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各界》2010,(7):F0003-F0003
杜甫(712-770)宇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相似文献   

2.
《各界》2011,(5):F0003-F0003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宇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伟大的盛唐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三别”。唐肃宗时,富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相似文献   

3.
《各界》2012,(2)
杜甫(712年-770年)宇子美一,原籍襄阳,生于河南琉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著有《杜工部集》。  相似文献   

4.
《各界》2012,(7)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令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有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相似文献   

5.
《各界》2010,(1):F0003-F0003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江苏徐州),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相似文献   

6.
《各界》2012,(12):F0003-F0003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诗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7.
《各界》2010,(3):F0003-F0003
李商隐(约812年东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相似文献   

8.
宝禅居士 《各界》2013,(4):47-51
要当仁不让 “李杜”是李、杜两个姓氏的合称,历史上的著名的“李杜”就有七对,即“东汉三李杜”:李固、杜乔,李膺、杜密,李云、杜众。唐朝的“大小李杜”: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南北朝的李冲、杜预,宋代的李韶、杜范。  相似文献   

9.
丁聪  东耳 《瞭望》1988,(24)
此杜工部《客至》诗句也。“花径”未扫,“蓬门”为开,待客殷勤之状可感。今之企业亦日日“鸥”来,无移樽就饮之雅,有持簿化缘之心。俗客频来,即有陶朱之富,亦避之唯恐不及也。  相似文献   

10.
黄丽云  吴鸣 《党政论坛》2014,(19):42-44
近年来,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整体框架下,全国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省份建设,相继出台推动地方法治建设的“决定”、“纲要”或“规划”,如“法治江苏”(2004)、“法治浙江”(2006)、“法治湖北”2009)、“法治湖南”(2011)、“法治广东”(2011)、“法治天津”(2012)、“法治福建”(2014)等。总结地方法治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可预测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0,(11)
春节刚过,“两会”在即,在江泽 民同志的倡议下,中央政治 局常委分赴七个县(市),就县(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深入调查研究,直接对县(市)领导干部进行动员。 由党的总书记带头,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全体同志抽出专门时间,直接深入县(市)抓“三讲”,这在党的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非常之举。非常之举必有非常之事。这个非常之事就是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的精神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特别是当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的县(市)“三讲”教育。 深入扎实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郭沫若在成都“杜甫草堂”,为杜甫写的凭吊对联.尽管郭沫若写的扬李抑杜的《李白与杜甫》,倍受诟病,但这幅楹联却非常中肯,对杜甫的人品与文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他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忧愤深广,沉郁凝重,深深地印在了后代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3.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6月,河南巡捕田文镜从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那里得知,浙江道御史谢济世“奏明圣上,指明公(田文镇)贪虐不法”。田明白谢这是扶私陷害,因为本来河南巡抚之职是由谢的内弟孙昭出任,后国有人指出孙无能,才改派田文镜。谢对此怀恨在心,加上田文镜蹿升很快,谢心中不平,便不惜“告御状”,试图借皇上之手把他扳倒。田文镜是个清官,他公正廉明,政绩突出,绝无“贪虐不法”之事,为了讨回公道,他立即奏请圣上派大学士九卿来河南了解民情,以示圣上关怀黎民德政。12月圣旨下“……田文镜于雍正元年告祭华山,复命时…  相似文献   

14.
陈强 《瞭望》1999,(46)
今年家下达的招收“高职”的指导性计划为22万人,全国有29个省咱治区、直辖市)招收了“高职”学生。然而记者近日在河南一些高校了解到,开学一个多月,部分“高职”考生被录取后却没有报到。如,被录取的“高职”考生在郑州大学的报到率为sl.3%,在河南大学的报到率为用.8%,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到率为对%,在河南牧专的报到率不足50%。尽管不少高校都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但全省仍有30%左右的“高职”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自动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部分学生放弃“高职”的主要原因有:——“高职”收费较高。河南省…  相似文献   

15.
杨海东 《民主》2009,(4):54-54
每到“两会”时,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会向网民征求意见建议。而在河南洛阳。网民参政议政有了进一步发展,记者昨日获悉.4位网友近日以网民的身份当选该市人大代表和被推荐成为市政协委员(2009年2月18日《重庆商报》)。  相似文献   

16.
(一)科技攻关计划。1983年开始一组织实施,主要选择对国民经济起,重大作用,又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急需项目,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二)星火计划。1985年拟订,旨在认真抓一批对促进地方经济振兴,发展乡镇企业有重要示范意义的科技推广项民。(三)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由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提出,故又称“863计划”。它选择了对我国发展有重大影响的7个高科技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四)丰收计划。自1987年起,农业部向全国推出“农牧渔业丰收讨划”,简称“丰收计划”。(五…  相似文献   

17.
冤死的晁错     
张裕强 《各界》2010,(4):36-39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政治家、政论家。颍川(今河南南禹县)人。早年学申商刑名之学,后以通晓文献大典故任太常掌故。文帝时,被派往故秦博士伏生处接受《尚书》的传授。诏以为太子舍人,历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得太子(即后来的景帝)宠信,号为“智囊”。景帝即位,任内史,  相似文献   

18.
胡艺 《民主》2010,(10):56-56
山西省娄烦县文物旅游局指出.当地文物旅游部门决定着手开发建设占地面积7000亩的“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据悉,近年来,国内文化学界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户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相继出现山东说、河南说、福建说、甘肃说、江苏连云港说和山西娄烦说等多种争端(2010年6月20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9.
罗田 《党政论坛》2010,(20):37-37
“灵猫六国”(CIVETS)是由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迈克尔·盖根提出的最新概念。所谓“灵猫”(英文名“CIVETS”),正是由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等6国国名首字母组成,其共同特点是“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经济多元、有活力”,被看作是未来新兴的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3,(16):14-14
“SEAL”(海豹)取自SEA(海)、AIR(空)、LAND(陆)之意,意即其具有强大的三栖作战能力,隶属于美国海军。成立于1962年的海豹突击队,前身是“二战”中美国海军水下战斗爆破队,至今己扩大到两个战斗群,约25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