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F0002-F0002,F0003,F0004
2010年11月17日,出席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0周年纪念大会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左)会见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于广洲(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中)。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 ,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对于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都有重大意义。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挂牌“中华文化学院”之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了“广州中华文化学院”,实践证明 ,它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功能 ,促进祖国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各成员结成统一整体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民族向心力和社会整合力。民族心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自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汉民族先进文化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认同优秀文化的民族传统和共同主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反对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尺度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促进中国国家统一、发展中国制度文化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溯源追宗,敬祖爱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自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正是基于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文明自觉,两岸民众共同打造了旨在促进两岸宗亲交流的重要平台——“海峡百姓论坛”。“论坛”秉承“两岸同根闽台一家”宗旨,敦睦亲情,认祖归宗,传承文脉,建设文明。  相似文献   

5.
叶小文书记作《生态文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主题演讲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文明转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释,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同时,卓有成效地建设好生态文明。叶书记的演讲观点新颖鲜明,语言诙谐幽默,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绵延五千年而不绝的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和土壤,也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区分精华与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同一性.先秦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鸦片战争以后是“多元一体”格局的危机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建和现代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位校长、各位来宾:经过7天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各项日程,今天下午就要闭幕了。从7月12日开始,参加校长论坛的100多位中外大学校长汇聚在环境优美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围绕“大学创新和服务”主题,激情演讲,平等对话,广泛交流,深  相似文献   

9.
值此阳光明媚的盛夏时节,两岸各界宗亲贤达聚首漳州,参与百姓论坛,畅叙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化,共促和平发展。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华海外联谊会,对第五届海峡百姓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莅临盛会的两岸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凝聚力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农业民族爱国爱家的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宗法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特点是坚持对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坚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方向,坚持兼收并蓄一切外来先进文化。坚持对先进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将永远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正值此六月初夏时节,两岸各界专家学者、社会贤达聚首高雄,参与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畅叙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化,共促和平发展。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华文华学院,对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莅临盛会的两岸同胞致以诚挚的问候!姓氏源流、姓氏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等民族文化认同理念,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区分血缘与族群关系的文化符号,更是联系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已经成  相似文献   

12.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不仅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根基,也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始终是联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最牢固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更突出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伟大任务的重要意义。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的“文化纽带”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主题,揭示了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把握“文化纽带”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指出,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祖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广大海外侨胞的功绩。  相似文献   

16.
17.
新疆各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既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又受中华文化的滋养孕育,其底色和本质都蕴含诸多中华文化的基因特质。本文以新疆历史文化中展现的中华文化基因特质为例,浅析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血肉联系,并综合地缘环境、政治体制、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等,归纳新疆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8.
19.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来宾: 在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之后,在这洋溢着热情的盛夏季节里,在上海市政府和教育部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又相聚美丽的东海之滨--上海,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召开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座的中外大学校长,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共同交流世界各国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探讨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谋划面向新时代的行动策略.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外国校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对2006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1+97-F0002,F0003
本次会议邀请了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系主任孙来斌,湖北中华文化学院教研室副主任王相红,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于铭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