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回顾9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正是由于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中共领导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永维 《新湘评论》2013,(21):30-32
党风建设,一直是全党和党的领袖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四风”为代表的种种不良风气,自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是全党口诛笔伐、严厉禁止的对象。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有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指出:上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催生了下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级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虽位高权重,却严于自律、为人表率,都曾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制定过律己治家的"约法三章"。其操行守则,简明扼要,字字千金,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色和高风亮节。毛泽东:公私分明、恪守原则,坚决不搞特殊化  相似文献   

4.
"接班人"问题的提出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13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同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了防备蒋介石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毛泽东的中共中央主席职务.1949年10月,中国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建设新中国的同时,如何保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是一个既现实又长远的问题.与此相关,建设时期解决"接班人"的问题,被适时地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专门研究领袖人物的研究机构,具体地说,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专门研究开国五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第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成功召开,除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历史贡献外,作为"少壮派"的陈云和邓小平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参与八大文件起草和领导、组织各项筹备  相似文献   

7.
冯佳 《党史文汇》2018,(6):42-45
正西柏坡地处河北省平山县,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从此这个小山村受到全国的注视。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与中央工委会合。至此,它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周恩来称它为"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  相似文献   

8.
俞荣新 《当代贵州》2014,(15):58-59
正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曾在工作和生活万面制定过律己治家的"约法三章"。其操行守则,简明扼要,字字千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色和高风亮节。毛泽东:坚决不搞特殊化抗战时期在延安,毛泽东谢绝别人为他祝寿并提出"三条理由":一是战争时期,许多同志为革命的胜利流血牺牲,应该纪念的是他们,为一个人"祝寿"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队和机关的同志没有粮食吃,搞庆祝活  相似文献   

9.
孟红 《湘潮》2010,(8):28-29
<正>开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的合影照,被拍摄下来的很多,但其中有一幅十分特别。拍摄于1964年11月的4位开国元勋的合影照,表现的是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专程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活动归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亲自到机场  相似文献   

10.
张颖 《实践》2013,(7):33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是中国共产党自井冈山时期就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土地革命时期,朱德亲自率众挑粮上山;抗战期间,毛泽东在大生产运动中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摇起纺车纺纱织布。新中国成立后,如何使原有的干部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是摆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刘少奇说:“干部问题是党内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战争时期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一个历史阶段 ,也是民主革命最辉煌、最生动的高潮时期。这个时期所进行的大规模的人民战争 ,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 ,而且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属罕见。回顾和总结这个时期的历史经验 ,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史研究在以往出版的资料、文献、文集、专著、文章和回忆录的基础上 ,取得了明显进步 ,有些是突破性的进展。现简要述评如下 :一、研究成果(一 )总类(1 )首先应该提到的是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党反动派为扼杀新生的革命政权,摧毁人民的革命意志,对中央苏区实行了军事“围剿”,并从国外进口大量飞机,对苏区狂轰滥炸。他们甚至投放毒弹,给苏区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正>重视学习是我们党一向的传统,毛泽东尤其重视在复杂形势下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1960年前后,全国陷入困难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一生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孕育史,就是新中国的诞生史,就是新中国的成长史。“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这个题目,我感到很符合周恩来的特点。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可以用来指称周恩来,也可以用来指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但“总管家”不可以用来指称毛泽东.不可以用来指称刘少奇,也不可以用来指称朱德。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六人之间的民主集中关系,构成了党内高层民主的基本走向。但是,从反右斗争到“文革”前的十年间,党内高层民主逐步遭到破坏,几乎所有的中央常委都因工作上的分歧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邓小平曾说:“在那种条件下,真实情况是难以反对。”“难以反对”,就是集体失语,这种症候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聂峰  孙玉良 《党课参考》2023,(19):105-109
<正>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时事形势与政策,是我们党的一项光荣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带头讲党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信手拈来的例证、深入浅出的阐释、高屋建瓴的论断,为我们党的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有力提高了全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推动了革命运动与解放事业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正向北平进发1949年3月23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毛泽东按预定计划,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出发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陆续来到毛泽东住处。周恩来问工作了一夜的毛泽东:"没有休息好吧?"毛泽东笑着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  相似文献   

18.
走进伟人的精神世界——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格言》孙业礼姜淑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长期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领袖人物。领袖们不仅以其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先后踏访了延安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参观了党的七大会议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亲身感受了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南海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文革"前,中南海划分三个区,甲区、乙区、丙区,三个区的通行有严格的规定:甲区的通行证可以进入乙区和丙区,乙区的通行证可以到丙区,丙区的通行证只能在丙区使用,乙区和丙区的通行证都不能进入甲区,如办公事,要通过电话联系,经有关领导批准才能进入。甲区为毛泽东、朱德、陈云、汪东兴、杨尚昆、胡乔木、田家英等领导以及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