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一20世纪7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后,非洲有许多国家与国民党台湾当局断交,然后和我们建交。这个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国民党台湾当局在非洲有些国家派有农援组,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外交关系断了,农援组也就撤走了。随着和我们建交,农援组就要接上,所以就有了一个农援非洲的问题。当时国家农林部、外经部分配  相似文献   

2.
李振 《前线》2019,(11)
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作出了"美国要跟中国建交"的战略预见。毛泽东指导中国应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方法主要是两条:一是坚决斗争,以斗争求缓和;二是以我为主,等待时机。20世纪60年代末期,毛泽东通过乒乓外交破局,推动了中美关系由对抗状态走向两国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3.
董振瑞 《湘潮》2014,(12):13-16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启动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的国际交往迅速扩大,并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建交高潮。在此背景下,一些外国政要纷纷前来访华,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领导人回访却不多。为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中国政府安排了较多的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当时被称之为外交"还债"。  相似文献   

4.
亲历中越关系正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忠 《湘潮》2010,(4):36-39
<正>1950年1月18日,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是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后并与之建交的国家。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作为越南的大后方,全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研究成果。一些史家的文集、日记、个人自传等得以结集出版,同时一些当代史学名家的访谈、随笔、回忆录等也日渐增多起来。因此,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出现了福利国家危机,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危机,因而,国家主义发展模式由于国家权力过分扩张而遭到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和以市场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世界上一些执政多年的政党纷纷走下执政舞台,因而出现了世界性的执政党"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政治心理学的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与政治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政治心理学进行研究,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我国开展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郭久闻 《学习月刊》2010,(24):19-20
一、我国政治心理学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与政治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政治心理学进行研究,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我国开展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新公共管理与善治理论,对一些国家的政党和政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应该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借鉴新公共管理与善治的理论来处理好党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出现,将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然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遇到了重重困难。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动机、地域分布及组织形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格局,给民族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积极应对全球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潮流,将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一项重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始于二战以后。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政府经过6年的接触和谈判,终于在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为一代伟人的邓小平,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举世瞩目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兴起,但社会效果却不理想,于是出现了立法模式的争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立法要对部分环境责任保险进行强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前期,随着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与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掀起了自50年代从苏联、东欧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后,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对于这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作出了如下评价:"为我国70年代中期完成初期工业化奠定了一定基础,也对我国此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梳理了国家的有关政策、档案及一些亲历者的回忆录,试对这件重大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一揭示。  相似文献   

16.
裴超 《党史纵览》2012,(12):26-30
近代以来,我国共出现过两次留苏热潮。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义无反顾地投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新中国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一万多名留学生。这批留苏学生学成归国后,主要分布在我国工业、科学技术和教育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相比较而言,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另一次留苏热潮,影响更  相似文献   

17.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不能光靠涨工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占GDP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态势。特别是2003-2006年间,劳动收入份额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十  相似文献   

18.
刘明 《世纪桥》2009,(23):151-152
我国法院系统内部现行的错案追究制度,试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从近些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时还引发了其他的一些弊端,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因而,替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更显急迫。  相似文献   

19.
刘明 《世纪桥》2009,(21):151-152
我国法院系统内部现行的错案追究制度,试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从近些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时还引发了其他的一些弊端,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因而,替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更显急迫。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斯克里文最早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理论。20世纪70年代,布卢姆首次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20世纪80年代,布卢姆将形成性评价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的评价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性评价相关理论传入我国,当时国内已经意识到原有的终结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形成性评价逐渐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我国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虽然兼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