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诉讼的保障体系,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重要手段。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本质体现了实现刑罚与保障人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在实现国家刑罚权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权保障,必须完备刑事强制措施制度体系,即选择适用准确、补救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2.
刑事强制措施这一程序性诉讼手段 ,因其对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价值功效而为各国法律所确认 ,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以权代法”、“滥用”或“不用”强制措施等现象的存在 ,容易使人们对这一诉讼手段固有的经济合理性产生怀疑乃至错误认识 ,因此 ,在司法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将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仍作为理论与实践问题加以探讨 ,对诉讼法律制度以及诉讼民主化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本质体现了实现刑罚与保障人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实现国家刑罚的同时要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权保障。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对刑事强制措施的采用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和程序,但该制度仍存缺陷及不足,有必要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在于它既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权免受国家权力任意侵害的有力武器。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比羁押性强制措施更符合这一价值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不仅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还直接关系到人权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其在法定的种类内适用,做到适用对象和主体、目的和条件、程序和期限合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刑事诉讼法第六章对强制措施一共规定了35个条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延长了特殊案件拘传的期限,增加了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可以口头传唤的法律规定现行刑诉法对传唤和拘传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传唤、拘传具体的适用对象及拘传的间隔时间法律并未作出规定并加以区分.导致侦查实践中拘传使用率偏低.拘传与其他手段混用或交替使用,违法超时,连续拘传,变相拘禁,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新刑事诉讼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唤、  相似文献   

7.
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的人权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存在的人权保障问题.学界近年来有较多的讨论.公安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的关系是微妙的,也是十分密切的.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存在的人权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技术上的缺憾,二是公安实践中的不足.完善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的人权保障制度,必须在刑事诉讼中完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并且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8.
刑事强制措施是一项关乎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的制度,但是实践中,滥用刑事强制措施的现象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机制的缺失。而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强制措施的监督方面,更应该发挥作用。因此,本文从刑事强制措施的比较法对比及监督机制理论基础、刑事强制措施的问题及原因、现有的监督手段及完善措施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和完善刑事强制措施监督体系,力求构建一套更为合理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刑事强制措施改革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强制措施的设计直接体现着刑事人权保护的法律状况。"79"刑事诉讼法和"96"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与现代司法理念相悖的地方甚多。所以,应从强制措施种类的存与废、逮捕制度的改革、独立羁押制度的设立以及强制措施的变更、解除等方面进行构思,以期完善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刑事强制措施的改革是刑事审前程序改革的要害所在,而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的设计是否科学、适用是否公正,不仅对整个刑事强制措施体系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每个被追诉者,甚至每个公民人身自由权的保障。应当正确认识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重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刑事责任 ,一般是指国家对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所给以的否定的政治评价和行为人应承担的一种法律后果。它具有强制性、严厉性、专属性的基本特征 ,是区别于其他法律责任的重要标志。刑事责任在刑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联结和架设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没有犯罪 ,也就没有刑事责任和刑罚 ,这是刑法这一事物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规律。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同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则有所不同 ,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关系 ,其产生刑事责任的年龄的下限与上限应如何界定、对其哪些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如何适用刑罚以及如何应用刑事诉讼程序及教育改造措施 ,…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应该松紧有度。从以往各地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经验分析,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采取了谨慎保守的立法态度,诸多限制条件存在不恰当之处,不利于实现刑事和解价值最大化,因此,立法应该不断拓宽和完善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建立我国判例适用制度的现实需要和可行性,并对我国判例适用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二审中的发回重审仅仅提到了一点,即限制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发回重审的次数。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修改依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存在着理解上的歧义。对比草案前后关于发回重审的不同规定,并结合草案和现行刑诉法中发回重审的规定。分析发回重审存在的矛盾,最后借刑诉法修改之际提出了关于二审中发回重审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结合我国刑罚的根本目的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应对其实行与成年人犯罪有所不同的刑罚。尽管新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原则上作了特殊规定,但具体操作上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自白排除规则的含义及法律价值 ,分析了自白排除规则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确立、运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检讨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确立自白排除规则所存在的障碍 ,在些基础上 ,主张构建符合中国政治、经济和法文化特色的坚持被疑人任意性与合法性程序相统一、自由与安全并重的自白排除规则 ,并对其相关配套制度进行了探索 ,旨在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最大和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法律规范的要求也更臻于完善。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尽管有了很多充实与发展 ,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新的需要 ,仍须对我国刑法立法作进一步的充实与完善。一、关于刑法设立见死不救罪问题由于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见死不救罪 ,因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成为愈来愈突出的问题 ,严重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共道德。此类事件多数发生自救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身上。在目前情况下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保护未成人的健康成长 ,在刑法中规定这一罪名是完全必要的。前不久 ,全国人大1 0 0多名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然会产生WTO法的国内适用问题。依据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原理,WTO法具有优先于我国国内法的效力,国内法不得与之相抵触。因此必须排除当前国际法适用中的某些障碍,从立法、行政和司法角度积极创造条件,为我国的WTO法构建的“游戏规则”中成为真正的赢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公安交通行政许可是公安交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安交通行政许可工作中存在许可项目不清、行政越权、滥用职权或不作为现象突出、程序违法、不履行监督检查义务、效率及服务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完善公安交通行政许可工作的措施有:依法设定公安交通行政许可;明确行使范围与权限;遵循法定程序;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法律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缓刑制度在世界各国乃至我国刑事立法中都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在刑事立法上对缓刑制度规定的比较简单、概括,因此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往往要依靠司法解释来解决。所以,有必要对缓刑适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论证,以使缓刑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