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罗雄 《湘潮》2018,(10)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陈列着一本简装《新华字典》。这本简装《新华字典》,长14.3厘米、宽9.5厘米、厚3.8厘米,是1953年刘少奇赠送给受邀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花明楼公社社员成敬常的学习工具书。成敬常一直把它当作贵重物品珍藏,劳动之余,不时拿出来查阅生字,帮助增长文化知识。后来,他又把它作为嫁妆赠送给女儿,被女婿扶定松视为传家宝。这本字典经过长时期使用已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2)
正在宁乡花明楼炭子冲刘少奇故居里,观众都被挂在刘少奇父母卧室的一张刘少奇母亲的画像深深吸引。画像上的妇女端庄大方,眉眼炯炯有神,似乎又透着隐隐的担心。其实,这张画像的背后还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呢!刘少奇到的母亲鲁氏和父亲刘寿生一共育有6个子女,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母亲鲁氏十分疼爱这个聪明伶俐的满崽,凡事都向着刘少奇。1919年春,刘少奇到长沙私立育才中学毕业班插班学习。就在刘少奇潜心于个人学业,专注于国家命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主席出生在湖南长沙花明楼镇附近的炭子冲。“文革”中,花明楼被称为“刘修老巢”,“文革”中那些与刘少奇曾经有来往的人也大都被诬蔑为“刘少奇黑线人物”、“刘邓孝子贤孙”和“看门狗”。花明楼成了“文革”中的重灾区。尽管如此,花明楼公社的人民群众仍然千方百计拥护刘少奇。为此进行了巧妙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在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早在400多年前,刘少奇的祖辈就在宁乡花明楼地区的南塘一带开始耕作、繁衍生息。据《宁乡南塘刘氏初修族谱》记载,刘少奇的祖籍原在江西省吉水县(与毛  相似文献   

5.
袁有为 《湘潮》2006,(12):33-36
花明楼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里。王光美是刘少奇的夫人。1948年8月21日,王光美在西柏坡和刘少奇结婚。之后,她与刘少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共同生活了近20年。2006年10月13日凌晨,王光美在北京与世长辞。在她身后,留下了一段浓得化不开的“花明楼情结”。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文革”中被打成了头号“走资派”。他的家乡花明楼的父老乡亲,冒着天大的风险,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视察东北林区穿戴过的雨衣、鸭舌帽在刘少奇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套普通的雨具。雨衣为灰色,长122厘米,肩宽57.7厘米,重750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08,(11):I0001-I0004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在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 刘少奇这个光辉的名字,同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紧紧相连。刘少奇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曾连续两届担任共和国主席。  相似文献   

9.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里,陈列着刘少奇用过多年的一床毛巾被。毛巾被长208厘米、宽156.5厘米、重1010克,白、绿、蓝三色相间,粗条花纹棉纺,被单一端边缘印有"川沙县公私合营川棉工厂"的字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蒙受诬陷和错误批斗,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并失去人身自由。1967年7月,王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生平陈列厅,陈列着一本由宋庆龄亲笔题赠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宋庆龄选集》。这本《选集》长20.5厘米、宽13.5厘米、厚2厘米,重620克,为1966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护封为棕红色烫金线,书面为白色绢绸烫金字。《选集》于1985年11月由王光美赠送给纪念馆,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66年,刘少奇受到批判,宋庆龄对刘少奇非常同情:像他这样的老革命家,怎么可以遭受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呢?宋庆龄给予刘少奇坚定的支持,专程派秘书给刘少奇和王光美送上新出版的《宋庆龄选集》,并亲笔在扉页上题写"敬爱的刘少奇主席、王光美同  相似文献   

11.
李桂芳 《党史文苑》2011,(21):42-43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本刘少奇少年时代读过的《辛亥革命始末记》。这是刘少奇的六哥刘云庭送给他的。书长27.5厘米,宽19.5厘米。封面呈浅黄色,上面印有长方形双边花纹图案,图案内印有竖排的书名《辛亥革命始末记》,书名下标有"第九册"字样。虽然这本书看起来十分  相似文献   

12.
1961年5月3日晚,刘少奇回到他阔glJ36年的故乡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到家的第二天,就打听他的四位朋友。他们是:王升平、成敬常、黄端生、齐海湘。这四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种田人,却与共和国主席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老朋友成了"五风"干部。刘少奇实事求是,对王升平既批评教育,又积极引导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回乡度暑假。刘正山是刘少奇大哥的孙子。离京前,他去中南海看望叙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代刘正山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通讯员,经常向他反映农村里的情况。毛泽东、刘少奇这一代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8,(3)
正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馆区占地面积1300亩,主要包括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文物馆、刘少奇母校炭子冲学校旧址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场馆;以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一叶湖、柳叶湖、安湖塘山水太极图、炭子冲民俗文化村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观;形成了人文荟萃、山水和谐、风光秀美、人见人爱的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这里东距省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作为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并被扣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永远开除出党”。“四人帮”粉碎后,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彻底推翻了强加在刘少奇身上的种种罪名,高度地评价了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光辉的一生,纠正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立志“卫黄”刘少奇名绍选,字渭璜。1898年11月24日出生在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的一个农民家里。他在族辈兄弟九人中排行最小,所以乳名叫“九满”。参加革  相似文献   

15.
<正>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一个农民家庭。他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王朝没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革命年代。他刻苦求学,崇尚革命,探求真理,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刘少奇的革命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刘少奇后来回忆这段人生历史时说:那时我很年轻,对列宁创立和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极其崇敬。  相似文献   

16.
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的铁木茶几和礼帽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1963年越南主席胡志明赠送给刘少奇的礼品——茶几和礼帽。茶几长87厘米,宽41厘米,由铁木制成,四周共10个突起,茶几由3根圆木支撑,上面由中心向四周发散木纹,呈棕色;帽子为灰色盔式礼帽,长轴为23.5厘米,短轴为8.5厘米,帽  相似文献   

17.
1961年4月,刘少奇到湖南长沙县作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情况,但被统一了口径,参加座谈会的人异口同声地歌功颂德.刘少奇来到路上已看到民不聊生时,意识到干部们言不由衷,睁着眼睛说瞎话,少奇忍住气严肃地给大家鞠了一躬,敬请大家讲点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但会场上还是没人敢说真话.于是,他又回到家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找来一些过去的老朋友了解情况,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情.这件事中看到了刘少奇许多优良的品质,值得干部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孙东升 《新湘评论》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19.
孙东升 《学习导报》2008,(10):62-63
很多到湖南探访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海内外游客,除到宁乡花明楼参观刘少奇故居外.还要绕道乌石参观彭德怀家乡。韶山、花明楼、乌石,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金三角”。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名绍选,字渭璜,1898年11月24日诞生于湖南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因族中平辈排行,被称为九满.少年时的刘少奇、勤奋好学,嗜书如命,被誉为“刘九书柜”.辛亥革命时的先驱者孙中山、黄兴是刘少奇崇拜的偶像.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刘少奇受到了进步思想的更深刻影响,向往红色苏俄.1920年刘少奇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夏抵达莫斯科.不久,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是年冬,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夏,刘少奇回国.从此,他长期从事白区工作.建党初期,他主要从事城市职工运动,先后参与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5月,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以及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成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