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春燕 《前沿》2014,(17):216-217
清初清政府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推行了盟旗制度,有自身的特点,由于资料零星、分散,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薄弱,但是围绕二旗的设立、演变、影响展开的研究与讨论都将是饶有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清代绥远城的旗学陈超英,蒙林所谓旗学,是指清朝专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旗人受教育而特设的各类学校的总称。从时间上讲,一是在科举制下的旧式学校,二是清末以来新学制下的新式学堂。绥远城八旗满洲等驻防旗人是如何随着这一轨迹,走过了这一历史过程,现就...  相似文献   

3.
王晋堂 《北京观察》2010,(12):58-61
<正>从清代八旗官学说起提到北京的现代教育,要从清代八旗官学说起。清顺治初,设八旗官学。八旗官学筹建时是八所。这八所学校的校舍和地址在《钦定国子监志》中有详细记载。清代的旗学,从中央到地方有许多种,专门为皇室后裔开设的学校称宗学。清嘉庆年以后八旗官学逐渐废  相似文献   

4.
清朝蒙垦     
清王朝在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对蒙古各部运用武力与羁縻的恩威并用两手策略.征服了蒙古各部。在蒙古民族历史上.出现了受封爵位、划分盟旗、满蒙联姻、八旗兵制、笃信黄教、封禁旗界等一系列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事件。20世纪初.清廷解除对蒙旗的禁令.大兴蒙垦.成为影响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上古时代,青州被列为青、兖、徐、冀、扬、荆、梁、雍的“九州之首”,有过显赫的地位与辉煌的历史,青州旗城更以控扼海岱之雄姿,兼容满汉之文化,驻守着一支八旗精锐之师,成为清代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观。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头号强国英国用洋枪洋炮轰开中国大门,横扫清朝八旗绿营之际,从青州旗城开出一支满洲旗兵,渡过长江扼守江防要地镇江,阻挡了英国侵略军的侵略步伐。在镇江保卫战中,青州旗兵以血肉之躯与“文明”的敌人搏战,震惊了欧洲与世界。恩格斯听到镇江军民抗战的消息特意撰写《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高度评价驻…  相似文献   

6.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端,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汉、回、满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曾为清代察哈尔八旗之一,有着近400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镶黄旗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草原文化,是中国察哈尔民族风情和文化保留较完整的一个旗。  相似文献   

7.
“满蒙联姻”与“备指额驸”制度清代满洲皇室和贵胄与蒙古王公实行的世代“满蒙联姻”,是清代的一项重要的国策,为清王朝柔服蒙古部落、巩固统治的羁縻措施之一,在清史中占有重要一页。所谓“北不断亲”是为清皇室与蒙古王公的姻戚关系延续不断。“满蒙联姻”的涵义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清朝皇室娶蒙古王公之女为后为妃。二是皇室公主和宗室格格下嫁蒙古王公贵族。道光初年,清王朝又制定了“备指额驸”制度。在漠南蒙古早期归附清朝的科尔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土默特、敖汉7部王公子弟和下嫁的公主、格格的子孙内,从15岁以上到20…  相似文献   

8.
兰云峰 《前进论坛》2011,(10):55-56
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边境旗。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现在的盟、旗,作为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单位与1949年之前的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盟旗体制及概念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
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边境旗(旗,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现在的盟、旗,作为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单位与1949年之前的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盟旗体制及概念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
清初军功封爵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炳炎 《湖湘论坛》2009,22(4):121-124
清代世爵世职的封赠始终突出“功封”的特色,从努尔哈赤开创设爵,到顺、康年间天下一统,“论功序爵”和“爵以赏功”是清初世爵世职封赠奉行的最基本准则。清初统治者正是通过以军功为主的世爵世职封赠,激发着八旗的战斗力。伴随清王朝肇造这一历史进程,清代的军功封爵制度也由创立走向定型。  相似文献   

11.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大门,全国各族人民展开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英勇斗争。蒙古八旗、满洲八旗的骑兵、步兵,并肩作战,为保卫国家海防和疆土完整英勇奋战,但由于清朝国力衰微,妥协退让,屡遭失败,唯独僧格林沁亲王指挥的蒙汉马步在第二次天津大沽口保卫战中大胜英法侵略军,取得了清王朝反抗列强侵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重大胜利。僧格林沁的铁骑被誉为“倚为长城”。承袭科左后旗扎萨克郡王僧格林沁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生于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博尔济吉特氏四等台吉(贵族)之家,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马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国都的安全,建有治安机构。清代同样如此,它在以往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于京师(北京)设立了步军统领衙门,统管着京师八旗的步军和京城绿营的马步兵(即巡捕营),专掌缉捕盗贼,稽察奸宄,维持治安,巡视民情、消除火灾等项工作,对维护京师安全和王朝统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设官、兵额及所管事务清初,设步军统领1人,左右翼总尉各1人,以及步军校、笔帖式诸官员,专管统辖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步兵,定为二品衙门。到康熙十三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林內積雪溶化,森林火灾最危險的季節已經到來。自4月13日以來,內蒙古自治区的布特哈旗、巴林右旗、扎魯特旗、东部联合旗以及黑龍江省东寧等地相继發生山火,由于平时对群众防火教育不够,扑火时组织领导不周,加以当时風大草干,火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清代中前期珠江流域的社学分析,以社学这个基层教育机构为载体,以官员与绅士的关系为视角,对该地区的社会变迁加以认识。受社会变迁的影响,社学作为传统民间社会“公共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组织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教育逐渐走向了参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刘彩虹 《前沿》2013,(17):59-62
“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状态,“西学东渐”摧毁了清政府文化封禁的政策。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迅猛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沿海、内地封建农业文化;另一方面,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农业文迅猛冲击着以喇嘛教为核心的蒙古封建畜牧业文化。虽然多种文化处于激烈的碰撞、冲突与融合中,但是中原与蒙古地区面临共同的时代主题——爱国救亡,所以具有“外来”特色的近代儒学首先在与中原农业区接近的漠南蒙古地区喀喇沁、科尔沁等地传播开来,随后对漠南蒙古地区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蒙绥合并”和自治区首府更名为“呼和浩特”50周年,这两件事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50年来,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内蒙古被分割统治的历史清朝政府定都北京后,对蒙古各部采取恩威并用、分化联合的手段,建立盟旗制度,实行王公分割统治。进入晚清,清政府在内蒙古大兴蒙垦,把大面积的蒙古族牧民的牧场变为粮田,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广大蒙古族人民内受清政府和王公贵族的封建剥削,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辛亥革命后,内蒙古又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相似文献   

17.
从公元一二四○年蒙古帝国派兵入吐蕃境至公元一二八三年元朝招降贵州境内的“九溪十八洞”,其间经历四十三年之久,西南各民族中的一些主要地区才基本上被征服.征服的时间既有先后,各民族地区的情况又不尽一样.蒙古帝国和元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先后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措施,最终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下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较之过去有所发展变化.(一)万户府和千户、百户所的设置蒙古贵族们先后征服西南各民族地区之初,为了使他们的统治能够在既是多民族,各民族发展又不平衡的西南各地稳定下来,采取了保留各民族内部原有的政治结构不变的办法,使各民族中的上层分子复长其民,仍领其地.为避免征服者大民族统治阶级与被征服的地方民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乃以各民族中的上层分子充当万户、千户、百户,依旧统治他们原来统治的地方.万户、千户、百户本来是蒙古族中的一种政治、军事组织.蒙古初起于北方之时,其内部的氏族、部落组织依然存在.各氏族、部落的成年男子在军事活动时都是战士,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而部落贵  相似文献   

18.
清代北京,因满洲人的到来,内外城的文化氛围与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禁旅八旗守卫京师,禁卫皇宫,自成系统,形成旗人社会.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发布汉人迁出内城的上谕,搬迁时限16个月.旗汉分住完成于顺治七年初,内城的非旗人居民全部迁到外城,就是现在的崇文、宣武两门以南的旧城区域.如此表明了清统一中华定都北京的信心和保持满洲风俗与组织制度的心态.八旗按方位驻扎内城:正黄旗驻德胜门内;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镶蓝旗驻宣武门内.  相似文献   

19.
阿勒楚喀为清代东北吉林的重要地区,其现存档案反映了清代同光年间阿勒楚喀地区的丰富的社会状况,并且比较能够代表东北地区的特色.通过阅读阿城档案,再结合清代有关典章制度,可以发觉清代对东北旗人土地权利的保护,既有同关外一样的权利保护情形的共性,更有其独特的地区个性.清政府对东北旗人土地所有权的保护,主要的目的不在于"保有旗地",而在于尽量阻止汉人势力的进入,保持其满洲特色和旗民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20.
世爵世职承袭人择选,是清代一项重要的礼制,也是清代世爵世职制度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清代勋旧亲贵阶层的名爵、特权、利益继承的合法性问题。与清代世爵名称、序列、等阶的演变相同的是,世职承袭人择取制度的形成,深受女真八旗制度的影响,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后金立爵之初,从世爵世职承袭人的择选,看不到汉族王朝流传久远的宗法制度的影响。清入主中原以后,世职承袭人择选还表现为满汉习俗、文化的冲突,雍正以后才最终实现了爵位承袭与宗祧承袭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