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7,(5):13-13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室副主任贾东明在报告中,从对物权概念的解读入手,详尽阐述了《物权法》的起草过程、立法依据、立法总原则和主要内容。报告讲述了《物权法》从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的权利和权利保护三方面入手来调整物权关系等问题,还结合群众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但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亟待完善。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应以细化宅基地使用权的民事法律规范设计和进一步强化其物权属性作为指导思想;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规范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建立宅基地有期限使用和超标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制度等;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还应加强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彭新万  陈海丹 《求实》2012,(5):85-88
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盘活农村空置、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帮助农民实现宅基地使用权资产性功能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江西省部分市(区)、县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构建以指标流转为核心的区域间宅基地使用权初级流转机制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逐步完善,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现实情况脱节日益显现出来,相关的问题、矛盾和弊端也伴随而生。在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协调为理念。构建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框架,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益的实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团场宅基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与农村集体性质的宅基地一样,其获取具有无偿性;对农村宅基地的原则性规定适用于兵团;团场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通过房屋买卖、继承或者赠与取得;团场宅基地及其房屋不能抵押和入股,其房屋出租应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地矛盾不断出现 ,尤其是农地使用权方面的矛盾突出 ,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一、关于农地使用权的制度规定及政策体现农户通过承包而获得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其权能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并不多 ,只是规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新《土地法》也只是原则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但在政策和现实层面上 ,农民…  相似文献   

16.
宅基地是农民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取得的用于建设生活用房及附属用房的土地。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应当灵活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是关系"三农"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症结。建议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证发放工作,赋予宅基地使用权人的继承人合法的继承权,探索宅基地复合型所有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24):23-24
土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亮近日表示,国土部门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同时抓紧完善现行法律和政策,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下列不动产权利,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三)森林、林木所有权;(四)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五)建设用地使用权;(六)宅基地使用权;(七)海域使用权;(八)地役权;(九)抵押权;(十)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各级登记机构的信息应纳入统一的信息平台,登记信息应互通共享。虚假登记可追究刑事责任,泄露信息造成损失应担责。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权属的确定,关系到农村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农村房地产主体确定时,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和房屋所有权取得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无法绝对适用"房地一体"原则。宅基地使用权主体是户内成员,且全体成员应当是共同使用关系,不分份额。因此,在确定房产权利主体时,应立足农村土地制度的固有属性,考虑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尊重村民自治,以民事法律私权构建为出发点,确定该住房所有权属于夫妻共有财产,户内其他成员仅作为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不作为住房共有权人。  相似文献   

20.
网上作品传播适用“法定许可”,这一规则运用既有利于维护我国家利益,又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