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的画     
胸无墨、口无才的父亲,常常说自己除了满身是泥,别无他有。当然,左邻右舍不认同,说他谦虚。邻居问:“你儿子是不是升职了?”父亲瞪着眼睛没叽声,因为叽声,找儿子办事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邻居问:“你儿子是不是发财了?”父亲皱着眉头不吭声,因为吭声,说三道四、添油加醋的语言或许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2006年正月十一这天,在佳木斯会同医院,一个小伙子握着一位中年男人的手,惭愧地说:"于叔,谢谢你,作为我爸的亲生儿子,我连一个陌生人都不如啊!"这个小伙子叫刘晨风,中年男人叫于广岩.原来,刘晨风被于广岩在异地他乡侠肝义胆救自己父亲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相似文献   

3.
好"儿子" 省肿瘤医院住院处三楼病房.那些日子,夜深人静的走廊里,静得让人胆怯.赵霁强坐在靠墙的凳子上,瞌睡使他的身子一次次失去平衡.值班护士身穿白大褂,轻轻走到他跟前:"你是那个老郑头的儿子吧?就你一个人一天到晚连轴转,也不找个人替替.这么熬着可不行."赵霁强努力睁开眼睛:"不,他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护士瞪大了眼睛:"啥?同志?前半夜我们还说,三床那老郑头儿多有福,儿子一天到晚照顾不离身."赵霁强揉揉眼睛:"他儿女在林区,跟前儿没人,老伴身体也不好,就权当他是我父亲了.  相似文献   

4.
寓言感悟     
《先锋队》2015,(7):52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悟:你对事情的看法,并不一定总是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思想。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于是儿子看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悟: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  相似文献   

5.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了几十万人,父子俩却活了下来。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9,(10)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内务部部长。消息传到家乡,在家的廉伯、子谷两个儿子,想到北京去看望分离23年的父亲,也想趁此找个工作,为节约川资,又想叫父亲找一找去京的便车,于是写了封信给谢老。下面是谢老对儿子的亲笔回信: “子谷、廉伯:  相似文献   

7.
谢觉哉的一封家书谢觉哉同志一生戎马倥偬,直至新中国诞生,已有20余年未同家乡亲人见面。儿子来信说要进京,并想让在京做"大官"的父亲给谋个事做。当时乡下很困难,为节省路费,又向父亲提出给找个便车。然而,谢老回信说:"刻下你们很穷,北方是荒年,饿死人,你...  相似文献   

8.
你的名字,是疼爱你的外公所起,"菊美"是远离苦难之意,"多吉"是金刚法器之名;在父亲巴登的眼里,你这个独生子是个不顾家的"当家人",家里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还有你美丽的妻子和四岁的儿子,他们一个月都盼不见你回趟家;在工作中,你却像那高原上的牦牛般不知疲倦。2012年5月18日,你奔波坚持工作超过16个小时,你对表弟说:"夜深了  相似文献   

9.
正我非常喜欢《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人认为,静气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才能冷静思考、正确判断、平和处事,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有个故事说的是: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那个方向一看,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人一静谧,能静思反省,开  相似文献   

10.
特殊的馈赠     
一天,一个英国富家子弟在玩耍时突然掉进了水塘,大声呼喊:"救命!救命!"一个农家小弟看到后,奋不顾身跳下去,将这个富家孩子救了上来。富家孩子的父亲很感动,要感谢这个农家小弟。农家小弟憨厚地说:"不行,我父亲告诉我帮助别人是应该的,所以,我不能接受酬劳或礼物。"富家子弟的父亲说:"你救了我孩子的命,我一定要赠送你一些东西才行。这样吧,你带我去你家,去说服你父亲。"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1,(7)
正讲起从前,父亲总会习惯性地带上一句:"我还真是幸运啊。"比如他说:"我出生在1932年的九月初二,刚好是阳历的10月1日,哈哈,是不是很巧?我还真是幸运啊。"父亲生在贫苦农家,解放战争时期,家乡开展了土改运动,为了保卫胜利果实,16岁的父亲瞒着家人报名参了军。父亲说,在行军转战中,他第一次见到了从前只听人说过的电灯、火车。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正笑话结巴最近找了一份工作,给局长开车。局长姓谢,前两天局长给我点了根烟,我说了句:"谢谢谢局。"局长"啊"了一句,第二天单位都知道我结巴了。不同命石阶问神像:"你我本都是石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谎言     
有这么一部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在一对父子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一个善良、乐观的犹太青年,被抓进了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里。他很爱3岁的儿子,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恐惧的阴影,他小心翼翼地哄骗儿子说:“太好了,孩子,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一个真刀真枪的游戏。”儿子兴奋地问:“什么游戏啊?”父亲回答:“谁的生命承受  相似文献   

14.
他下班回家时,儿子也放学回家了.儿子让他买布郎吃,他说什么布郎,儿子说一种水果,美国进口的.他说哪有这样东西,儿子说有,我同学都吃了.他说既然有这种东西,说不定人家会送我们,你看看人家送的东西里面,有没有这种布郎,儿子没去看,儿子说没有,里面只有荔枝、龙眼、芒果,没有布郎.他说没有怎么办呢?你吃荔枝吧,那是水果之王.儿子说我不吃荔枝,我要吃布郎.他跟儿子说话时,一个人笑着走了进来,来人喊他一声钟局长,一脸卑谦.他不是很熟,便说你是?来人说我是××呀,上午来找过你.说着.把一个包放在他跟前.他好象想起来了,便说你是××呀,又  相似文献   

15.
<正>一、孝道问题先和大家分享三个关于"孝道"的故事。(一)传统版的孝道故事话说一对夫妇,觉得老父老母是个沉重的负担,于是商量用一对箩筐把老父母挑到深山老林里让他们自生自灭。他们的儿子听到了这个计划,就对这对夫妇说:"爸爸妈妈,一定把这两个箩筐带回来啊!"夫妇反问:"带回箩筐干啥?"儿子答:"等你们老了,我好把你们也挑到山里去啊!"夫妇俩顿时醒悟。  相似文献   

16.
他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我爱你”,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敬献着孝心。虽然父亲已经去世半年多,但熊志刚还常常想起父亲跟他说过的那些话,还沉浸在悲痛和自责中:“他就那么无声无息地走了,连他最疼爱的儿子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此孝未尽啊!”  相似文献   

17.
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苏,1948年担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时,其父以卖布为生,“儿当主席父卖布”的佳话,在张家口一带广为流传。 1948年底的一天,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张苏的父亲冒着严寒,由蔚县南洗冀村来到张家口找儿子。老人叫张善臣,对儿子既痛爱又体贴,从不给儿子添什么麻烦,让儿子安心工作。张老汉走进省政府大院,在人指点下,直奔张主席的办公室。张苏一见老父亲到来,喜出望外,连忙让座,递上一林白开水。接着父子俩便拉起家常,儿子打听家里和乡亲们的生活情况,父亲询问儿子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谈话中,张苏听出父亲这次进城是来找工作的,便耐心安慰说:“爹,您都快到古稀之年了,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正笑话不可能有一次去超市买完东西排队,我前面的人交款时收银员说:"你这个100元是假的。"那人做震惊状:"不可能啊,这是刚刚面馆找我的啊!"愚公移山愚公弥留之际,子孙围绕在床前,见愚公嘴巴张了又张,长子知道他心愿未了,便凑上前去附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为你好""必须听我的"你定听父母"我是你好"。但你不知道句是一个三件套,它后面有个大招。他每次想我听的候,就搬出"我是你好",大打苦情牌。女儿啊,你不要去什么中文啊,没前途啊,你去全融,好找工作,我是你好;儿子啊,你别去私企啊,不靠,赶考公,碗,我是你好;  相似文献   

20.
董国宾 《党课》2020,(1):98-99
父亲没文化,但我家的春联都是由父亲拟,拟好了再找人写。很多人都很好奇:“你父亲不识字,怎会拟春联?”那年土地分到了户,从此农民不再吃大锅饭,家家户户都有了二亩地,农民有了自主权,粮食产量自然提高了。春节的时候,母亲说:“找人写副春联吧。”父亲想了想,说:“春联,我自己来拟。”全家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