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台声》2016,(1)
正2008年以后,两岸和平稳定,投资政策利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也步入了深化互动阶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两岸农产品贸易快速增加和大陆对台政策的优惠,两岸农业合作交流项目日益增多,大量的台湾农产品随之进入大陆。与此同时,2015年,大陆多个省、市赴台采购和对台契作成果丰硕。这些采购既帮助了台湾农民解决农产品丰产滞销的问题,同时也为大陆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台湾农产品,实现两岸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虽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摆脱大陆的政策措施,但两岸经贸联结强度并未减弱,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两岸贸易、相互投资中有利于两岸经贸稳定性提高、两岸产业合作结构优化的趋势特征逐步显现;两岸经贸对台湾经济影响加大;台湾经济跟从大陆经济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这为进一步提升两岸经贸合作畅通提供了支撑与动力。一、两岸贸易保持总体平稳,质量明显提升;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高位运行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地。2018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4)
正2016年初台湾两场重大选举结束,台湾政局巨变,两岸关系发展,也进入不确定时期,必然影响与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年初以来,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显著趋冷: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与互动机制中断,两岸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减少,两岸贸易持续萎缩,台商对大陆投资减少,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缩减,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不乐观。  相似文献   

4.
许言 《台声》2005,(7):48-49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正在大陆参加经贸活动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接受《台声》专访时表示,两岸自由贸易区应当以CEPA为目标,需要两岸在税收等政策优惠方面达成更多的共识,而这是一个分阶段建立的过程,目前尚不能期许大陆单方面出台对台湾工业产品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张意轩 《台声》2006,(7):22-24
两岸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大陆如何落实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一系列政策与具体措施?怎样加强两岸农业技术合作?台湾农产品能在大陆站住脚扎下根的关键在哪里?为此,记者走访了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寿光模式直接、迅速、有效记者:刚刚闭幕的“寿光菜博会”非常成功。农业部在落实新推出的15项惠台政策,特别是7项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政策方面,打算采取什么举措?李永华:在“寿光菜博会”上设立台湾农产品展区,就是大陆积极跟进落实两岸经贸论坛有关共识和承诺的一项…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4月以来,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先后举办了3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论坛最引人关注的成果,就是大陆方面多次宣布涉台经贸方面的优惠政策,向台湾业者发出了非常明确的信号:两岸经贸、两岸"三通"的"蛋糕"将会越做越大。在今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交通部和民航总局宣布了推动两岸"三通"、深化两岸经贸往来的10大举措:首次明确鼓励台湾相关企业直  相似文献   

7.
经济     
《台声》2017,(7)
<正>台湾陆委会:2016年两岸贸易额较2015年减0.7%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方面陆委会表示,2016年两岸贸易金额较2015年度略减0.7%,受大陆投资成本增加影响,台湾去年对陆投资金额减少约1成多,大陆对台投资金额则增加1.5%。据报道,台湾立法机构的"内政委员会"3月20日邀台湾陆委会负责人张小月、经济主管部门副负责人杨伟甫、台湾发展委员会副主委高仙桂等人就"两岸经贸  相似文献   

8.
何柳 《人民论坛》2014,(12):143-145
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五十年来,两岸关系可以略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两岸间主要是军事的对抗,而政治与经济方面,均处于截然的隔绝状态。1979-1995年:祖国大陆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调整,对台采取和平的政策,而台湾方面由于内部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外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放弃与大陆的直接军事对抗的政策。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前往大陆,并逐步有限度地允许一些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同时,两岸间的经贸往来亦大幅增长。目前“台资”约占全大陆“外资”的10%,而台湾方面也因之获得可观的贸易利益。有人分析,此利益相当于台湾目前的经济增长额…  相似文献   

10.
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较长时期台湾岛内民心或政治取向与经贸走向“相悖”。“相悖”是现象,“相符”是实质:由于不能依据市场规律、农业产品和要素比较优势差异建立实现双赢的合作机制,台湾中南部农民从与大陆经贸往来中受益不多。鉴于此,大陆应加强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让利于台湾小农,扭转岛内关于“大陆农产品是造成台湾农业困境根本因素”的错误认识,彻底打破政经相悖的格局。本文提出: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借鉴现代发达经济扶持农业惯例的前提下,放开台湾优势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创造条件帮助台湾小农西进大陆创业,用其农业要素上的比较优势来抵消产品上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流是优化区域间资源配置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及纽带,比其他产业更能消弥 两岸之间的时空距离,对于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连宋大陆行之后,两岸农产品贸易 出现持续热络态势,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不仅是促进福建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 要;而且是纾解台湾农产品产销矛盾,拓展台湾农业发展空间以及推动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举措。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物流生产基地,加快农业 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实施相应 的优惠政策予以推动。  相似文献   

13.
直航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颖 《中国发展》2009,9(4):67-72
该文分析了直航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直航有利于提高两岸农业经贸交流效率,有利于促进台湾地区农产品销往祖国大陆市场和改善两岸农产品贸易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直航后两岸农产品贸易仍需面对的问题,为促进两岸农产品发展应采取明确目标客户、尽快统一两岸检疫和减少对祖国大陆农产品进口限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海峡旅游区”的构建及其对台湾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进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区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福建提出的闽台两地共同建设"海峡旅游区"的条件与时机已经逐渐成熟。从区域合作效应来看,加快推动"海峡旅游区"的建设,对海峡东岸的台湾一样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一是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提升台湾旅游业的竞争力;二是拓展客源市场,平衡台湾出入境游客数量;三是实现区域内无障碍旅游,降低旅游成本。  相似文献   

15.
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到和平发展阶段的生动体现,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式步人制度化轨道,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要看到,ECFA只是两岸经贸制度化的第一步,其后续的政策落实,以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仍将面临诸如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制约、两岸政治军事互信较低等问题与挑战。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复兴腾飞的锦绣前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海西建设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是基础性投入的重点时期,更多需要仰赖外源性投入和政策性投入。因此,借重与海峡东岸台湾地区之间的“五缘”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通过建立、完善不同特色、不同层级的“两岸经贸合作载体功能区”,促进海西对台产业的深度对接,推进海西“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建设,以尽快形成多个具有功能特色、梯度分工合作的地域增长极,推进海西建设快速启动和高效发展,至关重要。其策略取向在于充分发挥闽南地区的作用,科学统筹对台产业深度对接,大力完善、提升既有政策型对台经贸合作“载体功能区”的功能,设立新政策型“载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可行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岸当前在经济相互依存性、经济市场规模、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经贸政策可协调性等经济层面,已初步具备进行一定程度与形式的经济一体化安排,以实现预期经济效应所需的一些基本条件;但是,当前不平衡的两岸经济基础条件决定了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应循序渐进。为顺应经济全球化与WTO多边贸易自由化发展形势的需要,当前,如果政治条件许可,两岸经济体宜从内容广泛的新型自由贸易区形式着手,进而迈向更为高级的一体化形式。  相似文献   

18.
In the mid-2000s, Beijing made a series of unilateral trade concessions with respect to agricultural trade with Taiwan. This move distressed the then incumbent par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because Beijing’s offers might weaken the DPP’s rural support. This article offers the first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Beijing’s trade concessions. Using an original and highly disaggregate dataset at the township-product level, it examines what types of region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the beneficiary of the trade concessions, whether the concessions caused any production change,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changes undermined the DPP’s electoral support. It is found that while the benefit of tariff concession was not confined to pro-DPP regions, the townships that grew tariff-reduced products were no less likely to vote for the DPP. The result suggests a limit of Beijing’s economic enticement.  相似文献   

19.
国外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贸易透明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阻止别国农产品对其市场的冲击,采取日益隐蔽的限制措施,即在WTO框架下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该文在总结国外农产品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现状的基础上对各国特点进行比较,并对其效果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两岸政治互信问题极其复杂,利益认知上的差异和冲突是根本原因;建立互信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追求利益重叠面、构建共同利益的过程。本文从利益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关系出发,先后讨论了“台独”势力、威慑战略、制度差异、台湾的“国际空间”、自信与互信的关系等重要因素与两岸互信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两岸互信面临的诸多困境,最后探讨了破解这些困境、建立两岸互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