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重复语言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和教学组织形式,具有调节节奏、强调提示、突出重点的作用。重复语言运用得好,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但是,重复语言的运用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特定的场合和要求。课堂教学中,重复语言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阐述教学目标,目的时,运用重复语言,能使学生加深对教学目标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性。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重复,可以修正和进一步明确答案。3.对教学内容的重复,可以提醒学生记录课堂笔记或使学生加深对所讲内容的理解。4.学生不听课、开小差时,适…  相似文献   

2.
谈纠纷调处的语言艺术易福荣调处纠纷是一门“化干戈为玉帛”的艺术,堂握和运用这门艺术,首要的是掌握纠纷调处的语言艺术。可以说,语言艺术的高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纠纷调处的效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点探讨。一、语言的纯正性。语言的纯正性是指调处人在调处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3.
李杭荣 《警察与体育》2001,(4):35-36,34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人类通过语言运用来认识新生事物,学习新的技能,同时通过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得到心灵的启迪,更好地沟通其他人,就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也能为自己创造一片舒适的天地。因此公安院校警体教学如何运用语言,向预备警员传授知识是完成教学内容最基本的要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运用语言的艺术。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要求具有准确性、情感性、多样性。语言的准确性要求讲究分寸、实事求是,不讲“过头话”,也不模棱两可。语言的情感性要求刚柔得体,多采用态度  相似文献   

5.
李学 《求索》2014,(1):184-187
语言教育内容是语言教育的凭借和依据。通过目标导向选择合适的语言教育材料、运用案例开发恰当移用语言教育资源、以问题为本位在教育过程中灵活调整语言教育方式,是语言教育内容生成智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梁好 《中国残疾人》2011,(11):60-60
聋校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有,课程界定不明,语言教学地位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语文课程忽略了语言训练的重点、语言训练课程局限于言语训练、沟通与交往课程开设流于形式;因材施教不够,聋生个体差异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注;教学语言狭隘,聋生自然手语没有得到充分地运用;评价体系缺失,聋生语言发展没有得到有效地激励。  相似文献   

7.
赵月美 《思想战线》2001,27(3):66-68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有着各异的表意特点、使用规范、适用场合以及实用效果,而在书面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有不尽相同的书面语使用要求.比较、廓清上述两组对比关系中的语言使用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体辨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者未能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对交际法的使用说得多,做得少。尽管交际法7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但英语教学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法在教师的授课思想中根深蒂固,学生从中学走入高校后,仍未感受到新鲜的教学模式,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和形式的变化而已。成人高校的英语教学也概莫能外,仍然把掌握语言知识而不是交际能力放在首位。例如,对语法使用准确性、对英汉翻译、对词汇用法的掌握等要求强调过多,这就造成了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9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残联特邀杭州市残联法律顾问何肖龙律师为残疾人作了一次法律知识讲座。何律师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向残疾人解释了什么是法和如何守法,以及如何运用法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语言共时及历时层面现象的研究,揭示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是语言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语言演变的研究,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假设:语言谱系说和语言区域说两种假设.“裂变-聚变”式,是两种主流假说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演变模型,其以更为宏观的视角突破已有两种模型的思维定式,对研究汉藏语系问题具有启发性,但该模式又存在一定问题.汉藏语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运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时,须紧扣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1.
李秀 《前沿》2005,(11):212-216
本文初步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与在公务员中推普的重要性问题,勾勒了内蒙古的语言概貌,对公务员运用普通话的情况作了样本分析,指出了公务员推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群众和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把为了广大群众谋利益当作行动的最高准则。毛泽东同志的语言理论和语言实践,鲜明地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群众性原则。本文对毛泽东语言运用的群众性原则作初步的探讨(关于语言实践的用例,全部引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简明易懂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族源研究综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40多年的土家族族源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分别列出了巴人说、氐羌说、土著先民说、濮人说、江西迁来说、乌蛮说、东夷说、蛮蜒说、人说、毕方兹方说、多元说的主要依据。在对各种学说作比较分析后,提出了土家族的两大源头是巴人和濮人的观点。文章还就土家族族源研究中应注意的源与流的问题、地缘问题、语言问题、考古资料运用问题、民族调查问题、多元文化的表象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语言符号转换的基础,这决定了语言的具体转换必然受到思维规律的限制。如何准确地用汉语符号传达另一种语言符号的意义,这就需要对原文所遵循的思维规律和语言规律作出准确的理解,并找出它与汉语思维和表达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将概括地从语法意义、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翻译单位是翻译所运用的基本单元,从语言学、心理学、语言哲学等角度,不同的学者对翻译单位作了不同的解释。翻译单位是语言符号间的层次关系,这一观点符合翻译单位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语翻译的最大等值。  相似文献   

16.
贾吉峰 《前沿》2002,(10):108-110
模糊修辞是汉语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法律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严谨 ,而在法律语言中模糊修辞的使用也大量存在。本文试图对模糊修辞在法律语言中的运用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所谓语体 ,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 ,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 ,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结构体式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法律语言以其特有的文风和格调 ,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体。而立法语言作为法律法规内容和条文的外在表现形式 ,对语言体式的选择运用是由法律规范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笔者认为 ,立法语体具有以下特色和风格。(一 )准确、规范准确 ,是法律语言尤其是立法语言的生命 ;规范 ,是法律本质的内在要求。所谓准确规范 ,首先是立法的词义、语义准确 ,不生歧义。法律规范的任何含混或歧义…  相似文献   

18.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翻译界经常讨论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各家各派曾提出各种各样的翻译标准。实际上,任何一种翻译标准都不是万能的、通用的。所有这些翻译标准的客观存在构成了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需要加以适当的选择。法律语言作为一科特殊的话体,在词汇、句式、结构、风格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法律语言的翻译标准,应根据法律语言的这些特点,选择准确、规范、通顺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9.
论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当前我国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语言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语言艺术的途径、强调了在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方面素质的同时,重点阐释了在监管改造服刑人员实际工作中,监狱人民警察应根据不同的执法对象、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采用规范文明的执法语言。  相似文献   

20.
政府接待工作离不开语言,研究和掌握政府接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对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政府的工作水平、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笔者从多年的机关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政府接待工作的语言运用要做到“六注意”。一、注意运用语言的真切性。首先,机关干部必须摆正与来访者的同志关系,真正做到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平等待人,一视同仁,要以关心、信任的语言对待来访者。使来访者感到政府部门是真心诚意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打消他们心目中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种种疑虑。切忌咬文嚼字故作高深,或滥用尊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