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时,有些同志提出,决议为什么没有再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为了便于读者探讨这个问题,今天本报特转载《理论动态》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报自刊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张一写的《关于社会主义若干认识问题答疑》(共5篇)以来,陆续收到读者来稿,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行解答。从今天开始,本报将署名来稿纳入《问题答疑》系列刊载,欢迎读者继续为本栏写稿。  相似文献   

3.
逝川同志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析》一文(载本报八月二十二日三版)发表后,读者纷纷来信来稿,建议就“生活方式”问题展开讨论.《人民日报》九月七日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更引起读者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论苑》将就这一问题继续发表文章,欢迎大家来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理论探索》杂志刊发论文逐渐引起一定社会反响,被全国性报刊转载和摘要论文不断增加。本刊编辑部感谢各家文摘报刊的支持,同时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精心研究之作,共同和我们把《理论探索》办得更有特色,更有良好的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1991年第1—2期《理论探索》中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转载的论文辑录如下,供读者参考。一、《理论探索》第1期转载情况: 1、包心鉴:当代社会主义与执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如何全面把握和准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学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从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来设计本书相关章节的架构,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为学好用好这本教材,提供了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基本遵循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拙文《写好“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篇大文章》(原载《理论学刊》1989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89年第5期)发表后,受到一些热心同志的关注,来信对此讨论甚多,现将关于如何在实践中把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些思路列后。  相似文献   

7.
读者与编者     
《瞭望》1990,(14)
儿子有孝心,父母得欣慰 我们读了《文萃》从《瞭望》周刊上转载的《一个孝子的“自白”》一文后,感慨不已。“自白”道出了一个做儿子的孝心,从中看到了晚辈人尊老传统的再现,道出了社会主义青年人应有的良心,对我们  相似文献   

8.
贺信     
《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热烈祝贺贵刊在"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喜获佳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所涉期刊198种,贵刊转载量(10篇)位列第10名,转载率(4.08%)位列第13名,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9.
葛殿军同志: 你寄给《河北日报》编辑部的信转给了我。你们在学习“两本书”的过程中,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上不太一致,这并不奇怪。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表述也不完全一致。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你们参考。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仍然坚持我在本报2月25日那篇文章中的观点。“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二是要有‘中国特色,,这就是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  相似文献   

10.
《理论探讨》2021,(2):2-2
正1969年11月生,山西闻喜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天津市政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中国政治》编委,2019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审稿专家,2020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年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外国政治)、农村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系改革开放后较早进行"三农"问题研究的政治学学者。发表论文190余篇(CSSCI期刊论文55篇),其中:《政治学研究》2篇、《世界经济与政治》1篇、《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5篇。发表的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摘编3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34篇、求是网转载7篇。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1879——1955年)是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但他也非常关注社会的发展。他晚年写的《为什么要社会主义》一文,从切身经历和科学研究实践中,得出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看法。爱因斯坦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文章中的许多结论却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读来饶有兴趣。本报特向广大读者推荐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为增强杂志的思想性、可读性和影响力,我刊自今年第8期始,开设《锦绣文章》栏目,转载思想性强、导向正,文风好、传播力强,读者爱看耐看,可以称得上"锦绣"之作的好文章。本期《锦绣文章》栏目特转载刘亚洲刊发在7月1日《参考消息》上的《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  相似文献   

13.
民进有一张办给孩子们的报纸——《少年智力开发报》。在每一期报纸的报头下面,“民进河北省委主办”几个黑体字赫然在目。十几年来,这张报纸得到了民进各级组织的爱护、支持和帮助。民进中央各位领导给予热情的关怀和鼓励。冰心名誉主席曾为本报题写报头,并为我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民进有这样一张《少年智力开发报》,我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感到非常自豪。”雷洁琼主席、楚庄副主席、冯骥才副主席等曾为本报题词;叶至善副主席曾两次撰文对本报工作予以称赞;梅向明副主席、张怀西副主席等都曾亲临报社指导工作。十几年来,本报在民进河北省委的领导下,与民进各地方组织(江苏、江西、黑龙江、广西、山东、浙江、山西省委等)密切合作,组织了不少好稿件,成功地策划  相似文献   

14.
本报编辑部热切地向读者推荐一篇好文章和一篇好报道。这篇文章,题为《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作者闻迪是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作者用清新的笔触,有理有据地论述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我们认为,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文风也是好的。作者要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我们觉得此文对国内读者也会有所启发,所以在本报国内版和海外版同时发表。文章较长,打算分四次登完,然后汇印成册。这篇报道,是1月4日《北京日报》刊登的、该报记者和通讯员写的《希望,就在这代青年人身上》,说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一群优秀青年教师的  相似文献   

15.
此文原载于《民主与科学》杂志94年第1期(作者为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著名经济学家)。文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界定,谈得较为透辟,有益于加深对“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的认识。基于民革八届二中全会提出的“要学一点市场经济的知识,以便加深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内容的理解”,我们在这里转载此文,便于大家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本刊在突出抓好文章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文章的研究性和实践性,一大批立意高、深度广的理论文章被《求是》、《红旗文摘》、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根据2012-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专题刊转载数据与评审专家组综合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入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7.
杨忠科 《学理论》2009,(28):61-6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是比较多的,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杨业华教授的专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主要是选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理论探索和创新的一些主要问题来展开专题研究的。该文简要介绍了这本专著的基本章节、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内容,并对该书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党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纲要》的印发出版,为我们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提供了重要辅助材料。认真研读《纲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感到,这一思想以其真理力量和思想光芒,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9.
3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研制的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正式发布。2010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7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文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第三卷,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邑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