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澄 《各界》2008,(11)
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法学界的难题,对其内涵与外延有着种种观点与见解。相对而言,公共利益可以理解为:公共利益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精神利益等,一般不包含商业利益,但不绝对排除。  相似文献   

2.
经济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利益分化是现代化不均衡发展的产物,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它既可以促进政治稳定,又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只有加强制度协调、政策协调和教育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于潇 《学理论》2008,(12):48-50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极大地改变了既有的经济格局,但是也使区域间差距扩大,区域利益得失不均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追求正当的区域经济利益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引导各区域提高谋利认识,以利益为纽带加强区际间的分工与合作,无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利益内涵进行认定,以此为基点,形成分析问题的理论前提,然后在理清中国区域划分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实现区域利益所面临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提出了区域经济利益分配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是指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得自国际贸易的利益大致可分为两类: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中非经济利益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经济利益矛盾作为劳动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企业忽视劳动关系的心理契约,信息不对称与劳动者规避企业管理控制,企业工会建设的滞后,经济冲突等。预防、化解劳动关系中的非经济利益矛盾,要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动态的劳动关系信息库,引导企业重视该类矛盾,推进企业工会的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协调企业与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减少非经济利益矛盾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利益分化过大的问题,正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分化过大主要体现在个人与家庭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等方面。利益分化过大造成城乡、区域、行业与部门之间发展的马太效应,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削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促进社会利益公平分配、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提高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构建共享利益观、不断健全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是提升党的利益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指在正式的制度渠道缺乏或者不通畅的条件下,公民采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影响和推动政治系统的决策,从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的过程。在我国,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由于正式制度结构的不健全和不均衡,政治表达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和经济地位偏低、政治效能感脆弱,以及政治参与的环境中社会结构的断裂三种因素造成的。而走向公民有序利益表达的对策是:提高制度化水平、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公民参与教育以及建立社会控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国家利益有两项最根本的东西:第一,作为世界上陆地邻国最多,拥有广阔的海洋国土,至今未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中国必须有坚实的能力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外来的侵略和干涉,实现国家的统一,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第二,作为一个相对落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始终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两项根本利益,通常被称之为生存利益与发展利益,或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对于这两项利益,任何国家都是不能忽略的,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都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高粱 《瞭望》2008,(28)
保持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力,才能保证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不受到严重损害 5·12大地震,凸显出国家综合经济能力和经济调动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社会稳定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主体利益性、群体性、事态突发性和行为对抗性是其四个特性。在转型过程中,经济因素是诱导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重要方面,市场经济下个体私欲盛行,驱动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罔置一切;经济盲目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当地群众为维护生存环境而联合起来对抗政府;经济增长不平衡导致人们心里产生"相对剥夺感"。要解决问题从三个方面考虑:政治生态对市场经济的重构,明确利益主体应做的事情;经济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尊重当地群众的诉求;经济增长注重各方平衡,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利益协调思想主要包括经济利益协调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经济利益协调的本质、经济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经济利益协调的基本途径等四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利益协调思想为化解我国当前的经济利益冲突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的自利本性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始推动力,但如果不对其加以规限、弥补,也会成为破坏生态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经济人"对经济利益的渴求导致了对生态利益的忽视,而且他的自利本性与生态利益的公共性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应当摒弃传统"经济人",走向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兼备的、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生态理性经济人".  相似文献   

13.
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利益,是通过经济参数实现的“均衡利益”,当然也必须诉诸于各种均衡经济参数,例如均衡工资、均衡利润等等。而这些均衡经济参数的实现,则必须通过市场这一途径。一、均衡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一)“混沌参数”——传统工资体系之缺陷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不存在劳动力市场,而是由国家掌握人事大权。劳动力由国家统一调配,国家制订统一的工资标准,因而劳动者的收入就不是按动态均衡利益来实现,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习以为常的命题:地方政府和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即不完全的利益主体。它好象是我国制度变迁和企业改革中一个不可变更的前提。其实,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利益主体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同样如此。一、利益的社会本质及利益主体利益来自于人的自然属性。按照马克思的思路,要理解利益必须先理解需要。什么是需要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趋势逐步强化,村民的经济利益越来越依靠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成果,促使村民的利益结构或利益权重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日益受到与农村经济产业利益相关的个人或以产业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群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但其有效运作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借助经济博弈理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的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等不同博弈方在采取不同博弈策略中的行为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基于信息不完全及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只要机会主义收益大于机会主义成本,相关利益主体都存在博弈行为。因此,应更新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观念、强化政府的支持和监督、引入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合同威信力和惩罚力度、加大专用资产的投资力度、变一次博弈为无限次博弈,使合作成为利益主体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当前我国政治关系整体上的和谐性,但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和谐问题。分析当前我国政治关系若干不和谐现象产生根源,主要有经济利益关系失衡,民主制度不完善,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等。要通过创新和谐政治理念,调节利益关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举措,努力构建我国社会和谐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经济、文化和政治要素的全球扩张,促使各国城市在全球化浪潮中广泛展开国际交往,寻找着宝贵的机遇,为本地企业和团体实现国际利益争取机会,由此以城市为交往主体的"城市外交"出现了.广州,作为中国城市的典型代表,在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发挥有利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国际化进程中扩大对外交往,在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同时广州城市外交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使社会稳定受到影响。因此,对利益群体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维护稳定的对策和措施,极为必要。 一、利益群体及其分类 马克思说,人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任何群体,都有群体利益,也都是利益群体。利益是群体形成的基础,这种群体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本质上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