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1955年新中国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上,有一位巾帼英雄被授予少将军衔——她就是李贞(1907-1990)。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英名传扬中外,她的丈夫、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甘泗淇同样威名远扬,人们称他俩为"神州夫妻两将星"。  相似文献   

2.
正吕碧城是民国的一个奇女子,她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名女编辑,中国第一名女性撰稿人,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她还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的先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此之外,她还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动物保护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赤男 《党史博览》2007,(1):4-11
"张锡媛真是少有的漂亮!" 邓小平晚年在对一位女性评价时,使用了一句东方式的语言:"张锡媛真是少有的漂亮!"张锡媛是邓小平的第一位妻子,所有见过她的人都称赞过她的美丽.  相似文献   

4.
霞飞 《党史博采》2008,(3):23-28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涌现的北京红卫兵五大领袖中,有两位女性,一是写了所谓"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聂元梓,另一个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井冈山战斗团"女"司令"谭厚兰。与其他三位造反司令有所不同,她在读大学之前有工作经验,是共产党员,造反前正以调干生的身份在北师大读书,,她戴一副普通的白框眼镜,身着旧布衫,给人的印象是朴素而有些刻板。谭厚兰在"文革"初期颇为春风得意,没料到,她得意的时间不长,就栽了跟头,先后被下放锻炼、隔离审查、监督劳动。"文革"结束后,她受到追究。谭厚兰从1966年8月成为红卫兵领袖之一,到1968年10月被下放锻炼,她得意的时间仅仅两年零两个月,真可谓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5.
正龚澎,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才女外交官。她英文极棒,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品貌出众,善于交际,被誉为"典型的美与革命结合的化身"。她的两任丈夫均为德国"海归",一位是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刘文华,一位是曾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让我们打开史册,看看这位才女外交官与她的两任"海归"丈夫之间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戴着老花镜,手拿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霞光里社区74岁的老军嫂赵淑慧。赵淑慧是社区老少皆知的人物。她走到哪儿就把好事、善事做到哪儿,被社区居民称为"身边的雷锋"。最可敬的是,她把加入党组织作为不懈的追求。从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至今34年了,无论何种情况使她的入党问题被搁置,她对党的赤诚之心始终没有动摇,为党奋斗的行动更加自觉。上世纪60年代初,她与时任  相似文献   

7.
<正>在农十三师有这样一位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姑娘,她不仅能歌善舞,而且业务很精,她还是兵团第一位考取土地招拍挂主持人的哈萨克女性。她的名字叫莎娜丽汗,是"轻风公主"的意思。1977年,莎娜丽汗出生在甘肃省阿克塞县。1988年,她三年级的时候随父母工作的调动搬家到了哈密农十三  相似文献   

8.
杨飞 《党课》2013,(4):69-71
撒切尔夫人全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她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曾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纪录。而“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她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的精心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她,是一位自强不息,引领企业跨越发展的"铁娘子";她,是一位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她,是一位心系群众,尽己所能的爱心人士,她就是景县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县瑞和福源房产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圆。多年来,从一位身患重疾的下岗职工、一个曾经的低保户到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她的成功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2001年,田圆只身前往武邑县开启了人生第一次创业的征程。  相似文献   

10.
王采南 《党史纵览》2007,(12):49-52
朱旦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她的第一位丈夫,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泽民被害后,朱旦华等人被党组织营救回到延安.她的第二位丈夫是方志敏烈士的弟弟方志纯.方志纯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省长并任省军区第一政委.朱旦华和毛泽民的儿子毛远新,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任辽宁省省委书记,是毛泽东最信任的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祁锁 《先锋队》2012,(19):45-46
在夏县祁家河乡供销社后院里,长年住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人,她就是王福姐。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人,当年却是夏县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1949年4月,她出席过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一1946年7月,蒋介石撕毁了"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全面进攻。为了保卫胜利果实,解放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高潮,真是"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上战场"。王福姐当时家里共六口人,公公婆婆年事已高,小叔常年有病,小姑还小,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只有  相似文献   

12.
省气象局离休干部丁茵是一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对她而言,加工被服,支援前线,是当年她最光荣的职责,也是她参加新四军后上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13.
正翻开厚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一位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早已载入其中。她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女作家,1924年元旦在上海《时报》上发表《我所希望的新妇女》一文,并以此获乙等奖而步入文坛,此后还结识了鲁迅、茅盾等文学大家。她是中国第一位留洋文学女博士,却谢绝了法国巴黎大学东方语言学院院长格拉耐的执教邀请,回国后曾三赴革命圣地延安,最初以《国讯》特派  相似文献   

14.
最重的行囊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教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颇具慧根。她常常教导说,也许成功要有条件,幸福则无条件。她的一个学生的QQ签名本是"事在人为";考前一周,改为"一切随缘";考试结束后,成了"重在参与"。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女职工,但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曾多次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自营经济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7,(4)
正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妇女界有一位几乎人人都以"大姐"相称的英杰,那就是蔡畅。著名美国进步作家尼姆·韦尔斯(斯诺夫人)在所著《续西行漫记》中,这样评价蔡畅:自从向警予牺牲后,她就是"中国最前导的女共产党员""最活跃的女革命家""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个比她更优秀的女革命家和比她更美丽的个性"。国际民主妇联主席戈登夫人盛赞她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代表新中国"。蔡畅一生创造了无数  相似文献   

17.
省气象局离休干部丁茵是一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对她而言,加工被服,支援前线,是当年她最光荣的职责,也是她参加新四军后上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18.
沈阳 《共产党人》2013,(20):20-21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们相信工作的双手,思考的大脑和爱的心灵。"这是王结写在"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墙上的一句话,他坎坷、多彩的人生履历上,写下了一连串"第一":世界上第一位考取SIYB教师资格证书的盲人;我国第一位攻读双硕士研究生的盲人;我国第一位参加全国职称统一考试晋升为主任医师的盲人;编著了中国第一部指导盲人创业的书籍;创办了宁夏第一所残疾人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9.
章慕荣 《党史纵览》2006,(12):51-54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授衔授勋仪式,在首次授衔的1048名将帅中,有一位少将特别显眼,那就是李贞.作为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将军,李贞的英名传扬中外,而她的丈夫、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甘泗淇的威名同样是家喻户晓,人们纷纷称他俩为"神州夫妻两将星".  相似文献   

20.
陈衡哲是五四时期第一位女性作家,她的创作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拓荒价值,其中最发人深思的是其"人"与"女"的双重解放说。这种思想为女性解放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但实际却加重了女性的负担。辩证的审视陈衡哲关于女性"为人"、"为女"的双重解放话语体系,对女性解放及女性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