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苏联东欧学会于1987年3月24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上海市各界从事苏联东欧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有关人士约200人出席了成立大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市社联主席罗竹风到会祝贺。大会通过的学会章程指出,上海苏东学会是上海各界对苏联东欧研究有兴趣和爱好的人士组成的民间学术性团体,旨在进一步开展对苏联东欧各国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性交流,为上海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2.
《今日东欧中亚》走过了16个春秋,至今已整整出满100期。 《今日东欧中亚》原为《今日苏联东欧》,创刊于1981年。那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与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关系尚未正常化,《今日苏联东欧》肩负着桥梁和窗口的使命,把阻隔多年的苏联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情况介绍给广大读者,同时也为刚刚恢复的苏联东欧研究开辟了一块园地。随后是席卷苏联东欧的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3.
一、三种看法对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一、从整体来看,东欧各国从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得到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苏联。二、与第一种看法正好相反,认为苏联在经济上压迫和剥削东欧各国,苏联通过同东欧各国的贸易,得到了比东欧各国更大的经济利益。三、在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苏联和东欧享受着平等的经济利益。这种看法主要存在于东欧各国的经济学家中间。他们以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国家分工贸易理论为根据。  相似文献   

4.
《苏联东欧经济——计划和市场》(日本中央大学出版部,一九八一年版)一书是由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经费赞助,日本中央大学、神户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十五名苏联东欧经济专家的研究论文分门别类汇编而成。该书详细介绍了苏联东欧国家在1956年后进行经济改革的情况,并对经济改革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作了理论探索,同时预测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该书资料丰富,论述范围深广,是日本迄今比较系统的一本研究专著。为了使有  相似文献   

5.
东欧的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它是二战以后即十月革命三十余年之后通过苏联的军队、苏联的代理人、或苏联政治制度的副产品移植过来的。东欧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副产品。他们中许多人在莫斯科度过了若干年甚至几十年,而某些人,如季米特洛夫,甚至成为苏联政治工具的一部分。东欧党派政治制度的所有特征都源于苏联并被成功地移植到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东欧关于托洛茨基研究的国际讨论会在俄罗斯召开莫斯科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研讨会综述斯大林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中苏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吗? ——兼谈《避免了一场核战争>冷战开始后苏联加强集团内部统一的举措勃列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从苏联哲学的演变看苏联东欧剧变的深层原因 ——<苏联哲学的演变(1919—1953"一1991>一书概述苏联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富农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语言改革与苏联的解体剧变前夕苏共基层组织的涣散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独联体各国共产党对社…  相似文献   

7.
苏联东欧各国文化和文化政策研究是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领域的缺门,亟需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科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中苏联东欧文学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向纵深发展,写出一本又一本很有见地的专著,苏联东欧政治、经济研究后来居上,对社会主义各国当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为党和国家的改革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随着我们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加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明镜》周刊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第廿八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庆祝胜利还为时过早》,谈安德罗波夫的身体情况,勃列日涅夫去世前后苏共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苏联内外政策动向和苏联东欧关系。现把该文分析苏联东欧关系的段落摘译如下: 多年来,苏联领导人在处理和兄弟国家的关系上一直感到棘手,东欧共产党利用勃列日  相似文献   

9.
苏共指导思想的三大误区与苏联解体积重难返无力回天 ——从意识形态看苏联解体原因苏联解体的三大动力前苏联东欧赵志敏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葛宁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如是说 胡延新编译民族自我意识与苏联解体问题 王丹“苏联解体原因及苏联解体对欧洲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葛新生后苏联谁的日子过得好 (俄)弗·库马宁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 李兴汉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及若干思考 沈宗武略论抗战胜利后苏联对东北的战略意图 田保国对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变革的制度分析 王静苏共中央国际部与苏联对外政…  相似文献   

10.
英国伦敦大学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1984年1~6月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专家们就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制度合法性、军队的作用、个人崇拜现象、干群关系、政教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丁·麦考利和斯蒂芬·卡特将这些专家们的看法编成一本论文集,取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领导与继承》,现将这些学者对东欧现行领导人的剖析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98 9年以来 ,东欧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剧烈而巨大的变化 ,它们抛弃了实行 40余年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 ,开始了向西方式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转轨。在这个巨大的政治变动中 ,多数东欧国家经历了由摆脱苏联控制、获得完整主权到申请加入欧盟、让渡部分主权的过程。苏联对东欧国家主权的伤害以及东欧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 ,连同其他因素一道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 ,而提出加入欧盟的要求、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则有助于政治转轨的顺利进行。维护与让渡国家主权都对东欧的政治巨变具有相当的意义 ,这也是东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0月11—19日,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佐藤经明在上海苏联东欧研究所讲学,谈了他对当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改革的一些看法。现将其所讲的主要内容整理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余天激烈争论的苏共28大,于7月13日降下帷幕。大会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坚持改革的方针和维护苏共的团结。这次代表大会不仅是在苏联社会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而且是在东欧诸国发生骤变后的复杂局势下召开的。因此,如何估价前一时期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必然成为党内各派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大会前,当人们面对如此东欧局势,很自然地要对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实施的对东欧的政策提出各种疑问。因为,客观事实已明摆着:原来称之为“苏联阵营”、“社会主义大家庭”正在走向解体,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额出现下降。1982年,世界总贸易额下降了5%,据估计1983年继续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六国的对外贸易却发展很快,特别是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据统计,1983年上半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苏联和东欧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6%,进口增长了11%。同期,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27亿美元。1982年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100亿美元,如果1983年下半年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则1983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估计可达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具有70多年历史、拥有14200万工会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之一的苏联工会,面对苏联国内政治向多党制的转变、面对国内经济向市场关系的转换和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工人运动中业已出现并有可能发展的各种非正式工人组织,作出了如下抉择:其一,苏联工会明确宣布,将有条件地“同苏联共产党和其他政治组织合作”;其二,苏联工会明确:“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工会一切活动的主旨”;其三,反对分裂工人运动,同时以“联盟原则”重新构筑工会组织。这三大变化突出地表明,苏联工会正力图挣脱其自身传统模式的束缚,赶上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苏联社会生  相似文献   

16.
这是日本苏联问题评论家谷畑良三在《世界周报》1983年新年特大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安德罗波夫的上台标志着苏联和东欧的关系进入新的阶段。斯大林死后三十年来,苏联和东欧关系的发展虽然是很呆板和曲折的,进程非常缓慢,但却是稳步地前进着。  相似文献   

17.
期教东欧中亚1995大事回顾回顾与展望—“九五”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东欧四国与北约东扩苏东剧变在日本引发的理论思考与论战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探源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关系俄‘民主派”人士谈俄现行体制西方人眼中的东欧多元化阿塞拜疆议会选举巩固了总统权力刘燮严文华超茶英姚掌宏徐经门陈红蕾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私森赵李第第第第第第第第房筱琴编译严实综述季志业蒋莉俄罗斯形势学术讨论会综述宋晓敏整理刘一原苏联东欧地区左派崛起的分析洪韵珊对俄国外交选择的分析(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波兰总…  相似文献   

18.
菊地昌典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苏联东欧问题研究专家。应上海苏联东欧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的邀请,于4月8日至4月10日在沪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菊地昌典先生1930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农学系,曾留学苏联。他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俄国革命和当代社会主义问题,曾实地调查和考察了不少社会主义国家。著书很  相似文献   

19.
(1998年9一10月)前苏联东欧期期期期期内J哎J月‘︸几谧曰曰、︶98 98 98 9898苏联斯大林时期强制迁移少数民族及其后果对苏东历史悲剧的沉思五十年代初斯大林重建国际共运中心的努力及失败苏联与战后初期东欧的政治发展1917年俄国革命原因与后果的相悖现象历史的选择十人的选择 —十月革命道路问题探讨从民族角度看苏联解体苏联东欧剧变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蝴年1954年东欧的清洗十月革命的业绩与苏联剧变教训前苏联东欧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1937eel卿年期间欧洲势力范围划分经过初祥肖枫张盛发张祥云柳植世界民族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威尔克斯大学的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东丧失政权,冷战结束。西方国家欢呼:资本主义胜利了。在西方一些学者看来,东欧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