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城市文学,望文生义,就是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概念与跟它相对的乡村文学一样,属于一种从文学的题材来对文学加以分类的方法,而不是从写作手法,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或者是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角度来对文学加以分类的方法.各种各样的主义,虽然包含了对文学本身性质的根本看法,但同时也是一整套写作技法的集合.由此看来,城市文学的概念属于一种初级的文学分类方法,而不是比较高级的文学分类方法,因为它涉及的主要是表象,而不是深层次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纵观20世纪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城市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无疑是最重要的主旋律之一。然而城市建设的狂飙突进,并没有带来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其标志之一便是作为城市文化重要载体的城市文学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整个文学叙事的格局中,城市文学只占据很小的分量,在价值评判中更是如此。文学从城市生活中淡出,将使城市的生态和心态处于从未有过的人文危机中。城市文学到底遭遇到哪些创作瓶颈?到底是城市文学缺乏应有的艺术水准和美学高度,还是评判标准出了偏差?城市文学又该如何拓展自己的表现空间与审美格局,创造出独特的话语方式和体系?为了探索上述问题的理论路径,2月19日,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和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新世纪城市文学创作的问题与出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经验的多元表达、城市文学概念的理论溯源、新世纪城市文学创作的实绩与缺憾、城市小说的类型化倾向辨析、城市文学新的美学形态的开掘、城市身份认同与城市文学主体重构等话题展开研讨。现选发部分专家的文章,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主持人叶祝弟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随着网络信息城市的崛起,赛博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杂居渐渐成为城市日常生活景观,城市文学在时空重组的后新文化语境中面临着重构与新变的可能.网络重构了城市文学地图,城市文学经验也面临转型,而如何完成对具有中国性与文化个性的城市塑形则成为创作者所要面对的问题.城市文学所面临的后新文化语境与自身的重构、城市文学经验的转型、均质化与主体性的遗失这几个方面,值得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上海的文学创作中,以城市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成为新世纪上海小说创作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琳 《求索》2012,(12):155-157
"芝加哥文学复兴"的先驱作家之一亨利.富勒创作了以芝加哥为背景的两部长篇小说《悬崖住客》和《随着行进的列队》。其作品被看作是芝加哥文学的开端,富勒本人被认为"第一个获得全国认可的与芝加哥有联系的作家"。这两部作品是有机的整体,相对完整地呈现了十九世纪末芝加哥中上层城市生活的动态发展和城市有产者的精神裂变,从中折射出富勒对城市文化的思考:芝加哥是没有属于自己文化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现有的城市文学研究往往专注于1930、40年代和1990年代两个时段,多采用"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象"的方法,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城市观念"入手,来争论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1950至1970年代这段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中的城市"则研究相对欠缺。因此有必要试论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类型学",从而获得一种解读"社会主义文学"的"城市视角"。  相似文献   

7.
张欣 《大连干部学刊》2019,35(12):42-48
新时期以来,随着大连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升,文学创作中的大连城市书写变得越发引人关注,我们以大连作家对大连的城市书写为切入点,从大连城市写作的资源、现代化想象与城乡关系、历史底蕴与市民文化三个层面探讨大连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遭遇的困境、市民心理和情感困惑,将城市文本与文学文本进行对照,开启解读城市文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以关于武则天的创作为例王爱松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历史题材文学是一个有成绩的部门。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其创作和出版更是形成了一股至今持续不衰的热潮。然而,纵观近年的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本文无意于...  相似文献   

9.
在林登豪的散文诗谱系中,城市题材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与其他写都市题材的散文诗人不同,林登豪以现代人的独特视角,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新的城市话语系统。他对于当下城市复杂的、多元的、斑驳的镜像有着自己的观照,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事物的变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将现代人在城市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内心世界中的深层意识,凭藉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和情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城市犯罪预防与"防卫空间"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城市犯罪预防对策中,"防卫空间"思想及实践是其一项重要内容."防卫空间"思想又称为环境预防理论,是指通过改变和保护环境,消除便于犯罪的条件,预防犯罪发生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提出,有必要通过环境设计,制造一种"防卫空间",即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旧城改造、社区氛围的营造等各个环节造成不利于犯罪、诱发犯罪行为的机会,预防犯罪的发生.引入"防卫空间"理念治理和预防城市犯罪,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和考虑.城市犯罪预防的硬件建设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将犯罪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功能和指标,贯穿始终,让城市建筑、居民住宅具有抑制和预防犯罪的功能.其软件建设是指制定和落实有关规范和措施,以保证上述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