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农 《湘潮》2023,(3):24-25
<正>英烈小档案陈毅安(1905—1930),湖南湘阴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随部队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1928年11月后,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30年6月后,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8月7日,在攻打长沙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相似文献   

2.
张小灵 《党史文苑》2011,(11):44-46
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他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参与指挥红三军团进行长沙战役  相似文献   

3.
正性情刚烈的彭德怀和下级很少有私交,但他对陈毅安烈士的儿子陈晃明、黄公略烈士的女儿黄岁新、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却来往密切,视如己出。他们是彭德怀家的座上宾,那么彭德怀和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情谊呢?关心陈晃明陈毅安是湖南湘阴人,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后随部到井冈山,相继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连长、营长。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  相似文献   

4.
1930年6月10日前后,红三军团(前身为红五军)在湖北大冶果城山的刘仁八村成立,彭德怀任总指挥兼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后为杨尚昆),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五军、八军和十六军。同年8月23日,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年七、九两月,彭德怀同志率领红三军团两次攻打长沙。在一打长沙之前,曾先攻占湘北重镇岳阳(当时称岳州),惊动武汉、长沙,震动全国,影响  相似文献   

6.
邓萍,四川省富顺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1928年与彭德怀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彭德怀任红五军军长,邓萍任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彭德怀任红三军团军团长,邓萍任红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邓萍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邓萍是牺牲时的职务最高的将领。长期的密切合作和革命斗争,使彭德怀与邓萍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在邓萍牺牲后,彭德怀关注寻找邓萍遗骸,并亲笔撰写邓萍简历,亲手题写邓萍墓名,表达了对亲密战友的无限缅怀和追思之情。  相似文献   

7.
从平江起义到长征胜利结束的7年多时间里,彭德怀一直担任红三军团(起义初期为红五军,长征快结束时又编编为红三军)军团长,在此期间,先后曾有三位政委搭档。他们的合作,堪称我军军政团结一心的典范,风雨同舟的楷模——共谋起义上井冈:彭德怀与滕代远1928年7月初,湘鄂赣边界特委书记股代远奉中共湖南省委指示,从长沙来平(江)例(阳)地区开展工作,很快便同驻守在这里的湘军独五师一团团长彭德怀取得了联系。此时的彭德林已被批准为中共党员两月有余,在他周围还有邓萍、张荣生、李灿、李光、黄公略等十多名共产党员。他们建立了…  相似文献   

8.
1930年6月10日前后,红三军团(前身为红五军)在湖北大冶果城山的刘仁八村成立,彭德怀任总指挥兼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后为杨尚昆),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五军、八军和十六军。同年8月23日,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县永和市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萍长期担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等职。1930年至1934年,邓萍在中央苏区协助彭德怀军团长指挥红三军团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中央苏区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英勇战斗的光辉足迹。井冈会师1928年7月22日,邓萍同彭德怀、滕代远一起领导了湖南平江起义。随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  相似文献   

10.
石仲泉 《湘潮》2014,(12):17-20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平江起义。起义成功后,部队命名为紧随井冈山红军第四军后的第五军。部队实行军事民主,成立的士兵委员会选举彭德怀为军长,滕代远为党代表。红五军转战湘鄂赣三省敌军薄弱地区,在大迂回、大穿插的运动中与敌作战,不断壮大力量。1930年6月,根据中央指令,以红五军为基干,扩编为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主要干部大多参加过平江起义。  相似文献   

11.
<正>陈毅安是从井冈山走出的彭德怀的得力战将,1930年8月,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光荣牺牲。1951年3月,毛泽东亲自为全国排名前十位的革命烈士签发荣誉证书,陈毅安由于姓氏比较靠前,名列第九,所以人们又习惯把陈毅安尊称为"共和国第九烈士"。他的过早牺牲让彭德怀心痛不已,这种革命情谊并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淡,反而愈加深切。  相似文献   

12.
申喜平 《湘潮》2006,(5):24-27
1930年7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8000名将士在彭德怀、滕代远的领导下,一举攻占古城长沙。长沙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攻占过的惟一省城。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作为红三军团领导核心成员之一,在固守长沙城的9个日夜里,与彭德怀、滕代远并肩作战,在红军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领导编辑出版《红军日报》红三军团占领长沙后,总部驻扎在浏阳门正街德国侨民韩理生公馆,政治部驻扎在吉祥巷的大吉祥旅社。28日下午,滕代远、袁国平、何长工等人指挥红八军将士捣毁了国民党省政府、法院等反动机关,镇压了近百名反…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年七月,红三军团在总指挥兼五军军长彭德怀、军团政委滕代远和八军军长何长工的率领下,乘蒋冯阎中原大战,湘桂军阀厮拼,长沙兵力空虚之际,一举攻克长沙。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我军攻占的唯一省城,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红三军团何时攻占长沙。何时退出长沙,实际占领长沙多少天,史书却记载不一。就笔者所  相似文献   

14.
峥嵘 《广东党史》2007,(1):26-28
提起邓萍,许多读者也许感到陌生。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彭德怀、滕代远等几乎齐名的红军高级将领,27岁时壮烈牺牲。邓萍1927年入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著名的平江起义,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参谋长、红军参谋长,一度兼任红五军军  相似文献   

15.
邓萍,红军时期最年青的高级指挥员之一,曾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长期和彭德怀并肩战斗。长征路上,在攻占遵义城时不幸壮烈牺牲。井冈百战逞英豪邓萍原名邓少章,1908年出生在四川省富顺县凉高山(今为自贡市大安区)。1926年12月,刚满18岁的邓萍就毅然离家,奔赴武汉,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国共合作推动的大革命运动,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大资产阶级背叛而失败。1927年冬,邓萍受党派遣,秘密前往国民党湖南独立第五师第一团作兵运工作。该团的团长彭德怀和党早有联系,彭也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16.
杨飞  乔海东 《党史文苑》2012,(13):26-30
被彭德怀誉为"虎将"的彭遨作战勇敢,文武双全,曾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部参谋、红五军特务大队大队长、红五军军委委员、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三师师长等职,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与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然天妒英才,1933年2月,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围攻江西南丰城战斗中,"飞将军"彭遨率部担任主攻,不幸于侦察敌情时中弹牺牲,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17.
1930年7月26日深夜,以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党代表的红三军团,乘国民党军阀混战,长沙守敌薄弱之机,一举攻占长沙。红军入城后,军团总政治部立即派秘书长邱炳同和妇女部长邱一涵接管了伪《国民日报》馆,创办了《红军日报》。红三军团占领长沙后,作为军团总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工作十分繁重。尽管如此,袁国平对《红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90,(2)
第一个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7月中旬,红三军团遵照中共中央命令,在湘鄂赣边地方武装配合下攻打长沙,于7月27日一举占领长沙。这是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攻占的唯一省城。7月30日,在长沙正式成立了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李立三(未到职,由王首道代理),副主席杨幼麟,彭德怀、李宗白等13人为委员。省苏维埃政府宣布了苏维埃政纲,颁布了《暂行劳动法》和《暂行土地法》,并创办了《苏维埃日报》。8月5日,国民党军队反扑长沙城,红三军团被迫退出长沙,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也随军移驻平江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92,(7)
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位于平江县城东面2公里的地方,1867年由城内移建到此。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在这里宣布国民革命军独立师第一团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年。1930年7月22日,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和湘鄂赣独立师在这里召开攻打长沙的誓师大会,从这里出发,一举攻克了长沙城。1982年,天岳书院按原貌维修,1983年被重新  相似文献   

20.
1930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三军团攻占长沙。7月30日,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沙黄兴路湖南省商会宣告成立,选举李立三为主席,彭德怀、李宗白、杨幼麟等13人为委员。面对国民党军重兵“围剿”,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动撤出长沙,1930年8月11日,入驻浏阳锦绶堂,不久迁至平江、上杉。1931年3月,再次迁回锦绶堂,同年11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奉命撤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