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西省曲沃公里村乡,当人们提起蒙城福利冶炼厂厂长王学亮时,熟悉他的人都说:‘小王有副‘菩萨心肠’,他是里村乡的‘民政厂长’,在他身上,有讲不完的民政故事。”今年35岁的王学亮,1992年办起了全乡第一座福利冶炼厂。经过他4年的苦心经营,冶炼厂由小到大;经济效益可观,王学亮也成为乡里的“知名人士”,存款额上升到六位数字。但此时的王学亮并无半点“大款”气派,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而是对全乡民政对象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1994年春节起,他连续3年,每年都拿出1000元,给全乡73户军属每户送上一份慰问品。从建厂至今,共…  相似文献   

2.
当我采访孤儿无意时,她笑着对我说:“我有‘妈妈’,我有爱。”哭泣的小天意天意从小就很懂事,只有两岁的她在医院里,面对患白血病卧床的妈妈,她说:“找不哭,我听话。”可妈妈却哭成个泪人。当护士抱起小天意离开病房时,小天意哭了,她大声喊叫:“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回家。”护士哄着小天意,自己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知道小天意的妈妈再也回不了家了。16年前寒冷冬日里的这一幕,两岁的孩子还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盯打那以后,小天意再也没有看见过妈妈,她常常哭喊着要找妈妈。直到6岁那年,她才懂得,妈妈死了,妈妈再也不…  相似文献   

3.
鸿宇 《乡音》2015,(1):31-31
“我们唐山人有自己的‘百家讲坛’了。”唐山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李治欣自豪地说。自2014年3月份开始,唐山市政协“唐山文史大讲堂”活动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记忆年轮艺术沙龙”启动,以通俗易懂的演讲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唐山文化优秀品牌。  相似文献   

4.
张小姐是我的一个朋友,人较瘦弱。她虽然长得五官端正。但是面色苍白,连嘴唇、指甲的颜色也是苍白的。在一次闲聊时,我为她搭了脉,觉得她脉搏细而无力:又看了她的舌头,舌质较淡,我说:“你是不是经常觉得头晕、手足发麻,容易失眠,还动不动就心慌?”她一听,连忙称是,问我怎么会知道。我说:“中医看病‘望而知之谓之神’,从你的表象看来,是典型的血虚证。”  相似文献   

5.
在安徽省无为县的敬老院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位中年妇女跑前跑后,像对待亲人那样侍奉着孤寡老人。这位纯朴、善良的工人家庭出身的女性,在这里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她就是先后被授予县精神文明‘十佳”,省民政厅民政女“十佳”,省妇联‘三八红旗手’的敬老院副院长孔繁珍同志。1984年夏天,孔繁珍从无为编织厂调到敬老院工作。当时院里的20多位老人,有八九十岁的耳聋眼花者,有理智不正常的精神病患者。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要侍候他(她)们穿衣、吃饭,甚至要搀扶他们去大小便。那一年,孔繁珍刚30出头,正值青春年华。在这样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重固镇新联村党员活动室中,七十多位党员分三、四排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谈开了。50多岁的阿婶说:“我们村在党员带领下,上到85岁,下到30岁,许多村民都在种菜卖菜,村里听不见麻将声了。我们依靠劳动致富,其实就是在践行‘八荣八耻’呵!过去说‘劳动最光荣’,现在我还是要和村里人讲‘劳动最光荣’!”村民小组长老陈则用自己十几年小组长的经历来说明,共产党员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将自己的小组建设成文明小组、卫生小组。78岁的曹老先生也忍不住了:“我们退休干部,一直担心退休后,为人民服务没岗位,做好事没机会,党员作用无法发挥,对有些社会不良现象看不惯也要看。现在我要对大家说,‘八耻’是红灯,党员不能闯。”  相似文献   

7.
记者:“五·一”节前夕我们《中国民政》杂志编辑部组织策划了“劳动节抒怀──‘孺子牛’奖获得者访谈”活动,以期使广大读者了解“孺子牛”们如今都在干什么,从而使人们更自觉地学习和弘扬“孺子牛”精神,推动民政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李副部长,您曾直接参与指导了有关“孺子牛”评奖活动的全过程,本刊特请您就有关问题谈谈看法。李宝库:好的。“五·一”节是全中国、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也是辛勤工作在民政战线上的民政干部职工的节日。值此节日之际,我首先代表民政部党组向默默耕耘在工作岗位上的“孺子牛”及…  相似文献   

8.
“上课的铃声响了,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走进课堂,认识文字,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她说。她是上任不满两年的民政办公室主任,名叫章安旭,刚到不惑之年。或许她过去从事的是计划生育工作,说民政说到孩子身上,声声溅泪,句句动情。此刻,楚地南平镇的一间小屋,仿佛变成了一个偌大的课堂,她讲孩子,她讲教育,神情是那般严肃,像一个历史教授,我便成了她唯一的学生。“救灾也好,济困也好,不能只发放一点钱粮,解决了贫困户的吃穿问题就算了事,还得想想他们的子女,哪个是念不起书的‘高玉宝’,我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贫穷,会造就二…  相似文献   

9.
她——酷“李安得了金熊奖报喜,林惠嘉被电话吵醒还很不爽。”“酷”是李安形容太太林惠嘉的词。他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回忆自己第一次以《喜宴》获得金熊奖时,想着太太支持她这么多年,如今电影获奖要赶紧给太太打电话报喜才对,于是就拨电话回家。当时是美国时间早上5点多,太太被电话吵醒很不爽,“我说:‘我们拿金熊奖了’,她说:‘喔’,我说,跟内地电影一起拿的,她问:‘没有别国参加吗?’我说:‘有,有’,她就挂电话了。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来,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没有一点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她,只有40岁,却已集“全国城镇巾帼创业标兵”等40多项荣誉于一身,被人誉为“‘金城’女杰”。她,从27岁白手起家创业,如今已“撑起桦甸市区经济建设‘半壁河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她,身家已近6亿,仍在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时事报告》2006,(6):8-9
卓越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指出:“一国人民,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是一盘散沙,不是一个现代国家。推广共同语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先行工作。”他还说:一文明古国’要想成为‘文明今国’,不能不进行现代化的改造。‘现代化’必须以‘教育现代化’为基础,‘教育现代化’必须做好‘语文现代化’的准备。”周有光认为,“语文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就是普及现代共同语,学校、公共场所和集体活动一律说共同语,实行共同语和方言的“双语言”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位研究生毕业后,放弃自己心爱的太阳物理专业,从北京远赴河南,创办“艾滋孤儿”学校。一些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如何运作一所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校?”甚至还有人对他表示怀疑,“他自己都还不能养活,又拿什么去救助那些‘艾滋孤儿’呢?” 2004年3月,这位26岁的“艾滋孤儿”学校校长李丹,前往四川时接受笔者采访。他的“艾滋孤儿”救助  相似文献   

13.
把人盘活之外,孝感市民政局还有两个盘活。请看──民政是“勤政”亦是“钱政”喻天胜局长对民政工作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说:“民政是‘勤政’.民政对象千万家.民政工作千万件,不勤,舍不得吃苦,就做不好民政工作。民政又是‘钱政’,民政对象需要救济、补助。优待,...  相似文献   

14.
我叫李俊.今年26岁.至今未婚.但是我担任广州军区某部独立汽车第二营的计生干部已经3年了。回想3年前.教导员安排我担任这个职务的时候.我张口结舌:“教导员,我连对象都没有,怕、怕做不好,你还是安排别人吧!”教导员用信任的眼光看着我.“只要你有‘诚心’、‘热心’、‘信心’、‘细心’、‘耐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于是我硬着头皮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苍溪K县城西北,一向分清的红军路上段。近年来变得赶闹起来。近日、笔者慕名来到了这里掏“民政一条街”。绵延300余米钢街道南侧,布满了各类民政福利企业及优抚对象、贫困户、残疾人的店铺。“扶农庄稼医院”、“三月风理发音”、“盲人按股诊所’”、‘“民政扶贫福刊公司”等带有民政色彩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成为这条街独具特色纺景观。据介绍,苍溪县“民政一条街”是1991年发展起来的,该县民政企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由于信息闭塞,资金紧缺,加之产品无市场,全县30多个扶贫福利企业,大多效益低下陷入困境。此时,部分…  相似文献   

16.
边城 《人权》2004,(3):25-27
一位研究生毕业后,放弃自己心爱的太阳物理专业,从北京远赴河南,创办“艾滋孤儿”学校。一些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如何运作一所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校?”甚至还有人对他表示怀疑,“他自己都还不能养活,又拿什么去救助那些‘艾滋孤儿’呢?”  相似文献   

17.
李家泉 《台声》2001,(2):12-12
陈水扁先生“元旦文告”发表后,台湾和香港的一些媒体记者问我:陈水扁说,“在跨党派小组提出‘三个认知、四个建议’的基础上,有关‘建立新机制或调整现有机制,以持续整合国内各政党及社会各方对国家发展与两岸关系意见’,这一点个人愿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积极回应”。这一段你如何理解?  我认为,首先应当了解所谓“三个认知、四个建议”的真义。这个认知和建议的具体内涵,已是人所共知,不必赘述了。在其发表时,我就曾为文评议说,这是“似是而非的‘一个中国’,地地道道的‘两国论’”,在这样一个认知和建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20日,农历大寒。罗山县东铺乡新湾村土堆组村民陈支英从乡党委书记、乡人大主席金治贵手中接过12.5万元赔偿款时,已是泣不成声。良久,她哽咽着说:“是‘人大热线’帮了俺的忙,感谢乡人大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23日大清早,张林来到人大代表龚明亮家。 刚落座,张林就说:“龚代表,今天的‘下午茶’我想包场。” 个人包场喝“下午茶”还是第一次,龚明亮感到稀奇,便问:“有啥重要事?” 张林说:“‘五一’我儿子结婚,我想请邻居们喝场茶,打声招呼。”  相似文献   

20.
忙碌了一周,总算到了我的休息日,本来想“偷得浮生半日闲、躲到江南做布衣”,可是还没有启程,手机就急剧地响了起来。 “林紫老师,一位来访者非常希望今天见到您,她从国外回来,明天就要走,很急很急!”助理气喘吁吁地说,好像来访者的急切已经传染到了她那里。 我问:“她想要咨询哪方面的问题呢?’ 助理说:“婚姻、人际、情绪……好像都有。她不愿多说,情绪很激动。” 我的“非专业的”恻隐之心又开始作祟,约在下午吧,我说。 家谱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