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访镇海楼     
唐希 《福建乡土》2007,(2):45-47
寻访镇海楼的念头由来已久。将寻访付诸行动,是因为要写《话说三山两塔》一书。福州城的“三山”指的是于山、乌山、屏山;福州城的“两塔”说的是于山的白塔和乌山上的乌塔;而镇海楼就在屏山上。严格地说,福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所说的“三坊七巷”“三山两塔”,应该是“三坊七巷”和“三山两塔一名楼”。可惜,楼已消失。  相似文献   

2.
正唐朝及以前,炉山因仙人结庐修道而闻名于世,道教史书谓庐山。庐山山体挺拔峻秀、山顶凹陷、状如香炉,故地方史志称香炉山,也叫香炉峰、炉峰山,可炉峰山脚下马透平原的乡亲们习惯叫炉山。连江炉山同江西九江庐山普通话福州话同音,地理地势、自然风光也相似,人称福州"庐山"。我老家在炉山脚下的透堡镇馆读村,七八岁时同三个小伙伴登高第一次爬炉峰。天蒙蒙亮,我们  相似文献   

3.
文源 《福建乡土》2009,(4):36-37
闽都福州的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每座山上各有一座标志性建筑,于山有白塔,乌山有乌塔,惟独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失去了屏山上的镇海楼。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座落于榕城著名的于山角下,五一广场东北角。7月3日上午,记者造访了这个倚山傍景的办公楼。  相似文献   

5.
5月福州,山清水美,古榕苍翠。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东风,13日,福州召开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暨全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道上,福州地方立法迈开新的步伐。"地方立法工作是福州人大工作的重头戏,"回顾福州立法走过的  相似文献   

6.
醉梧林     
正去过安徽唐模的人,对那有爱情传说的榕树,也许会留有印象。到过福州于山的人,窥见那幽兰旅生的寿岩榕,也许会生发感慨。而到晋江梧林的人,省视那些鸟粪榕,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仿佛错过它们,便是一件憾事。梧林的鸟粪榕都是"不安分"的,它们因为鸟儿觅食的机缘,委身于不可把握的生存中,硬是在屋顶、墙体上发芽,然后用根的姿态演绎出一株植物之于天地间的气性。从梧林中区五层大楼的右侧小门而过,便到了蔡德鑨宅的石埕上。  相似文献   

7.
"……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音,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1923年,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烟台山,是福州城里最富有异国情调的地方。烟台山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南江滨,为整个福州古城传统中轴线序列组织的结尾。它南望五虎,北眺三山,素以"苍...  相似文献   

8.
《时代潮》2001,(14)
神秘的"赌博公司"这是一家组织相当严密、行动极为诡秘的"赌博公司",窝点选择在福州将军山上。将军山位于福州市区西北角的麻风病院北侧,连绵着太子山、文林山,海拔虽然只有300米高,但山势险要,树林茂密,地形复杂,多为悬崖、高坎、灌木林,四周荆棘丛生。从福州市区要上将军山,从东北方向走,必须经过福建省军区第四  相似文献   

9.
正每一位身在福州的人,无论是流连在三坊七巷的坊巷内,还是往返于烟台山的树荫下,亦或是漫步在上下杭的小河边,都能品味岁月在榕树的年轮里流动,倾听百年古宅的木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这历史与现实和谐交融的一幕幕,在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许多角落里展现着。当我们在感悟着福州厚重的历史、感喟于"海滨邹鲁"悠久灿烂的文化时,不得不提到一部为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奠定制度基础的重要法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0)
<正>"阿美族群传统歌谣、迎宾舞蹈、台湾少数民族手作体验……"5月1日,台湾少数民族山舞天使团成员跨海来到福州三坊七巷闽台青年创业基地"唯美客文创聚落",为福州市民作精彩演出及展示,受到民众热捧。台湾"原住民族文创农特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何玉平表示,两岸一家亲,首次率领13位老中青三代台湾少数民族艺人"带着家乡原汁原味的东西,将台湾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歌  相似文献   

11.
腊山丘祖阁     
腊山位于东平县境内东平湖的西北侧,西临黄河,南、北与金、昆、六工诸山脉相连,主峰海拔258.4米。它虽没有泰山之高大、黄山之雄伟,但风格独特,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水奇清、景奇幽、石奇美"之称。加之它与东平湖山水相依,天光一色,碧波浩渺,百舸扬帆,美不胜收,构成独特的风景胜地,自古被誉为"小泰山"、"小岱峰"。  相似文献   

12.
把眼光聚焦于福州这片山海相牵的版图,不难发现五度为都的福州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和风骨。常言道"七遛八遛,不离福州",反映了福州人对家乡故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确,福州优越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气息,孕育了福州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婚姻习俗作为福州民间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如此的五彩斑斓,一典一式间,男女间的喜乐哀怨、亲家间的礼尚往来、邻里问的插科打诨,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旧时绸缎襟衫上镶缀的彩珠,熠熠生辉,夺人眼目。  相似文献   

13.
拜谒曾公祠     
花园弄是福州一条很古老的小巷,斑驳的高墙、残破的木门,寒风下的莎草、夕阳中的老人,仿佛都蘸满历史印记。我在小巷中穿行,为的是寻找旧日的时光,旧日的生活,旧日的气息,这里我原本熟悉后暌别经年逐渐生疏。小巷深处有一个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不由驻足打量。画有门神的红色漆门洞开,香火缭绕,正门上方题有“古迹罗山曾公祠”金色大字,两旁有石刻对联。心中一喜,这段时间我正想写一篇文章介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福州的事迹。查阅了一些方志,有记载“曾公祠在九仙山麓,祀宋郡守曾巩”。罗山是九仙山(即于山)余脉,福州有谚语“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岁月沧桑,罗山早已深藏不露了,但地名犹在。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9)
<正>4月18日,福州霞光画院与台湾台中云山画会书画艺术笔会交流活动在福州举行。来自两岸的近60位书画家参加,共同抒发"两岸一家亲"情缘。福州市霞光画院院长张天金表示,去年两岸书画家互访频频,结下深厚情缘。两岸同根、同族、同文化,两岸文化交流也必然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台湾书画家们携来宝岛特有的吴竹墨和棉宣"三七纸",皴擦点染间,纸上风起云涌,山势大开大合,  相似文献   

15.
圣境圣堂山     
苏星 《当代广西》2013,(9):M0001-M0001
圣堂山是金秀大瑶山自然风光精华所在,每当清晨山高红日升、谷深云海阔、鸟鸣声声、云涛阵阵之际,置身奇峰浮云、松篁交翠、猿鹤相亲的巨幅画卷之中,那难以数计、丛罗棋布的奇峰怪石,形状各样。栩栩如生,让人陶醉。圣堂圣境,神峰迷雾、云海石河、飞瀑高挂、万亩变色杜鹃、神秘石墙、石兽如生、峰林无际……前来寻幽揽胜的游人,无不赞叹圣堂山为“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23日上午,一场以"鎏金三十载,相约在福彩"为主题的福建福彩公益健步走活动在美丽的福州大腹山山地步道举行。对福利彩票而言,这次活动是一个新的尝试,它将健康公益、趣味互动、品牌宣传与活动融合起来,将当前主流的生活方式与福彩文化理念相结合,通过活动的感召力与生命力,架起了福彩文化与公益理念通往人们心中的桥梁。本次健步走以福州软件园老虎坑水库为起终点,五凤公园为折返点,全程5公里。2000余名来自  相似文献   

17.
紫帽山     
正紫帽山为晋江、鲤城、南安界山,区域占地约14平方公里,重峦叠嶂有50余座岭头,呈北东走向,雄耸12峰,苍郁紫翠达10多里,其主峰海拔518米,因常有紫云覆顶,故名"紫帽山"。南宋《海录碎事》称其:"泉案山也,与清源南北相峙。俗称‘对山’。清源山之奇以石,紫帽之秀以峰。"与清源、朋山、罗裳并称"泉州四大名山"。常言道:"有山就有画,无水不成文。"紫帽山之水系有紫帽坑、  相似文献   

18.
福州作为具有二千二百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闽在海中”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这座千年古城“城中有山、山在城中、城中有水、水绕城流”的协调的自然生态。在福州城自北往南的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乌山、  相似文献   

19.
《福建乡土》2016,(4):52-53
正福州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商贸繁华之地,如今已成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主要城市之一。三坊七巷,我国南方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街区之一,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一大批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因而被誉为"近代名人聚居地",是老福州的缩影,绽放着闽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民以食为天",生活在坊巷之中的百姓自然也离不开饮食。三坊  相似文献   

20.
太姥山耸立在距福建省福鼎县城45公里处,是福建省两大名山之一,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原名太母山。又名才山,早在秦汉时便已扬名。相传。汉武帝曾派东方朔给天下名山授名,云游至此,为奇景所倾倒,信笔题为"天下第一山",册为天下30名山之首,定名为太姥山。太姥山有五十四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岩、九泉,三溪、二岭、一谷。最高峰为摩霄峰,又名覆鼎峰,海拔917米。绝顶有观海亭,登此可眺望东海,观看日出。南端有"仙桥",下临深壑,上依悬崖。桥对面有九片奇岩巨石,山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