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制约公证质量的因素 (一)质量意识的缺乏在公证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里。重经济效益.轻公证质量的思想有所存在。随着公证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当一部分公证机构已改制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有的还改制为合作制甚至是合伙制。分配制度灵活多样.只有一小部分仍保持行政体制。不论何种体制下的公证机构.一般都十分重视公证业务的拓展和公证收费的提高.大部分公证处将公证人员的收入与公证收费直接挂钩.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13,(9):93-93
为完善公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公证质量督查指导,日前,安徽省公证协会制定出台《安徽省公证质量巡查办法》,对开展公证质量巡查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办法》规定,公证质量巡查包括对公证卷宗检查评定以及对公证机构质量管理的检查评定。  相似文献   

3.
和梅 《法制与社会》2011,(11):199-200
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公证业的形象和声誉,关系到公证的社会公信力,关系到公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证质量宏观上关系到公证事业的发展,微观上关系到公证机构的生存,因此,在当前公证工作改革任务繁重情况下,绝不能放松对公证质量的管理。抓公证质量应放到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提高公证质量来落实各项改革措施,通过改革来强化公证质量意识,健全完善公证质量管理、监督制度,全面提高公证质量。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生命线。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就没有发展。公证质量是公证活动的价值取向。公证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公证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公证行业自律建设的重要措施。提高公证质量,增强公证公信力,是公证全行业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5.
陈笑雯 《法制与社会》2011,(36):209-210,231
公证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正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公证质量是公证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公证事业的生命线,是公证亭业的生命力所在,只有保证了公证的质量,我们才能不断地推进公证的体制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公证的公信力。可以说,公证质量是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及提高其公信力的前提。所以说,只有保证和提高公正的质量,我们才能保证公证机构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及其公证的概念,并从不同的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在公证处的建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丁锋 《西部法苑》2003,(8):54-54
公证质量是公证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石,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公证能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服务、沟通、公正、监督”的中介作用,归根到底是看它能否为社会提供及时有效质量上乘的法律服务,而保证质量的基础是公证处公证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周晓燕 《中国公证》2006,(12):63-66
公证质量是公证效力的可靠保证。是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核心,是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影响公证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市场竞争机制的冲击。目前的公证业务中,存在市场经济往来中的不正当竞争手段,给公证质量埋下隐患。二是公证机构查验材料、证件的手段不科学,公证员每天面对繁杂多样的各种证件,仅靠经验和肉眼观察难免会出现失误。三是公证机构内部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四是公证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公证书在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公证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是业务创新不断带来公证风险,而行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七是公证机构内部责任不明确,忽视程序和细节等。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际通用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为公证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虽然公证服务有其自身特点,我们不能简单套用这一管理模式,但其所包括的全面质量管理思维.对公证质量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应在法律框架下,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公证管理者、当事人和公证员三个主体,  相似文献   

9.
刘远 《中国公证》2004,(5):29-31
一、公证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 公证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证质量是指公证管理部门和公证处从事公证管理和公证业务活动的优劣性质和程度.它不仅包括公证管理部门的公证管理活动,也包括公证处的公证业务活动即公证处的非办证业务(如公证宣传、公证咨询、商务谈判等)和具体办理的公证业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12,(2):62-64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证的需求越来越大,公证证量越来越高,公证质量问题突显。如何有效加强公证质量管理,防范执业风险,是公证人员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公证执业风险的特点、造成公证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我国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的今天.谁也不会否认.质量问题对于一个行业、一个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公证行业要想实现良性循环和科学发展.必须保证并且不断提高办证质量、扎实开展公证质量建设。从而促进公证业科学发展。第一。应提高公证队伍素质,奠定公证质量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加强大中城市公证机构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银达 《中国公证》2006,(10):16-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公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公证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公证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公证机构体制尚不健全:公证机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公证行业“两结合”管理尚未很好形成等。这些问题若不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信力是公证的灵魂。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应当严格规范履行职责,确保公证质量,确实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推动公证事业科学发展。一、当前影响公证质量的若干因素公证制度恢复30多年来,质量与发展一直是公证行业的两大主题。"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公证质量是公证行业的生命线,这些都是业界常谈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证》2012,(2):12-12
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处会同宁夏公证协会和资深公证员组成公证质量检查组.对近两年宁夏各公证机构公证法律服务开展情况和公证质量、文书档案、水印纸管理、投诉处理等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以查、看、评、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4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听取了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同志的工作汇报,并就开展好司法行政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首都公证工作实践中去,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指引首都公证行业进一步提升公证质量和公证公信力,充分发挥公证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公证协会扎实开展深入推进首都公证质量管理建设年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公证机构内部的自我管理相对于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的行政管理。以及公证协会对公证机构的行业管理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公证机构是公证执业活动的主体,是公证管理的基础,公证处内部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律和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公证管理工作能否真正到位,公证质量和公信力能否得到保障。所以,提高公证机构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公信力是公证工作的立业之本。确保公证质量,对于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证质量控制问题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正确研判质量现状,科学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并采取综合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齐祥春 《中国公证》2010,(11):10-13
记者:质量是公证的生命,公信力是公证的灵魂。不断加强公证质量建设,提高公证的社会公信力,已成为公证行业的共识。近年来,伴随着公证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公证行业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加强公证质量监管工作,稳步提升公证社会公信力,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请问张厅长,黑龙江省在这方面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廖腾琼 《中国公证》2005,(12):11-15
一、建立公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意义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公证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 公证的价值目标是指通过公证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公证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为:一是实现公证法律正义.公证机构依据当事人申请办理公证事项,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保证公证文书的合法性;二是体现公证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20.
何敏 《中国司法》2013,(11):46-50
公证质量是公证的生命线,是公证立业之基、兴业之本。多年来,司法部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高度重视公证质量建设,将公证质量建设作为实现公证公信力的根本保障常抓不懈。吴爱英部长在今年的司法厅局长座谈会上专门就提高公证质量,加强公证公信力建设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公证质量建设,提高公证队伍素质,加强监督力度,对公证质量考核、公证机构内部管理要落在实处。赵大程副部长撰写专文,就如何提高公证质量和提升公证服务水平,深化公证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要求、有效途径、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作了系统全面的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加强公证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