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刘明 《亚非纵横》2005,(4):14-20
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沙特阿拉伯,面对激烈动荡的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为巩固其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领先地位和重要作用,为实现以石油产业升级为基础的经济多元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长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其石油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扩大本国石油经济实力和加速天然气、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推动国际石油领域的对话、合作进程,加强亚洲市场的开发,特别是扩大与中国、印度的石油合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其中经济增长能源化现象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俄罗斯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石油产业给俄经济带来正负两方面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俄罗斯政府对石油产业影响下的国民经济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油价背景下韩国产业政策走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动牵动着经济的每个领域,2002年以来的国际高油价显出固定化特征,石油的供应趋紧将会是未来世界面临的问题,由于能源消费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单位GDP能耗较高;能源对石油的依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集中在制造业和运输业;能源的97%、石油的100%依赖于进口等问题的存在,对韩国提出了严峻挑战,给韩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了极大压力。为此,韩国提出了能源自立、调整产业结构、从需求角度提高能效、从供给角度扩大新能源、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的开发和普及、大力支持环保型汽车的开发等产业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4.
2011 年3 月以来,北非中东国家陆续出现国内局势动荡和政治危机,日本遭受罕见 地震海啸袭击并引发核电站事故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能源供应带来 极大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短期上涨有限,但价格波动和震荡更趋剧烈;长期上国 际石油消费将持续上升,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迅速加大。石油将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核心,因此 在维护中国石油安全上,需继续坚持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 关系、加强商业石油和战略石油储备、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加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和国 内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能源多样化政策,将能源开发与能源供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齐抓共管,不断完善石油战略储备等措施,确保了能源的稳定安全供应。同时,瞄准中东能源基地,抢占里海能源市场,全力争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力争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这些举措,一方面是出于日本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日本政治发展战略上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东部地区:日本石油进口战略的新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既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进口大国之一,长期以来日本的石油供给一直主要依赖中东地区。美国占领伊拉克后,中东地区将更加动荡,这将给日本石油稳定的供给带来极大的威胁,进一步开展对俄能源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14日,日本与东盟在京都签署了《日本一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JCEP)。AJCEP的签署,这是2002年1月以来日本对东盟经济外交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作为一个典型的“南北”型协定,同时也是日本首个与区域经济组织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AJCEP的出现既是日本对自身经济结构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和东亚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一种回应,又必将对今后的东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短缺成为我国未来时期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中俄两国石油合作互补性强,俄罗斯石油的总储量约为200亿吨,而我国从俄罗斯和中亚的进口只占7.5%[1]。两国石油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但也存在许多波折和问题。通过对普京两任总统期间的石油战略分析,可以对中俄石油合作的前景进行理性的预测,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合作对策。  相似文献   

9.
邹志强 《和平与发展》2012,(1):62-66,70
沙特阿拉伯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石油,自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暴涨和世界石油需求量的猛增,使沙特迅速富有,一跃成为G20成员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占有重要一席。由于沙特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中,沙特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北萨哈林岛的石油成为苏联和日本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注重石油的经济、军事意义 ;苏联则从石油资源中开掘政治、经济潜能。在一定意义上 ,石油发挥了维系两国关系的战略效能。  相似文献   

11.
从能源联系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互利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光 《西亚非洲》2004,(5):52-58
21世纪头 2 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关键时期 ,也是国内石油能源缺口不断扩大和对进口石油依赖不断增长的时期。中东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增加 ,双方关系中开始出现下列问题 :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平衡问题 ;与中东原油进口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石油供应的影响。面对这些新问题 ,中国在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时 ,需要重视扩大出口规模、消除“亚洲升水”、扩大投资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开展战略对话 ,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并使中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的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源问题是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战后日本一直致力于实施能源构成多样化、进口多元化和以石油战略储备为依托的能源战略。日本的能源战略在客观上对中国提出有力挑战 ,能源竞争成为两国综合较量的一个缩影 ,但同时也给中国打造自己的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日俄贸易额达3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本报告对近年来日俄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双边贸易及今后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日俄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对俄罗斯汽车出口的增加和俄罗斯对日本石油、天然气出口的增加。在日本商品中,汽车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在日本制造业中,汽车产业是最重要产业。在俄罗斯商品中,石油、天然气是最具竞争力的商品,石油、天然气产业是俄罗斯最重要产业。俄罗斯作为汽车销售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日本作为石油、天然气销售市场,在世界销售市场上还将保持很大份额。这是两国扩大贸易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产油大国,2006年双方都取得很大成就。 中国2006年生产石油1.83亿吨,占世界第五位,生产天然气585亿立方米,占世界第12位。进口石油1.69亿吨,为世界进口第三大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500万吨。  相似文献   

15.
试析石油经济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石油经济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因多种原因,它面临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导致石油经济风险的主要原因以及石油经济风险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规避石油经济风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东部油气基地新采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远东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给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在遭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油价下跌的冲击后,富产石油的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简称“海合会”,由沙特、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组成)国家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推动“知识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构建金融资本市场,注重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整体实力,逐渐实现了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与出口国,迄今为止,其经济对石油和天然气(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依赖没有丝毫改变。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经济在2009年出现衰退,特别是制造业受到很大影响,这又增强了俄对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依赖。由于西伯利亚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已到极限,找到新的油气代替产地成为俄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方面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快”二字重若千钧,耐人寻味。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东盟国家与世界石油市场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是纯石油出口国,新加坡是一个炼油业基地,菲律宾与泰国则是纯石油进口国,为此,1973年和1979年开始的石油价格两次暴涨,对东盟各国经济的影响,便显得苦乐不匀,迥然不同。按照常理,产油国应在石油涨价中增加收入,提高经济发展实力;非产油国则会扩大石油进口支付,加重财政经济困难;而炼油国将在石油加工中获得好处。但这毕竟是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