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保筠 《新视野》2003,(2):76-78
自2002年“9·11”事件以来,美国和90多个国家结成了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国际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际反恐斗争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任务。尽管世界各国在同恐怖主义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在应对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上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迄今为止的国际反恐斗争充其量只能说是获得了初步的阶段性胜利,距离反恐斗争的全面胜利还非常遥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反恐斗争导致全球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民族分离型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主战场从近几年来的活跃程度、对国际社会的危害的角度看,有两种类型的恐怖主义活动特别引人注目。其一是极端宗教型恐怖主义组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不仅使美国受到重创,而且也震撼了整个世界,打乱了联合国原有工作的轻重缓急次序.在这一关键时刻,联合国及时抓住机遇,迅速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做出强有力的反应,充分显示了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上的恐怖主义活动秦兴大一冷战结束,随着国际格局和矛盾斗争的改变,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恐怖主义活动在蔓延。(一)由民族或种族分离主义、宗教矛盾以及领土纠纷引发的恐怖主义活动爆发点增多。近二、三十...  相似文献   

5.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新特点及反恐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是一种突发的、具有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近年来 ,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活动呈蔓延趋势 ,给国际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目前恐怖主义活动出现许多新特点 ,反恐怖主义的手段也要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6.
“9·11”后国际反恐斗争的状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渤 《前线》2003,(11)
“9·11”以来,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阿富汗战争结束、塔利班垮台为标志。在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下和国内同仇敌忾的气氛中,美国的“反恐战争”初战告捷。第二阶段以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为起点,以国际恐怖袭击再度“回潮”为标志,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呈现“胶着”状态,美国的“反恐战争”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两年多的反恐实践表明:一方面,恐怖主义仍是国际社会的一大毒瘤,反恐仍然是国际社会长期、艰巨、复杂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单纯的军事打击难以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国际反恐斗争必须开拓…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发生,恐怖主义危害日趋严重,反恐怖主义斗争的形势日益严峻.虽然世界各国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作了不懈的努力,但恐怖主义至今未能根除.恐怖主义的深层社会根源到底在哪里?本文将对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进行分析,为反恐怖主义斗争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1年9月11日将永远镌刻在美国的历史上,刻骨铭心地留存于美国人民的心中。作为美国引以自豪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象征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楼和五角大楼,被恐怖主义分子劫持的飞机撞毁或部分撞毁,国会和国务院附近也接连发生了汽车爆炸事件……这举世震惊的国际恐怖主义事件,是美国的国家悲剧。国际社会和各国政要也强烈谴责这种国际恐怖主义行径。在悲痛和震惊中,我们也不得不进行深深的思索,为什么作为“20世纪政治瘟疫”的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没有随着国际局势的总体趋向缓和消声匿迹,反而有日趋泛滥之势?难道真的要…  相似文献   

9.
当代恐怖主义的泛滥已经构成了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要想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必须找到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和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恐怖主义产生和不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面对不断升温的恐怖袭击,西方国家应该反思,找到正确反恐怖主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因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长期是恐怖主义活动频繁、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多发的地带,是受恐怖主义影响的重灾区。"9·11"事件后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比如更多地指向软目标、"伊斯兰国"崛起、借助高科技手段等,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国际反恐合作、西方国家反恐"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滋生土壤等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是一种政治或社会现象,它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带有复杂根源的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全球公害,并且呈现出其独特特征与危害性。这种危害性严重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安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联合国的权威等。对此我们有必要对恐怖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确保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杨静 《世纪桥》2007,(3):66-66,69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刑法、引渡法为主的反恐怖主义立法体系。但是,依据反恐怖主义国际公约的原则和精神,结合我国反恐怖主义斗争的实践,我国反恐怖主义立法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进期,我们军队建设发生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新变化。国际方面:一是国际战略格局正在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大气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广泛兴起,装备技术上"敌优我劣"的态势将长期存在,使我军思想政治建设为军事斗争准备和"打得赢"提供精神动力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是伴随着意识形态渗透的经济全球化,在  相似文献   

14.
一   除了对美国的直接影响之外,“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重新组合;二是导致日本军事态势的转型.从以苏联为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转到当前跨国恐怖主义威胁,威胁概念发生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国家力量和地区政治结构的重新组合.俄罗斯和中国曾经是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敌人,但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俄罗斯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因为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俄国和中国国内事务的头等大事.由于邻近前塔利班政权控制的阿富汗,“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竞争以及对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加复杂;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成功地为国际反恐联盟提供了自己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话语权即发言权,就是发言的资格、机会和权利。所谓国际话语权,则是话语权在国际舞台和国际场合上的体现。国际间的政治斗争、军事较量、经济竞争,无不以话语权的争夺为前哨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执政党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因而失去理论和舆论的支持。"颜色革命"所引发的一些国家的政治动乱和政权更迭,虽然具体原因各异,但其根源都是非政府组织发动的"意识形态战争"使统治集团失去话语权,进而被抹黑、  相似文献   

16.
张晖 《党史博览》2015,(2):24-27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文化大革命"前的七八年间,军内的政治斗争可以说是接二连三。这里有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斗争,1959年庐山会议及其后的揭批彭德怀、黄克诚"军事俱乐部"的斗争,1960年底批判谭政和1965年底批判罗瑞卿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错误处理了大批军队领导干部,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使军队建设受到极大干扰。  相似文献   

17.
刘万文  郁彩虹 《唯实》2004,(6):76-79
"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标示着"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在美国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影响下,在超强综合国力基础上,在冷战后既定单极战略目标导引下,在美国国土安全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现实威胁和直接攻击情况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邪教是"法轮功"的本质,它具有其他"邪教"所共有的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但是,与美国"大卫教"和"人民圣殿教"、日本"奥姆真理教"及乌干达"恢复上帝十诫运动"等世界其他国家"邪教"相比,"法轮功"在其活动形式与追求目标方面,又有自己极为明显的特色,成为高度政治化、国际化的"邪教"组织,被国际反华势力所利用,涂上了一一层厚厚的"政治色彩",沦为国际政治斗争领域西方反华势力的一种工具.这样,使原来作为反动"邪教"组织的"法轮功"问题更加复杂化.可以说,"法轮功"对我们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分裂活动是危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毒瘤。我国反分裂斗争面临严峻形势,"东突"分裂活动严重损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藏独"分裂活动对新时期治边稳藏构成严峻挑战,"港独"闹剧影响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台独"势力不断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当前开展反分裂斗争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政治保证;不断完善反分裂斗争的法制建设;扎实做好反分裂的军事斗争准备;增强综合国力形成国家统一的"磁吸"效应;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在反分裂过程中有效应对国际势力的外部干涉。  相似文献   

20.
一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随着揭批的深入,"法轮功"组织的政治本质日益清楚地暴露在人们面前。大量事实说明,我们与"法轮功"组织进行的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我们"讲政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我们应当从思想政治高度认识这场斗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法轮大法"宣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