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1930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三军团攻占长沙。7月30日,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沙黄兴路湖南省商会宣告成立,选举李立三为主席,彭德怀、李宗白、杨幼麟等13人为委员。面对国民党军重兵“围剿”,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动撤出长沙,1930年8月11日,入驻浏阳锦绶堂,不久迁至平江、上杉。1931年3月,再次迁回锦绶堂,同年11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奉命撤销。  相似文献   

2.
1935年8月6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阈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同志在南昌英勇就义。方志敏同志生于1899年8月21日,江西省弋阳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4日,他不幸被俘入狱,1935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3.
正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银洋票现见到的有壹角(有五种版别)、贰角(有五种版别)、叁角、伍角(有两种版别)、壹圆(有两种版别)等五种面值、十五种版别。1934年6、7月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随红军战略转移,票币即停止发行。1931年银洋壹角券。横排版式,长12.5厘米,宽8厘米。发行时间当在1931年至1934年间。银洋壹角券为木刻版印刷,是湘鄂赣苏区货币印制相对较差的一种,由湘鄂赣  相似文献   

4.
1927年9月9日,修水中共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依送别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及所属第一团。此后,修水党组织和人民在中共江西省委、湘鄂赣特委、湘鄂赣特区委、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的领导下,发扬秋收起义革命精神,开展创建、发展、巩固苏区的革命斗争。同年11月,修水万余农民在修水党组织的领导下,举行反压迫、反暴政、反对苛捐杂税的游行大示威,并围攻修水县城。1928年1月,修水西乡农民摧毁曹祖烈的封建堡垒后,在沙坪成立了暴动委员会和修武铜工农革命军。8月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红五军转战修水边界,6日,在修水党组织组织的万余农民配合下,攻克修水县城。从1930年初开始,中共修水党组织先后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年关斗争"、"三一八武装示威"和"红色五月大暴动",革命进入高潮。至5月底,全县共建立了七个中共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10月,中共修水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改为中心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领导着修水、铜鼓、宜丰、通城、武宁等县的革命斗争。1931年9月,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修水上衫,修水苏区革命和建设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8,(12)
吴咏湘吴咏湘,又名吴彪,满生(1914——1970)汨罗人。1930年入伍,1931年任红十六军参谋处谍报班谍报员,同年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4月任十六军军部传令排长,1934年8月任湘鄂赣苏区东南分区司令部模范连连  相似文献   

6.
于都县最南端的祁禄山镇,大部分村庄掩映在峡谷绿树中,这里曾是中央苏区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登贤县成立于1934年2月,原名赤南县,隶属粤赣省.同年3月,为纪念牺牲的中共中央第六届政治局委员、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创始人罗登贤更名为登贤县.7月,该县改属赣南省管辖.翻开1934年6月26日出版的《红色中华》第207期第四版历...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0,(2)
第一个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7月中旬,红三军团遵照中共中央命令,在湘鄂赣边地方武装配合下攻打长沙,于7月27日一举占领长沙。这是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攻占的唯一省城。7月30日,在长沙正式成立了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李立三(未到职,由王首道代理),副主席杨幼麟,彭德怀、李宗白等13人为委员。省苏维埃政府宣布了苏维埃政纲,颁布了《暂行劳动法》和《暂行土地法》,并创办了《苏维埃日报》。8月5日,国民党军队反扑长沙城,红三军团被迫退出长沙,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也随军移驻平江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7,(12)
正药姑山(古名龙窖山)属于幕阜山系支脉,跨湘鄂两省四县(临湘、崇阳、通城、赤壁),方圆200平方公里,海拔1360米,绵亘起伏。1934年初,中共湘鄂赣省委派时任省委秘书长的钟期光,任中共湘鄂边区中心县委书记,并兼任湘鄂边区新成立的红军独立团政委。湘鄂边中心县包括湖南的临湘、岳阳,湖北的通城、崇阳、通山、蒲圻(今赤壁市)等五县,县委的指挥中心设在药姑山的马颈山脉一带。  相似文献   

9.
方华清 《党建》2019,(2):44-46
正我的爷爷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爷爷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先后担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1934年11月底,爷爷奉命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0年至1937年10月,项英与陈毅等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成立了党的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苏维埃政府中央办事处。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梁柏台任中央办事处正副主任。同时留下一部分红军,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项英革命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贡献也尤为突出。党把红军的命运“寄托在他的勇气和忠诚上面”。  相似文献   

11.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从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坚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底先后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止。这段时间,通常叫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当时,由于党中央“左”倾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主力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即中央主力红军退出江西中央苏区3个半月后,江西革命根据地就全部被敌人侵占了。留守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约46000余人,其中伤员约3000人,分散坚守在赣粤边、闽赣边、闽西边、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边、闽北边、闽东边、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边、鄂豫皖边、鄂东  相似文献   

12.
邓涛 《党史纵览》2015,(2):32-36
<正>1928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在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后,依靠群众,积极扩大革命根据地,壮大武装力量,并于1930年打通了赣东北根据地与闽北根据地的联系,遵照中央指示,将两块根据地合并,成立赣东北省委和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以后改称闽浙赣省委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成立了革命政权后,方志敏意识到,建立了自己的苏维埃政府,这个世界已经是我们的了,现在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归我们自己所有,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住的房屋,虽不能说是  相似文献   

13.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入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平江保卫大队政委、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中共咏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中共湘鄂赣西北特委书记兼湘鄂赣省苏维埃西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江渭清曾转战湘鄂赣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4.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入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平江保卫大队政委、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中共咏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中共湘鄂赣西北特委书记兼湘鄂赣省苏维埃西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江渭清曾转战湘鄂赣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06,(3):68-68
马力同志(1917—2006),汉族,系河南省淅川县人,1937年1月参加革命,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重庆市副市长、市顾问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级离休干部。马力同志1937年1月至11月在延安抗大学习,1937年11月至1944年1月历任太行区涉县八路军工作团工作员、主任.磁县县委副书记、书记,武安县委书记,磁县县长、县委书记,磁武县县委书记。1944年1且至1945年5月在太行区垂党校整风学习。1945年5月至1947年6月,在太行山先后任第五中学校长、安阳县县长。1947年6月至9月随二野挺进大别山,任三纵队随军办事处行政部长。1947年9月至1949年2月任皖西桐芦县委书记、基干团政委、六安地委宣传部长。1949年2月至12月,随十一军进军西南,任三十二师副政委。1949年12月后,历任重庆市劳动局副扁长、局长,市工业局局长,市委工业部、市委第二工业部副部长,市委工业部部长兼工业局局长,市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共四川省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65年10月任重庆市副市长兼市经济委员会主任。1976年12月至1978年2月任支农办公室主任,1978年2月至1979年3月任市科委副主任。中共四川省重庆市...  相似文献   

16.
正修水县消费合作社铜元票1930年8月,修水县苏维埃政府在渣津创办修水县立赤色消费合作总社。1931年发行铜元票和铜元钱票,有壹佰文、叁佰文、伍佰文三种面值。1931年11月,统一使用湘鄂赣省工农银行铜币券、银洋券后,该社铜元票与铜元钱票即停止发行。  相似文献   

17.
方志敏烈士铜像由南昌市人民公园原位置迁至园内南岸松涛阁旁,搬迁工作于2005年元月1日全面完成。革命先烈方志敏铜像耸立在600平方米的广场中央,鲜花簇拥着铜像基座,墨松和翠竹为背景,两侧各20.6平方米的巨大浮雕———“方志敏赣东北革命斗争史图”分立左右,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令人肃然起敬,增强了瞻仰效果。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大革命时期,任中共江西区委委员兼农委书记,省农协执委兼秘书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闽浙赣根据地和红十军,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和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  相似文献   

18.
朋友,你是否了解方志敏?这里,兹录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江西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撰写的《方志敏烈士墓碑文》: 方志敏烈士,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生于1899年。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建者,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志敏同志任抗日先遣队总司令。1935年1月29日,志敏同志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于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志敏同志的一生,是共产主义者的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19.
1933年5月中旬.任弼时被调离苏区中央局。6月中旬,他到达湖南和江西交界的湘赣苏区担任省委书记,同年12月.接替蔡会文兼任省军区政治委员。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省军区政治委员.他在从1933年6月到达湘赣苏区至1934年8月奉命撤离、先遣长征的14个月里,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1927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先驱领导了震惊周围数省的弋横起义,为建立赣东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1931年初,中共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横峰葛源镇成立。1932年底,经中央批准,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中共徽州工委(后改为皖南特委)及其所属组织划归闽浙赣省委领导。从而构成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纵横约5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