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8,(12):45-47
张恺帆(1908-1991),安徽省无为县人.他1926年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受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解放后.曾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在血与火的战争岁月.他出生入死,坚贞不屈,一心为革命事业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中.他呕心沥血.全心全意,勤政为民: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曲折坎坷.能屈能伸,胸怀坦荡。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安徽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德高望重:在中共安徽党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周维环 《求贤》2008,(2):30-31
在万新街道有一位中等个子.虽相貌平平,但从他明亮的双眸和朴实的言谈举止中.从他扎实干练的工作作风中,都透射出他是位思维敏捷、精明强干的人,他就是万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宝华,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们一谈起他,无不交口称赞。班子成员评价他,忠诚事业.作风民主,党性原则强,是个好班长;机关干部反映他.勤政廉洁,忘我工作,模范作用好,  相似文献   

3.
张宏杰 《廉政瞭望》2014,(21):68-69
刘光第是四川富顺人.戊戌六君子之一.但是对于他的经济状况.很少有人注意。 光绪九年(1883年).他高中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时年不过24岁.可谓少年得志。但是奇怪的是,中了进士之后,他却一直没有到北京去当官。因为家里太穷.他拿不出到北京当官的本钱。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60年代初.马德义毕业于西北民院法律系。他毕业后分配在外省法院工作。1975年,他调回家乡,在循化县白庄乡法庭、街子法庭先后任庭长.直到退休。他40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为同事所称赞,百姓所感念:大家称他是一位闲不住的人,是一位跟群众贴心的好法官。他在办案中从不拖拉,经常是白天工作.晚上写材料。基层法庭条件艰苦,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用“两条腿”办案.他走遍了辖区的山沟村社.以个人的行为带动着身边的干警。为了方便当事人。1987年的冬天,他和两名干警徒步前往距法庭30里之遥的孟达乡处理一起婚姻案件,在途中搭乘一辆手扶拖拉机,因路况极差,手扶拖拉机不慎摔下10多米深的悬崖.造成了他右腿重伤,组织和领导多次劝他休息.他就是不听,坚持上班。他除了办案,还热心指导村民调解工作,及时送法上门,辅导和培训调解委员。  相似文献   

5.
母狼的启示     
《党建文汇》2014,(2):63-63
我的妹夫是美国人,从小就向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环游世界再回学校念书。虽然他的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但父母并没给他钱.他也没向家里要,高中一毕业就先去了阿拉斯加伐木存钱,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长.他一天工作16小时.一季的工资可以让他环游世界。  相似文献   

6.
我当班主任时,我班小陈同学,属留守学生,由祖父母照顾他上学,平常有些散漫。一天下午上课后,同学们都欢快地跑回教室.但我发现小陈没来上课,直到下午第二节课后10多分钟,他才急匆匆向教室跑来。我当时就想:“这小子旷课玩去了,这是我亲眼所见,一定得给他点颜色!”于是.我在教室门口拦住他.严厉地批评他旷课违纪.并要通知他父母来校对他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7.
许步广 《求贤》2010,(4):41-43
采访著名画家宫春虎,原本想用《写意宫春虎》的标题。一来因为.画家宫春虎擅长写意马.深化了中国画画马的婉约画风;同时,宫先生给人的印象很温和,很简约,很随性。可以说,写意成为他作品的风格,同时也称得上是他性格特征乃至为人的写照。然而,真要用一个简单的词汇形容他.却又左右为难。他的一切,决非写意那么简单。他的作品以及他本人透过作品渗出的那种人文精神.是“写意”两个字无法表达的.  相似文献   

8.
他身高1米5.视力仅0.01,写作时,眼睛几乎贴在稿纸上.有人戏说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闻”字。可是,他却成了一名记者,数十次冒险“卧底”.揭发不法分子的勾当……他就是北京《民政之声报》记者张骥良。  相似文献   

9.
可可 《党员文摘》2008,(10):18-18
《鲁宾逊漂流记》中,落难荒岛的鲁宾逊.在面对茅茫大海命运未卜时.做了两张清单,一张列出他所面临的困难.另一张列出他可以感恩的事。 他写下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衣服穿,在感恩的清单上,他写下这里的天气暖和,几乎不用穿衣服:另一个困难是他全部的生活必需品都流失在海里了.同时,在感恩清单上.他又写下了荒岛上有好多新鲜的水果和纯净的水源。  相似文献   

10.
我当班主任时,我班小陈同学,属留守学生,由祖父母照顾他上学,平常有些散漫。一天下午上课后,同学们都欢快地跑回教室.但我发现小陈没来上课,直到下午第二节课后10多分钟,他才急匆匆向教室跑来。我当时就想:“这小子旷课玩去了,这是我亲眼所见,一定得给他点颜色!”于是.我在教室门口拦住他.严厉地批评他旷课违纪.并要通知他父母来校对他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11.
《求贤》2011,(12):34-34
他,在静海一中从教28年,当过12年班主任.带过11届高三毕业班。他,是年轻的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和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他,从普通老师成长为年级组长、教务主任.并走上校党委书记、校长的领导岗位。他.带领全校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称号.学校高考成绩连续8年位居全市12区重点中学首位。他,就是静海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张福宾。  相似文献   

12.
从我们年轻一代来看.李叔同是凡人.用我们的眼光去欣赏他的书法,我们不要膜拜,不要敬畏,不要奇异.不要惊赞.因为李叔同也是一个普通书写者,以凡心在写字。他出家了.以和尚心在写字;再后来他成了大德法师.以佛心在写字。如何看待他的写字经历和成字过程.我认为他的成字演变过程.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的话.就象是从茶到水的演变和觉味。如果用我的眼光去比喻不同时期弘一的书法.  相似文献   

13.
位置学     
易水寒 《求贤》2010,(4):30-30
某官员写了一本游记.附有很多插图.均为他在各地游历时的照片,大多是三四个人的合影,但都没有图片说明。照片上的人,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不认识的,根据位置也能判断身份。作者是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中间.旁边的人应该等于或小于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一侧,中间那个人,就应该是厅级或厅级以上干部。我向他询问了几个我不认识的、站在中间照相的人.果然职务都比他高.  相似文献   

14.
他追随程潜.拒绝投靠蒋介石.蒋对他恨之入骨:血战台儿庄。他立下大功.被赞为抗日名将,可到了汤恩伯手下.他却成了“傀儡军长”;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他抓住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成了三股势力争相拉拢的“草头王”:金口起义后.他成了人民解放军军长。作为军人.这样传奇又曲折的一生值得细细一读.他就是从民国中将到共和国人民军队第五十一军军长的张轸。  相似文献   

15.
王文华。台湾著名作家.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问及他为何在不同领域都能取得成功.他说.我做的事,没一件是有把握的……他自述道:  相似文献   

16.
著名收藏大家马未都.在收藏界素有口碑.他总是能淘到别人淘不到的古董.买到别人买不到的宝贝。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懂得“让利”.他在遇到自己中意的古物的时候,也会砍价,但不会大砍.更不会砍到让卖者无钱可赚的程度。恰恰相反,他会根据自己专业的判断.在得出一个合理价格的基础上.再主动加一些.让对方多赚一点...  相似文献   

17.
王占明 《求贤》2006,(1):30-31
听聂建华的歌声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在舞台上,他唱起歌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圆润甜美。在生活中他没有名人的架子.极具亲和力。与他交谈,则充满诙谐幽默.高兴之时,他常常情不由己,唱两段喜欢的歌曲。甚至模仿一些社会名人的讲话.他那惟妙惟肖的形态,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按他的话说:“咱是演员,就是为观众服务的,为观众送去欢乐,那是咱分内的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观众喜爱的演员.新闻媒体却很少报道.人们看到的是他频频在舞台上的演出,无论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慰问演出,还是社会上义演活动。他总是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观众面前,为观众送去精美的精神食粮。于是,笔者来到聂建华的家,听他讲起了走过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8.
赛马场有医疗队,他就到赛马场请医生,被车撞伤左脚,血流了一鞋。”“他终究还是把医生请来了.乡亲们有救了.他自己却倒下了。”“好人啊,他是我们的主心骨。”老人的帐篷外.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70多岁的老人阿吾加义边说边流泪。  相似文献   

19.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3,(19):17-17
明嘉靖四年,徐九思任江苏句容知县。任职期间.他在县衙前竖立一座石碑.碑上是刻的他画的一棵大白菜,两侧题写了一幅楹联:“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他在句容九年,为官清廉,自奉节俭,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深受百姓爱戴.徐九思逝世后.句容百姓为了怀念这位清官.捐资在茅山建造了一座“遗爱祠”.予以供奉。  相似文献   

20.
监考     
他从小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和倒数挂上名。老师都不想叫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个笨蛋、白痴。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暗.暗地为他担心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