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践》2015,(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森林、草原、沙漠等多种具有北疆特色的自然生态;以蒙古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在这个区域生产生活,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内蒙古的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因此,内蒙古是原生态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风情组合在一起的区域。近年来,我区依托境内的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7)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这为我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径。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自治区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更加明确了文化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0年,自治区  相似文献   

3.
<正>呼伦贝尔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抢抓建设"一带一路"大好机遇,把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将呼伦贝尔打造成"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9)
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发展生态旅游,挖掘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冰雪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等旅游产业,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体育、时尚、健康养老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养老基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本文以牡丹江市为例,通过整合优秀文化资源,来促进牡丹江旅游业发展,即要在展示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牡丹江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入挖掘每个旅游景点所蕴藏的历史遗存、神话传说、民俗民风等文化元素,以此增强牡丹江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0,(13)
正逊克县依托优良生态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和独特中俄边境风情,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大力开发"春沐杜鹃花海、夏游激情漂流、秋望五花山色、冬赏雾凇美景"的四季风光旅游,形成特色生态游、冰雪文化游、边境风情游、知青红色游、民族风情游、旅居康养游等独具一格的旅游品牌。补齐短板,畅享旅游新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开阳县将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首选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向"全时间、全空间、全产业、全过程"发展,加快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近两年,慕名前往开阳县南江大峡谷漂流、参加"六月六""三月三""杀鱼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游客逐渐增加,观光游、乡村游、体验游、休闲度假游成为开阳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泵"。开阳县顺势而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是今后一段时间鄂尔多斯市旅游工作的首要任务。一、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旅游局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水城县向文旅强县不断迈进。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呼之欲出,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龙头引领向多点开花转变、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深秋时节,水城县野玉海景区雨雾弥漫。10月16日上午10点,阵雨刚停,海坪彝族风情小镇的民族舞蹈队重新回到火把广场,跳起欢快的舞蹈。游客或在一旁拍照,或随着舞蹈队翩翩起舞。包括海坪彝族风情小镇在内的四大民族文化旅游园区,正逐步成为丰富水城县全域旅游内涵的特色招牌。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4,(6)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及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立足旗情,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任务,找准发展定位,形成了"五大基地、四个支撑、三个提高、两条主线、一个目标"的发展战略。"五大基地"是定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五大基地"具体包括打造蒙东重要的冶金产业基地、国家战略性煤基新兴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驰名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草原地质文化旅游和休闲养生基地。"五大基地"突出了克旗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也表明了克旗特色主导产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8,(11)
正"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在我国向北开放合作的前沿,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的满洲里市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这座因口岸而生、因开放而兴的百年边城,抓住历史机遇,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口岸跨越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党建一体化凝聚口岸发展合力在满洲里国际铁路口岸,汽笛轰鸣,出入境的中欧集装箱班列在这里整装待发,这些满载货物的班列将横跨欧亚大陆,把"中国制  相似文献   

11.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发展新定位。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将旅游业纳入全盟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盟富民增收产业来大力扶持。2013年,实现旅游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3%。规划先行打造精品早在2008年,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就制定了旅游强盟的两个五年规划,2012年,借元上都遗址申请成功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9,(10)
<正>满洲里,是呼伦贝尔草原深处一颗璀璨的明珠:碧波荡漾的呼伦湖,纤尘不染;巍峨耸立的国门,庄严肃穆;多姿多彩的蒙古风情,雄浑厚重;承继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源远流长;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独具魅力。这一切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和谐的美丽画面,令人心驰神往。素有"东亚之窗"美誉的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这里融合了中俄蒙三国风情,也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一个侧影。一百多年前,中俄铁路的开通,使得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13)
正近年来,萝北县按照生态休闲为本、界江风情铸体、历史文化塑魂的发展理念,以龙江三峡为核心品牌,以打造中俄界江旅游胜地为目标,加快推进名山、太平沟和嘟噜河湿地三大旅游景区建设,旅游空间布局由沿江一线向全域延伸,产业发展由单一业态向多业深度融合,结构类型由传统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推动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自然美景攒足人气萝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大界江、大湿  相似文献   

14.
兴安是大桂林旅游圈一颗璀璨的明珠,应当以建设试验区为契机,拉长桂林旅游的链条,充分发挥兴安在大桂林旅游圈的作用:引导游客探寻漓江源头的神奇和美丽;来兴安进行文化寻根访迹;上猫儿山体验瑶族风情;体验兴安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展工业旅游;进行高尔夫休闲度假游;举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在兴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联通、移动、电信和世纪互联、华为、中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云计算基地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全国崭露头角。内蒙古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联通俄蒙欧的区位优势,依托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力发展云计算等特色产业,为草原丝绸之路提供强劲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9)
<正>乌兰察布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的"守望相助""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紧紧抓住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当地有利条件,发挥独特的气候、生态、区位、交通和人文优势,加快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的草原避暑旅游产业。按照"一心两翼三境区"布局,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产品和线路体系,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和推广"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品牌,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三五"时期将是推进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场主导、多元整合、特色突出、创新驱动"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在更高层面的融合发展,为推进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建成"国家公园省,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文化交流重要平台"提供支撑。一、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一)融合路径选择"十三五"时期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仍然应当以资源融合为主要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4,(1)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业发展新定位,将发展旅游业上升到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定位为自治区着力打造的"五个基地"之一。这必将推动自治区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自治区紧紧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全区旅游业在产业规模、水平、质量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2007年到2012年,我区旅游业各项经济  相似文献   

19.
剑河结合自身的资源特性和优势,把旅游发展定位为"民族原生态、休闲度假游",以新县城为中心,以温泉为引爆点,以仰阿莎湖为重点,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全面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打造一个集苗侗民族文化特色为一体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12)
正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旅游资源具有世界级的优越品质和开发优势,资源品位和集聚度全区唯一、国内少有。凉城县作为乌兰察布市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的核心区,2012年,自治区政府把凉城县列入全区七个宜旅宜居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之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高山、森林、湖泊、草原、湿地、田园风光等,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依托;有丰富的历史、宗教、名人、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北魏遗迹、古代战争遗迹,特别是绥蒙革命纪念园、贺龙革命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