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求是》2007,(14)
2007年2月5日,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的上万群众在雨中为病逝的党委书记邓平寿送行。这位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用他31年的工作铸就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自2000年4月主政后,上蔡县卖官之风日盛,官员们相互交流行贿经验,共同防备杨松泉抬高卖官价码。有5个乡的党委副书记想当乡长,他们合谋每人只能送3万元,结果5人都当上了乡长。有两个乡党委书记位置空缺,杨松泉让这两个乡的乡长暂时主持工作,两人各送给杨松泉8万元,两人就被提升为书记。此后,再有空缺,杨松泉便如法炮制。后来,上蔡县一些部门都明码标价:财政局长40万;人民医院院长30万;各乡党委书记6至10万不等……  相似文献   

3.
张胜涛,男,1967年11月出生,汉族,河南杞县人,研究生学历,198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5月任杞县宗店乡党委副书记,后历任杞县阳同乡乡长、官庄乡党委书记、杞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5月任通许县委书记,2009年3月任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相似文献   

4.
邓平寿 《当代党员》2006,(12):60-60
《当代党员》编辑部:我叫邓平寿,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曾光荣地成为贵刊2005年第4期“封面故事”《一股劲一种情一个梦》里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07,(3):1-1
正当市委启动今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之际,我们市委机关刊物郑重推出公仆楷模——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特别报道”。邓平寿堪称干部作风的典范,他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值得重庆的广大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6.
邓平寿同志生前系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扎根偏远艰苦农村,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无私奉  相似文献   

7.
“有了乡党委政法委的统筹,书记、乡长不再到处‘灭火’,而是腾出精力抓发展。”白果乡党委书记曾游江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07,(4):32-33
本刊今年第3期报道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等乙根边远山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后,在广大读者和网友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我市“作风建设年”里,广大党员干部向邓平寿学什么,下面是5位专家学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初,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首先发现原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这一重大先进典型。《当代党员》在今年第三期首家对邓平寿的优秀事迹进行大规模集中报道后,受到市委领导高度重视,3月下旬,全市媒体纷纷进行集中宣传报道。邓平寿爱民、为民、忘我、奉献的感人事迹被广为传诵,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为带领群众致富,他工作起来不辞辛苦,累得吐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贴近群众,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这就是本期封面人物邓平寿,生前任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7,(8):121-122
“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这是重庆市梁平具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常说的一句话。31年来,邓平寿为虎城镇的百姓无悔奉献着,即使要将他凋任到县里工作,他都拒绝了,只是为了他曾经的承诺。而2007年2月1日,邓平寿却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和眷恋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党风党纪     
“艾滋大县”的腐败书记河南省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自2000年4月主政后,上蔡县卖官之风日盛,官员们相互交流行贿经验,共同防备杨松泉抬高卖官价码。有5个乡的党委副书记想当乡长,他们合谋每人只能送3万元,结果5人都当上了乡长。有两个乡党委书记位置空缺,杨松泉让这两个乡的乡长暂时主持工作,两人各送给杨松泉8万元,两人就被提升为书记。此后,再有空缺,杨松泉便如法炮制。后来,上蔡县一些部门都明码标价:财政局长40万;人民医院院长30万;各乡党委书记6至10万不等……上蔡县的艾滋病疫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之后,中央领导到疫区看望群众。…  相似文献   

13.
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最高贵的品质就是"忠诚",而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生命铸就了这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忠诚"。  相似文献   

14.
被群众亲切称为"田坎书记"、"泥脚书记"、"挎包书记"的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病逝后,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为他送行。老百姓对他的感情如此深厚,是因为他和群众打成了一片。群众从来不把邓平寿当做"官",而是当做兄弟看待。  相似文献   

15.
张常荣同志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干部,现年32岁。他1991年毕业于甘农大畜牧系,由省委组织部选派现到安西县工作,从一名普通干部到乡镇领导干部,曾先后担任踏实乡党委副书记、河东乡乡长、乡党委书记、三道沟镇党委书记职务。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认真践行着“三个代表”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行动,实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理想追求。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这个善于研究、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性格禀直的年青人,为当地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殚精竭虑,默默奉献,深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戴,被省乡企…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07,(7):43-45
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生前被百姓们称为“泥脚书记”“草鞋书记”“挎包书记”“田坎书记”,他的事迹系列报道推出后,深深打动了众人。有的人说:看了邓平寿的报道,我流泪了!看了两小时,泪就流了两小时。编者选取了邓平寿身边人的一些回忆,希望读者从中感受到他平凡之中蕴含的伟大,生命瞬间展示的永恒。  相似文献   

17.
风正国方兴──记河北宁晋县河渠乡党委书记、乡长王仁会单庆,申联高,李秋君1993年10月27日,年过半百的王仁会新官上任,担任宁晋县河渠乡党委书记兼乡长。对于河渠乡的状况,王仁会早有耳闻:计划生育是全县有名的落后乡;乡干部、教师的工资久拖未发;社会治...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中组部、中宣部率20余家中央媒体到邓平寿的家乡虎城镇采访。采访团成员跋山涉水深入田边地角、单位车间,走访了大量群众,听取和见证了邓平寿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脚书记”的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多年来扎根深山,带领干部群众,把虎城从一个山区穷镇变成远近闻名的富镇。邓平寿始终保持着浓浓的“土气”本色,始终在思想、感情、行动上贴近群众,始终把自己融入到群众当中,与老百姓心相通、气相投,坚持步行下乡,用脚步丈量自己深爱的土地,赢得了群众的拥戴。  相似文献   

19.
《红岩春秋》2011,(2):2-F0002
2011年2月24日下午,中共重庆市直机关、市委党史研究室举行“学党史强党性”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领导,市直机关各单位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及学习兴趣小组代表,中央在渝单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近3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黎山之子     
1994年9月8日,海南省吕江县王下乡:新上任的王下乡党委书记兼乡长王应才惊呆了。他虽说也是昌江人,也是黎族.但他绝没有想到王下乡会是这个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