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子欢 《学习月刊》2012,(20):116-116
西方经济学从学派上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两大派别。由制度学派所创立的制度经济学属于非主流经济学。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一、新制度经济学之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有诺斯、戴维斯和拉坦等人。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制度变迁的分类及特点:依据制度变迁的理论,制度变迁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称需求主导型制度  相似文献   

2.
诺思强调:制度是重要的,并不总是有效的。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点展开,然后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建国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试图以一种新视角来分析导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帕累托低效率的原因以及产生帕累托最优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一、从国有股上市的案例说起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非流通性带来了一系列众所周知的问题 ,而国有股和法人股允许流通上市便成为国家、上市公司、机构、股民各方认可的政策取向。然而 ,在国有股以什么方式转换成流通股的问题上却存在极大的分歧 ,并成为影响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博弈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指望国有股以市场价格逐步流通变现 ,多数股民和券商机构则只认可国有股按净资产值或不超过20倍市盈率的价格上市 ,两种价格之间至少有一倍以上的差距。2001年6月12日国家证管办公布了国有股流通上市的基本办法 ,随后深沪两地股指…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新兴 转轨”市场,经济、金融结构的不断演进,使作为融资体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股票市场也不断处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在转轨国家中,政策供给是政府制度供给的重要手段。由于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在现实经济中都有其作用的边界,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提供和执行进行股票市场监管成为各个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在发展股票市场中则要履行培育市场发展和监管市场的双重职能。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总体上说是属于渐进的,它既有利于政府能灵活根据现实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对制度安排进行适应性调整,保持与原有制度的相对稳定和有效衔接,较快地发挥了制度的效应,也可能导致行政力量在市场中的深度介入,另一方面政府有限理性的认知特征决定了政策使用的持续性政策本身成为影响股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策形成机制来提高证券市场政策有效性。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公共政策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政府行动逻辑及其影响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官邸”的含义.现代汉语权威工具书给出的界定是:由公家提供的高级官员的住所,以区别私邸。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后,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变革,与之相对应,农民收入也有巨大变化。不同土地制度对农民增收的决定性作用预示着制度创新是农民增收的源泉,农民增收需要农地产权的持续改革。  相似文献   

7.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以上政府设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迁,进行了组织领导、人事、经费、考核评估等管理方式的调整,运行状况呈现蓬勃—低落—有序的变化,社会影响力也随之经历了起伏。乌兰牧骑当前主要面临经费不足、人才短缺、考核评估不尽完善等问题。要更好实现乌兰牧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需要各级政府加强管理,提供基本保障,并争取多种社会力量支持,以公正完善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作为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明变迁,是一个三维展开过程。“传统——现代性”、“西方——非西方”、“经济——社会”,构成现代化的三个基本维度。在空间维度上,非西方后发展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现时代全球现代化的主体内容。在历史维度上,当代世界的现代化不仅表现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而且凸现出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中国是世界上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的不发达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前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适应形势变化,作出新的战略调整,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彦敏 《理论学刊》2005,2(10):90-93
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其作用至关重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结合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实践,在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基础上,科学归纳与概括其中蕴含的启示,从而为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四川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描述了四川民族地区社会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由政府策动的制度创新,提高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契合程度,进而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高校辅导员建构的历程来看,高校辅导员经历了继承与建构、规范与整合、转型与创新的制度化过程,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既要依赖传统制度,又要正确看待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制度困境,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与张力中,探究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变迁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文化与制度的互动进行了论述。文章的观点表明,文化与制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说明,文化与制度是相通的,文化也好,制度也好,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极强的。从这个意义上观察文化与制度,尤其是文化与制度的变迁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变迁或制度变迁是在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中演进的。文化变迁也好,制度变迁也好,在许多情况下若缺少了相应的文化与制度动因,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劳动时间的缩短和休假时间的延长是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这方面,美国走在世界前列。企业家亨利·福特早在1926年就在其汽车公司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他认为,工人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就可以花费更多的钱,对经济发展大有好处。一些企业仿效,使五天工作制迅速在美国传开。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通过一周工作40小时的新劳动法规,将五天工作制固定下来。上世纪40年代,世界上一批发达国家也相继采用。  相似文献   

14.
《军队党的生活》2011,(4):86-86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只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未设国家主席。1954年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成为第一任国家主席。1959年刘少奇当选为第二任国家主席。1970年,毛泽东建议取消国家主席,1975年颁布的宪法中正式取消了国家主席这一建制。1978年国家政治生活步入正轨后,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革命与公共行政发展融合互动的产物,在各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实践中,与技术领域的进步相比,行政制度的变迁呈现出滞后性。要从根本上解除行政制度给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带来的束缚,政府就必须遵从信息技术的内在逻辑和潜在能力,对行政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变革,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和稳定的制度保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深化对电子政务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可以拓展公共管理理论的维度,展示源于信息化的公共管理现代化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中外大多数经济学家仍将中国经济改革视为“渐进式改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但实际上,“渐进”既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特征,也不能揭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中国经济改革道路认识的关键,在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 ,在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巨大功效的同时 ,具体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制度缺陷 ,针对此类制度缺陷 ,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解决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新老交替与党和国家在转型时期的政治安全与稳定之间的内在矛盾,所进行的一项“史无前例”的制度创造,为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顾委的建立也说明,不断推进政治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张良 《北京党史》2013,(4):25-2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针对城镇化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曾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将与新技术革命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而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都要在城市用地上得到落实,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城市发展粗放、土地浪费严重的情况。研究城市土地制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有意义。本文分四个阶段梳理了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梁浩 《唯实》2001,(2):19-23
本文试图通过对强制性变迁模式与诱致性变迁模式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制度变迁模式.中心观点是,我国当前应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并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企业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